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一書,是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重要思想的權威著作,涉及宣傳思想工作地位作用、目標任務、職責使命、實踐要求等各個層面,涵蓋理論、輿論、文明、文化等各個方面,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事關宣傳思想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宣傳干部要把學好用好《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堅持學懂弄通做實,深鉆細研、常學常新,在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上下功夫、見成效。
深刻把握貫穿其中的黨性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所有宣傳思想部門和單位,所有宣傳思想戰線上的黨員、干部都要旗幟鮮明堅持黨性原則”。這深刻闡明了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地位和性質方向。宣傳思想工作有著鮮明的政治屬性,在“必須姓黨”這個原則問題上,要頭腦特別清醒、立場特別堅定、行動特別自覺。
加強政治建設。把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把講政治作為第一位的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時時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對標對表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把牢政治方向。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要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把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融入各項宣傳工作之中,讓主旋律和正能量主導社會思想輿論。
提高政治能力。按照“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要求,把政治能力建設放在首位,加強政治修養和歷練,增強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著力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臺、辦新聞網站”,在“堅持什么、反對什么,說什么話、做什么事”上,有定力、過得硬、靠得住。
深刻把握貫穿其中的文化自信
堅定文化自信是貫穿《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一條主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昌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深刻闡明了文化自信的極端重要性,體現了延續民族文化血脈、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的強烈歷史擔當。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考察山東時,明確提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一重大命題,并深刻概括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強調“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賦予了山東重大文化責任和使命。
堅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圍繞“四個講清楚”,加強對儒家文化、齊文化、黃河文化、泰山文化、運河文化等歷史文化的挖掘闡釋和保護運用,建設具有全球主導力的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打造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品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先行示范區建設,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綻放時代風采。
堅持以紅色文化為基因,整合全省紅色文化資源,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和利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管理和使用,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廣泛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宣傳,推動沂蒙精神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堅持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引領,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大力弘揚黨和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奮斗中形成的偉大精神,深入實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行動和文明創建工程,加強時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典型選樹,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和行為規范。
深刻把握貫穿其中的人民立場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黨性和人民性的關系,明確指出,“黨性和人民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體現黨的意志就是體現人民的意志,宣傳黨的主張就是宣傳人民的主張,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黨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這有力回答了宣傳思想工作“為誰服務”的根本問題。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增進人民情感、站穩人民立場,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滿足群眾需求。隨著人民生活品質提升,文化供需矛盾的不充分不平衡,由“缺不缺、夠不夠”更多表現為“好不好、精不精”。要加強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建設,加強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優化文化產品供給和服務,更好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走好群眾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就跟進到哪兒,推動各項工作向基層延伸、向一線拓展,擴大覆蓋面和影響力,更好地鼓舞大眾、團結大眾、服務大眾,切實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講好群眾故事。宣傳思想工作的服務對象是群眾,表現主體也是群眾,要把鏡頭對準基層,把版面留給群眾,多宣傳報道基層群眾的生產生活,多總結宣傳來自基層的先進典型和經驗。要善于運用大眾化、通俗化、分眾化、互動化的載體和形式,講百姓話、說百姓事、拉百姓理,讓宣傳思想工作接地氣、入人心、有共鳴。
深刻把握貫穿其中的斗爭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歷史和現實都警示我們,思想輿論陣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線就很難守得住。在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上,我們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的余地,必須取得全勝”,強調“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這充分說明,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
強化責任擔當。清醒認識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復雜形勢,增強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以政治安全為大,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堅決維護意識形態領域安全穩定。要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對各種政治性、原則性、導向性問題敢抓敢管,對各種錯誤思想敢于亮劍。
提高斗爭本領。堅持防范為要、以防為先,把握宣傳輿論工作的時、度、效,加強社會熱點風險點的分析和預警,及時掌握意識形態形勢和動態,高度重視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打好主動仗、防患于未然,堅決防止具體問題演化為政治問題、局部問題演變成全局性事件。
層層傳導壓力。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建立完善工作考核和問責辦法,強化各級各部門的陣地意識和屬地管理責任,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協調聯動,凝聚工作合力,進一步推動形成大宣傳、大意識形態工作格局。
深刻把握貫穿其中的改革創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并對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以及理論創新、文藝創新、媒體融合、文化改革發展等,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守正是基礎,創新是關鍵,改革創新始終是宣傳思想工作的活力之源。
加強基層工作創新。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加強和改進基層工作的重要載體,要在資源整合、貫通結合、志愿服務、常態長效上創新突破,真正建得好、管得實、用得活。
加快媒體深度融合。媒體融合是一項緊迫任務、是一篇大文章。要抓住媒體主體、資源整合、內容生產、人才技術、改革創新等關鍵環節,推動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著力建好建強新型主流媒體,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全媒體傳播格局。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突出產業融合、資源整合、品質提升、智慧智能等,著力培育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打造提升“好客山東”品牌,加快文旅產業轉型升級。
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堅持向改革要生產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拓新思路,著力破解制約文化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文化企事業單位在創新管理模式、分配辦法、用人機制上,加大改革力度、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和活力。
深刻把握貫穿其中的科學方法論
《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的光芒,具有很強的方法論指導意義。要堅持學思踐悟、學用相長,從中學方法、長智慧、增本領,掌握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強化辯證思維。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面對形勢任務的不斷發展變化,宣傳干部要多學習一些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著作,多接受哲學智慧的滋養,在實際工作中更好把握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內因和外因、重點和一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關系,切實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堅持問題導向?!皢栴}是時代的聲音”,看不到問題,工作就難有改進提高。要注重查找工作中的短板、弱項、不足,工作對著問題走、朝著問題去,有針對地研究辦法、改進提升。要把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結合起來,把過程與結果統一起來,堅決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注重規律把握?!笆卤赜蟹?,然后可成”。任何一項工作都有規律可循,要善于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煉做法,把“點”上的創新轉化為“面”上的實踐,把一般性認識升華為規律性認識,不斷增強宣傳思想工作的系統性、科學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