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都萌動了寫點梧州騎樓的文字,一直懶于動筆,甚至花了一半天扛著單反去轉悠了一圈,還是沒有起頭。 梧州,是一座因水而生、而興的小城。騎樓,也是一種與水有關的建筑。梧州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騎樓建筑群,好幾條街、好幾百棟騎樓建筑,風格都是近代的嶺南建筑風格,透著些西洋的味道,像港產電視劇里的西關。騎樓依江而建,兩面包圍的便是蘇軾筆下“鴛江秀水世無雙”的西江和桂江匯合處。 騎樓城內,行人三三兩兩,人力三輪車悠閑的行駛在騎樓城的街道上,沉靜的騎樓城,散發著與世無爭的休閑舒適。梧州人也是如此。有一個段子說,當年西江水、桂江水漲上來了,騎樓的居民們還在打麻雀,直到水漫到腳脖子了,才不慌不忙地把牌桌往二樓轉移。早年經常發大水,梧州人已習以為常。在騎樓城內,每家每戶二樓都設置有門,是為了在水淹的時候進出,二樓都設置鐵環,在水淹的時候栓船。如今的騎樓,被防洪堤牢牢保護著,加上上游建有水利樞紐工程,已經鮮有發洪水了。 騎樓城里有許多梧州人文典故塑像,印象最深的是一座“埋街”的作品,因為不懂?;貋韱栁嘀莸耐?,才知道,這也是一個與梧州的“水淹文化”有關的場景,表現的是水淹了之后,商家劃著小船沿街銷售的情形,生動形象。 騎樓城內有中國一絕梧州紙包雞,用特制的紙包住腌制好的雞肉放入油鍋中炸制,雞肉香而不焦,鮮美無比,沿街飄香。制作紙包雞需要很深的技術造詣,紙張要特制,雞肉腌制要入味,炸制的時間特別要精準把握,多之一分則焦,少之一分則欠味道,實屬不易。在騎樓內新設了美食街,將梧州的傳統美食集中在此,有酸菜、田螺、河粉、古典雞、艇仔粥等等,方便我們這些吃貨將梧州美食一網打盡。吃多了吃雜了吃上火了,可以到騎樓城的百年涼茶店喝碗涼茶。在梧州,由于天氣濕熱,很容易上火、熱氣、濕氣,所以喝涼茶成為家常便飯。 騎樓城因為她獨特的魅力,受到影視界的青睞,電視劇《外地媳婦本地郎》、《絕密1950》等都在此取景拍攝,廣西電影制片廠還將騎樓城列為影視拍攝基地,所以逛騎樓的時候要小心哦,一不小心可能會和明星擦肩而過。 走在騎樓城內,會有優美的粵曲聲陣陣傳來。在中山路的大榕樹下,天天都聚集著上百的粵曲愛好者在表演粵曲、粵劇。他們或是來自專業的表演團隊,或是來自普通的市民,或盛裝打扮,或輕裝上陣,優美的唱腔,圓滑的曲調,特能攝人入勝,連我這一句聽不懂的門外漢也被吸引,不禁駐足觀看。 在騎樓城以北的北山,有由李濟深先生主持修建的最早的中山紀念堂。在“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和中山先生的銅像前,我們深思緬懷,紀念堂內有中山先生遺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遺言警醒人心。在我們改革不斷深入的現在,何嘗不是改革尚未健全,我們還要努力呢。中山紀念堂周圍綠樹成蔭、環境宜人,許多市民都喜歡爬山上來鍛煉、游覽。 騎樓城半日游覽,思緒繞返梧州千年,余味不凡。 |
- 上一篇:
-
【印象六城·舌尖上的美味】總有一款圈住你的味蕾
已是第一篇
-
【印象六城·舌尖上的美味】總有一款圈住你的味蕾
- 下一篇:
-
[城市印像]京味兒文化之尋根與文明
已是最后一篇
-
[城市印像]京味兒文化之尋根與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