治國理政論壇“堅持綠色發展”理論研討會發言摘編
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賈 峰 綠色發展不僅是國家發展方向的選擇,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態度和行為的選擇。對普通公眾而言,參與綠色發展最直接的行動就是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因此,中央《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廣泛開展綠色生活行動,推動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 踐行綠色生活方式需要轉變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似乎是個人私事,但實際上對環境影響很大。環境保護法明確提出“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因此,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既是個人選擇,也是法律義務。綠色生活方式包括狹義和廣義兩方面的含義。狹義方面,其一是節約優先,盡可能減少資源消費,例如人走燈滅、“光盤行動”等;其二是可持續消費,即有意識地用節能高效的產品替代高耗能產品。廣義方面還包括倡導生態文化和引導公眾依法有序維護個人環境權益,把滿足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與環境治理更有效地結合起來。 踐行綠色生活方式需要政府有所作為。首先,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引導公眾踐行綠色生活方式。2015年11月,環境保護部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的實施意見》,以推動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目標是到2020年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這對于公眾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其次,政府應為生活方式綠色化提供物質基礎、創造相應條件。比如,加大對公共交通設施的投資力度,使公共交通成為安全、便捷、經濟的交通方式,讓公眾切身體會到綠色出行的便利。再如,公眾按照規定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分類放置,可以減少日常生活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但是,如果現實生活中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轉運系統并沒有配套的垃圾分類安排,公眾的努力就會前功盡棄。因此,政府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動對生活廢棄物的分類處置、回收利用。 踐行綠色生活方式能夠推動綠色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就會激發環保需求側市場,帶動環保供給側改革,從而促進生產和服務創新,創造出更大的綠色產業和市場。踐行綠色生活方式還會使公眾對環境質量提出更高要求,促使政府部門實施更嚴格的環境監管,加速生產企業的綠色轉型??梢哉f,生活方式綠色化不僅能促進政府部門提高環境監管水平,也會推動企業開展環境技術創新,進而推動綠色發展。(作者為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 |
責任編輯:原 茵
分享到: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