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梁柱”頂起好家風
燕趙古風,慷慨任俠,其間隱含著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好家風,就是要把難念的經,誦成一首慷慨的歌!
曲周縣五塔村少年楊會芳,母親先天性癡呆,生活不能自理;父親在她6歲時突發腦梗塞,半身不遂。當別的孩子依偎在父母懷里撒嬌時,她小小年紀就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十幾年中,楊會芳撿廢品、做農活。為了上學,她利用節假日去打零工。在考取邯鄲學院后,她一方面利用課余時間照料雙親,一方面刻苦學習,表現優異,榮獲省級三好學生稱號,并先后榮獲邯鄲市“最美少年”“河北省優秀共青團員”“第五屆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她的家庭也被評為曲周縣“和諧家庭”。
燕趙兒女多奇志,危難之時顯身手。
張家口市萬全區菜山溝村農民張昌花,從小家境貧寒,母親體弱多病,她發誓“怎么也要活出個人樣兒來!”但27歲那年,她母親得了卵巢癌,無錢醫治,父親賣房賣地。為了救治母親,張昌花承包土地20多畝,放養50多只羊,每天與羊群、糞便打交道。為了籌足母親的手術費,她不分晝夜地干活,可禍不單行,2006年底,一場車禍從天而降,父親成了植物人,最后撒手人寰,留下了30多萬元的外債。
為還清外債,張昌花死命干活,還當了來錢快的搬運工。后來,學開出租車,但還是攢不夠手術費用。于是,她沖破了當時只有男子當駕校教練的傳統觀念,考取了機動車駕駛培訓教練員證,成為駕校應聘教練。
立家風,“堅韌之志”必不可少。
易縣許家村趙玉梅,丈夫病故,留給她的是年邁的公公、未成年的兩個子女和治病欠下的巨額債務。村里不少人勸她改嫁。她說:“老人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我與愛人夫妻一場,他走了,我得替他照顧好老人?!壁w玉梅對提親者只提了一個條件:接受我,就得接受我公爹!趙玉梅“苛刻”的改嫁條件,打動了同村的趙全水,兩人終于走到一起。
永清縣三堡村張慶蘭,先天殘疾,身高只有1.36米,丈夫和小叔子都先天耳聾,不能干重活。面對公公遭遇車禍下肢癱瘓,婆婆病重臥床不起,丈夫和小叔子因病先后去世,妯娌接受不了現實,扔下八歲的女兒離家出走。她沒有退縮,每天給公婆端屎端尿,把侄女當作自己的親閨女照顧,用自己柔弱的身軀撐起了一個殘缺的家。
- 上一篇:
-
習近平強調干部家風建設 弘揚優良家風做好社會表率
已是第一篇
-
習近平強調干部家風建設 弘揚優良家風做好社會表率
- 下一篇:
-
河北召開2016年度文明家庭表彰大會
已是最后一篇
-
河北召開2016年度文明家庭表彰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