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擘畫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戰略、新要求。全會對文化建設提出了“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兩新、兩高”目標要求,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落 實好全會精神,加強新發展階段文化建設,要高處著眼、實處用心,重點實施好“四心”工程。
一、著眼堅定主心骨,實施理論武裝“走心”工程
“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落實好首要政治任務,要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推動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走心,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重點做到“三個面向”:一是面向“關鍵少數”,進一步促進帶頭學、帶頭講、帶頭用。發揮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示范作用,落實“月報季查”“旁聽導學”等制度,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上下足真功夫,用思想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來強壯主心骨、 擰緊“總開關”。加強學習經驗交流,推出一批中心組學習典型,對學習質量不高的以約談等方式督促補課。二是面向“絕大多數”,進一步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堅持以“兩 中心一平臺”為主抓手,推深做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策劃一批群眾急需、示范意義強的志愿服務項目,做到進村入戶、見人走心。創新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和“學習強國”平臺,策劃制作 一批現象級融媒體產品,拓展新思想宣傳教育的廣度和深度,使人們愛聽愛看愛學。三是面向網絡群體,進一步提高到達率、閱讀率、點贊率。適應青年和網民接受方式,創新新思想網上傳播,打通省市縣三級融媒體中心和“學習強國”平臺,全方位解讀、全媒體宣傳、全業態傳播、全平臺覆蓋,使網絡新媒體成為學習新思想主渠道。實施“偉大讓青年人懂”計劃,推進“鍵對鍵”宣講,制作一批融媒體宣講產品,讓青年講給青年聽,讓信仰信念在青年群體中埋下種子、引發共鳴。
二、著眼提高美譽度,實施輿論引導“聚心”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輿論導向正確就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推動事業發展。在推進文化強國建設中,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統籌內宣外宣網宣資源,馳而不息地弘揚正能量、消解負能量,努力實現從“知名度高”轉為“美譽度高”。重點抓好“三點”:推進閃光點的正面宣傳。要挖掘各行各業亮點,內聚力量、外樹形象。要分行業、分領域選樹一批先進典型,讓社會上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感人故事天天見、處處有、人人學。要注重提高正面宣傳的質量和水平,用心用情作正面宣傳,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加快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擴大優質內容產能,讓“好內容”成為輿論場上“硬通貨”,群眾愛聽愛看;讓“正能量”成為“大流量”,切實激發全黨全社會團結奮進、攻堅克難 的強大力量。推進風險點的負面把控。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切實過好互聯網這一關。要根據互聯網特點,制定、落實《網上突發敏感事件輿情應對工作預案》,深化互聯網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專項行動,持續不斷凈化網上輿論生態。要加強市縣鄉村四級信息員隊伍配備建設,常態化開展培訓,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到“四個第一”: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研判、第一時間處置。推進關注點 的輿論引導。輿論引導本質上是做人心的工作,要更好地遵循社會治理規律,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要聚焦教育、醫療等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主動設置議題,聯合信訪、公安等部門在網上開設“留言通道”,推動相關部門與網民進行對話,釋疑解惑、化解矛盾,把公眾情緒引導到健康理性軌道上來。
三、著眼提升影響力,實施潁淮文化“強心”工程
“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要“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加強現實題材創作生產,不斷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文藝精品”。各地要立足本土農耕文化、紅色文化、歷史名人文化等優質資源,重點做好“四個一”:一是創新一系列扶持政策。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參照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這一國家級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運行方式,結合實際設立各類扶持基金。改進政策支持,變事前獎勵為事后補貼,實施“文化才俊”培育計劃,加大基層民間文藝優秀人才、文藝系統優秀人才培養力度。二是推出一系列作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建黨100周年等重大節點,以打贏脫貧攻堅戰、弘揚黨和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奮斗中形成的偉大精神等為主題,推出戲劇、歌曲、電視、電影,創作書畫、剪紙、銅刻、彩陶等作品。三是開展一系列活動。立足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保護好固態、傳承好活態、發展好業態。宣傳、文旅等部門配合,持續深化文化旅游推廣活動,拓展開發旅游市場,推出一批精品紅色游、生態游、鄉村游線路,打造好文化特色鮮明的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構建好“文化熱、旅游火、百姓富”全域旅游融合創新的“大格局”,將“有意義”的事做得更“有意思”。四是實施一系列文化創意項目。堅持“文化+互聯網+”,發揮專項資金撬動作用,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培育文化創意、網絡動漫、數字傳輸等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新興產業。依托傳統文化產業優勢,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園區,促進新老文化產業積聚發展、集群發展。
四、著眼追求高品質,實施精神文明“舒心”工程
進入新發展階段,比起金錢和物質,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充實感?!笆奈濉币巹澖ㄗh明確指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適應新變化、順應新期待,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進一步立德樹人、以文化人、成風化俗。重在深化“四個堅持”:一是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培育時代新人,圍繞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大力弘揚黨和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奮斗中形成的偉大精神,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二是堅持以“四個轉變”增強文明創建實效,由“突擊性抓”向“常態化抓”轉變、由外延向內涵轉變、由“盆景”向“風景”轉變、由“跟跑”向“領跑”轉變,努力實現“四全文明”,即全面文明、全體文明、全域文明、全程文明。三是堅持以整合文化惠民工程提升群眾滿意度,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汲取個別地方文化廣場建設教訓,完善綜合性文化服務設施建管用督查評估機制,通過聯盟等方式將優質文化資源向基層鄉村延伸,既解決好“有沒有”“夠不夠”問題,又解決好“優不優”“好不好”問題。四是堅持以國民素質提高帶動社會文明程度提高,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統籌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志愿服務建設、誠信社會建設、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網絡文明建設,努力推動人們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適應新時代要求, 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白曉云 阜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