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嘉毅:始終貫徹群眾路線 做好宣傳思想工作
發表時間:2021-01-14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群眾路線始終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宣傳思想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必須把群眾路線貫穿到宣傳、引領、教育群眾的全部活動之中。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舉措,是踐行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探索和創新實踐。甘肅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在探索創新中不斷豐富文明實踐中心的內涵外延,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文化強國建設的戰略部署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以宣教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致富群眾為目的,不斷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群眾路線的實踐路徑。

  一、把準思想“定盤星”,在堅持政治導向、深化理論指引上下功夫

  用黨的創新成果武裝黨員、教育人民,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是否重視做群眾工作、是否善于做群眾工作,是衡量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稱職、領導能力強不強的一個基本標準。

  我們突出思想引領,著眼于解決部分群眾政治思想意識不強、對黨的主張認識不夠、基層宣教平臺受限等問題,不斷創新拓展黨的新理論新思想走進基層的常態化路徑,著力激發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媒介平臺活力,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學習實踐黨的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核心價值觀、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教化移風易俗等功能作用,用新時代、新思想、新格局武裝群眾、引導群眾、凝聚群眾,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宣傳黨的理論思想、路線方針、決策部署的重要陣地,著力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踐行黨的主張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使廣大群眾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踐行好群眾路線,必須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把宣傳普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增強干部群眾擁戴核心、維護核心的政治自覺和思想自覺。只有提高政治站位、站穩群眾立場,圍繞群眾開展工作,與群眾同站一個屋檐下、同坐一條板凳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傳思想、傳政策、傳道德、傳文化、傳技能等活動才能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才能血脈相通、骨肉相連,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實踐證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根本,就是與黨委政府的重大安排部署緊密聯系,與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緊密聯系,用老百姓看得見、聽得懂、愿參與的方式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和文明新風尚,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進而強化廣大群眾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

  二、盯緊宣傳“供給側”,在堅持需求導向、夯實發展基礎上下功夫

  宣傳思想工作的服務對象在基層,工作主體在基層,任務落實在基層。要始終堅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這一目標,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

  我們突出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功能,著眼于解決政策理論宣講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之間聯系還不夠緊密等問題,圍繞宣傳入腦、宣講入心、移風易俗、惠民利民,緊扣黨的創新理論、鄉村振興、精準扶貧、文明村鎮等重點工作,精準對接群眾關切,堅持群眾需要什么,文明實踐就提供什么,著力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難最盼的問題,全心全意為民解憂、為民解難、為民解惑,變黨的理論“下”基層為黨的理論“惠”基層,把黨的創新理論、黨的重大政策、農業信息等傳遞到千家萬戶。

  踐行好群眾路線,必須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把宣傳貫徹重大決策部署和政策理論作為重大任務。圍繞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鄉村建設行動等重大戰略部署,用“看得見的載體”實現“看不見的教化”,不斷筑牢基層宣傳宣講陣地,動員和激勵廣大群眾實干苦干,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要注重開展宣傳教育與引導群眾實踐參與相結合,宣講接單與群眾點單相銜接,在宣傳宣講活動設計中充分反映農村特征、體現農民個性,符合農民“口味”。在宣講黨的政策時,傳遞一種理念,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傳遞出去,讓基層群眾理解黨的初心與使命,理解和支持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想。在宣講文化政策、開展文化活動的同時,傳遞一份文明風尚,讓農民群眾在文化活動中潛移默化、移風易俗,形成新風尚。在講授講解科學知識時,傳授一種技藝,實現“授人以魚”向“授人以漁”轉變,提高基層群眾創業致富能力,增強過上幸福美好新生活的信心。

  三、提振群眾“精氣神”,在堅持價值導向、豐富精神文明上下功夫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精神文明建設地位愈加重要。

