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學史崇德,就是要堅守初心使命,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偉大精神。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一百年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一百年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歷數百年征程的點點滴滴,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從苦難中奮起、在磨難中成長,用非凡的精神鑄就了非凡的偉業。正是這種越挫越勇的毅力、百煉成鋼的韌勁、堅如磐石的恒心 ,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風雨無阻、勇往直前。
時光易逝,精神永存。匆匆百年、苦難輝煌,涌現出無數革命烈士、民族脊梁、英雄人物、時代先鋒,一張張鮮活生動的面孔、一幅幅激蕩人心的畫面、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依然那么清晰可見、依然那么令人動容。是他們傳承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優良傳統;是他們保持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氣節;是他們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紅色風骨,熔鑄出熠熠閃耀的偉大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這些寶貴精神財富跨越時空而歷久彌新,是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重溫黨史,就是要感悟精神偉力、賡續紅色基因,切實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明大德就要始終保持對黨的絕對忠誠。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征程,寫滿了竹簽釘指永不叛黨的堅強意志,寫滿了對黨和人民事業矢志不渝的堅定志向,寫滿了用生命譜寫祖國明天的無私奉獻。從李大釗、夏明翰、劉胡蘭,到焦裕祿、王進喜、楊善洲,再到今天默默在自己崗位上付出的每一個人,忠誠早已融入共產黨人的血液,具象化為對信仰的忠誠、對組織的忠誠、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忠誠。我們黨之所以不斷取得勝利,就是因為一代代共產黨人始終把忠誠刻在心間、薪火相傳、接續奮斗。學習黨史,就是要把個人的追求和人生價值體現在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之中,在生死考驗前不畏懼、在苦樂考驗前不退縮、在公私考驗前不猶豫,用忠誠踐行初心和使命,用忠誠書寫光榮與夢想。
守公德就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什么是共產黨人必須堅守的“公德”?是人民,是為民,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百年初心不改,百年本色依舊。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作自己唯一宗旨。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我們黨一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人民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學習黨史,就是要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厚植黨和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永葆為民本色,永葆赤子之心。
嚴私德就要始終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靶奚睚R家治國平天下”,修齊之后方可治平;“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又為修身之始……修心立德的思想始終貫穿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脈搏里,從古至今諸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高尚情操滋養著無數仁人志士,也影響著每一個追求真善美的平凡人。毛澤東曾要求全黨同志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這是對個人品德修養的最佳腳注。私德有虧必將公德不立、大德難彰。我們不難發現,在一些違規違紀的案例中,“毫無道德底線”“道德敗壞”等詞句屢見不鮮,黨員干部的蛻化變質往往都是從道德滑坡開始。學習黨史,就是要從革命先輩和英雄楷模的道德示范中經受洗禮,從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精神的感染中經受沁潤,始終保持在權力欲望面前不謀私利,在各種誘惑面前淡定從容,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每時每刻、每事每處對道德心存敬畏。
未來很遠,目光要更遠。只有從黨的偉大征程中不斷汲取道德滋養和精神源泉,才能讓黨旗更加鮮紅,讓底色更加鮮亮。(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