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想政治教育成就述評
發表時間:2022-08-04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思想政治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述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要求,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本遵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圍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十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指導下,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發生深刻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想政治工作被提升到全局性、整體性、戰略性的高度,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黨的領導的重要體現,在治黨治國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深刻變化。

  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黨的領導的重要體現。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中央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就加強軍隊、企業、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黨領導高校工作的具體體現,也是開展高校黨的建設的重要抓手。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規定,加強黨對國家和社會的全面領導,善于運用思想政治工作和體制制度優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管理社會事務、服務人民群眾,保證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思想政治教育在治黨治國中的地位和作用更為凸顯?!兑庖姟访鞔_提出:強化黨委(黨組)主體責任,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責任制,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責任清單,明確落實措施和推進步驟。黨的基層組織要認真貫徹黨章黨規要求,做好黨員和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一,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黨的各項建設之中。這些,都為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治黨治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和導向功能明顯提升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鮮明價值導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形勢政策教育,把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教育、增強憂患意識、發揚斗爭精神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強化思想引導和價值引領,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和導向功能得到明顯提升。

  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深入人心,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主流意識形態不斷鞏固和壯大,社會上一度存在的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的狀況有了根本性改觀,意識形態局面從根本上得到轉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成效顯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明確要求;黨中央持續出臺一系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件,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融入法律法規、鄉規民約、學生守則,融入人們日常生活,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建設中的引領功能得到強化。黨中央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點領域,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充分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功能,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引領國民教育、精神文化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造生產傳播中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明顯彰顯。

  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不斷得到拓展

  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斷順應時代發展,做到與時俱進。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發生深刻變化,呈現出“無時不有、無所不在”的狀態。

  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從局部向全局拓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推動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向全局拓展。一是從具體工作拓展到整體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從專門領域、部門工作和具體領域拓展到治黨治國的重要方式。二是從國內拓展到國外,不僅要面對國內群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還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際影響力。三是從大學生、企業職工等重點群體拓展到全體人民,教育引導全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人人都能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家里手。

  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從直接向間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領域逐漸由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加強意識形態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等領域,逐漸向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提高新聞輿論影響力、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等間接領域拓展;從思想政治領域拓展到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精神狀態等方面,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廣泛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層面展開。

  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從現實向虛擬拓展。隨著大數據和智能化數字平臺的普及,網上思想政治教育愈發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場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通過“面對面”展開,而且要做到“鍵對鍵”,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整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撐下,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空間和手段逐漸從現實向虛擬拓展,實現現實與虛擬齊頭并舉,虛擬空間逐漸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和活動場地。

  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從顯性向隱性拓展。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過明確系統的教育活動展開,對于那些非明確、未列入計劃、零星偶發的教育活動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從重視顯性教育逐漸拓展到顯性與隱性相結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全程和全息化。從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看,在重視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的同時,倡導思想政治教育向政治、行政、經濟、文化、法律、紀律、生態等領域延伸,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和融入;從思想政治教育實現渠道看,除了重視關注課堂教學主渠道以外,倡導關注社會大課堂,倡導“大思政課”;從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教育的關系看,在強調理直氣壯講好思政課的同時,注重挖掘其他教育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得到明顯加強

  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管理者和主導力量,主導力量建設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建設,推動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專門化專業化得到有效加強。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專門渠道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專門化和專業化得到有效加強。從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看,思想政治工作者專業要求更加明確,特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力量明顯增強,2018年開始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專項支持計劃”,提升了后備教師的培養能力,有效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專門化和專業化程度。

  思想政治教育專門渠道建設明顯改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提供頂層設計。從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看,思政課政策供給充足、思政課教師隊伍數量顯著增長,結構素質明顯優化,社會影響不斷擴大,思政課培訓平臺、展示平臺、管理平臺等更加完備。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切實強化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持續鞏固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基礎,全面推進“三全育人”體系建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專職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思想政治教育專職隊伍建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隊伍數量發生深刻變化。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例,伴隨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制度的日益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數量有明顯增長,截至2021年底,登記在庫的全國高校思政課專兼職教師超過12.7萬人,較2012年增加7.4萬人,比2018年增加5萬多人,隊伍配備總體達到師生比1∶350的要求。二是專職隊伍結構優化素質提升明顯。專職思政課教師年輕化成為隊伍發展新態勢,49歲以下教師占77.7%,具有高級職稱的占35%。高學歷、年輕化已成為思政課教師隊伍發展新狀態。三是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質量有了顯著提升。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已經涌現出一大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等優秀人才,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學生滿意度逐年提高。十年來,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不僅在數量上發生實質性變化,隊伍素質和結構也發生深刻變化。(佘雙好 湯婉麗 作者分別系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Scan me!
責任編輯:王 鈺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