  我們突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農村意識形態建設,著眼于解決陳規陋習、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現實問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孝文化、禮文化和村規民約下鄉進村入戶,構建鄉村文化服務體系,不斷發展壯大村級文明實踐隊伍,廣泛開展各類文化惠民利民活動,豐富文藝演出,涵養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踐行好群眾路線,必須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把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靈魂工程。牢固樹立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的思想理念,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動員人人參與,實現共建共享,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振精氣神、匯聚正能量。要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服務、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發揮中心(站、所)引領帶動作用,深入挖掘民間藝術、民俗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力培養農村文化人才,廣泛開展鄉村文化體育活動,為基層提供優質文化服務。要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思想文化產業的需求,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百姓的精神樂園。

  四、當好百姓“暖心人”,在堅持服務導向、搭建橋梁紐帶上下功夫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廣大志愿者奉獻愛心的重要渠道。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為志愿服務搭建更多平臺,給予更多支持,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

  我們突出打造鄉村志愿服務的廣闊舞臺,著眼于解決志愿服務水平相對不高、志愿隊伍黨員占比相對較低、常態化服務活動相對較少等問題,聚焦為基層志愿服務搭建平臺、創造條件、提供支撐,加大志愿服務資源整合力度,完善志愿服務工作協調運作機制,開展一系列志愿活動,擴大志愿服務組織社會影響力??箵粜鹿诜窝滓咔槠陂g,全省先后有24793個戰“疫”志愿服務組織、21724支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隊、近百萬志愿者積極投身戰“疫”基層一線,成為疫情防控和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中堅力量。

  踐行好群眾路線,必須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把大力開展服務群眾志愿活動作為橋梁紐帶。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是以群眾為主體的志愿活動,要牢固樹立“群眾在哪里,哪里能集中群眾,就將活動開展在哪里”“群眾有什么需求,就開展什么樣的活動”的理念,干部群眾一起講、一起干,避免“干部講、群眾聽,干部干、群眾看”的誤區,通過“講”“學”“評”“幫”“樂”“慶”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志愿活動。要加強組織引導,結合省情市情縣情鄉情村情,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治理、鄉風文明建設、群眾性文化活動等中心工作,謀劃設計一批群眾急需、特色突出、質量上乘的志愿服務項目。要建好建強群眾身邊的志愿者隊伍,發動群眾講述身邊發生的致富創業故事、家風故事、孝善故事等,用身邊人的人和事教育引導群眾。緊盯基層群眾實際需求,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活動,增強群眾愛國愛家愛集體的意識,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五、匯聚各方“戰斗力”,在堅持系統導向、完善體制機制上下功夫

  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體系運行,抓住關鍵處,聚焦要害處,上下聯動、同頻共振,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大力鼓勵支持基層創造、群眾首創,以基層創造力激發新時代文明實踐內生動力。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

  我們突出完善工作機制,著眼于解決統籌協調不夠、內容形式單一、聯動銜接不暢等問題,既把握原則要求又堅持因地制宜,既發揮特色優勢又補齊短板弱項,建立完善“中心吹哨、部門動員、各方參與”的工作機制,構建起“三級指導”幫建模式,“五級”書記牽頭抓總、宣傳部文明辦協調跟進、各級各部門大力支持、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中心(站、所)統籌建設,把好方向、建好隊伍、搞好活動、配好資源,推動規范運行。以黨員干部“帶頭”、專業志愿者“合奏”、農民志愿者“常駐”為骨干,凝聚專家隊伍、專業隊伍、村(社區)志愿者隊伍等,打造了一支聚合各類人才、有能力、有熱情、靠得住、敢擔當的文明實踐“集團軍”。

  踐行好群眾路線,必須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把堅持系統觀念健全工作機制作為基礎本底。統籌考慮和協調平衡各項工作關系,立足基層、服務基層,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帶頭做,黨委宣傳部、文明辦發揮好前沿指揮部作用,把中心建設和基層宣傳思想工作一體謀劃、一體推進,把組織推動和引領群眾參與結合起來。要抓好質量提升,建設專業隊伍,謀劃特色項目,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廣泛動員鄉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員、退休文化工作者、先進人物、文藝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創業返鄉人員等,組建一支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綜合性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引導人們發揮專長、主動實踐,最終實現人人參與、人人服務、人人受益。

Scan me!
責任編輯:王 鈺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