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系統擘畫了國家發展藍圖,對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了戰略安排。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宏偉、催人奮進,需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頑強奮斗,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和挑戰。宣傳思想工作要忠誠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更好地把全體人民的思想行動統一起來,把團結奮進、一往無前的斗志激發出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一、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筑牢團結奮進的思想根基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指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思想武器。要始終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長期工作主題,在學懂弄通做實上持續深化,結合黨員干部、基層群眾、青年學生的特點,突出針對性、務求實效性,統籌深入開展學習教育、宣傳普及、研究闡釋,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不斷強化奮進新征程的思想引領。
突出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堅持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為龍頭,以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培訓基地為陣地,以支部學習為載體,開展多形式分層次的理論學習教育培訓,做到黨員領導干部全覆蓋。建立健全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機制,不斷創新改進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質量水平。深入組織開展干部教育培訓,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抓住基層群眾這個絕大多數。完善省、州(市)、縣(市、區)三級宣講團工作機制,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各地大眾宣講團、“文明講堂”等宣傳文化陣地,廣泛開展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的宣講活動,講清楚科學理論的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和歷史邏輯,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緊密結合少數民族地區實際,采取用民族干部宣講、用民族語言講解等方式開展宣講,讓少數民族群眾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激發各族群眾團結奮斗創造美好生活的精氣神,堅定邊疆各族人民心向黨、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念。
重視青年學生這個重要群體。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打造一批高校思政類公眾號和思政慕課,構建以課堂教學為主體、實踐教學與網絡教學為輔助的思政課教學體系。加強中小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建好用好“大學生宣講團”和“云嶺青年宣講團”,讓青年人講給青年人聽,持續開展高校百場形勢政策報告會、“百名黨政機關干部進高校、百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進機關”等活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打牢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思想根基。
二、堅持不懈唱響時代主旋律,凝聚奮進新征程的強大正能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要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繪就同心圓,廣泛動員各族干部群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
做大做強正面宣傳。統籌各級各類媒體、網上網下,構建“報、臺、網、微、端”全媒聯動宣傳工作格局,聚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精心組織開展主題宣傳、成就宣傳、形勢宣傳、政策宣傳,充分展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生態文明建設、輻射中心建設、“六穩”“六?!钡韧苿痈哔|量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新進展新成效,充分展示云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振奮各族干部群眾精神,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接續奮斗,沿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奮勇前進。
有力有效做好輿論引導。堅持主旋律引領輿論、正能量團結鼓勁,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新聞發布聯席會議機制,針對住房、教育、醫療、就業、金融等民生領域熱點問題,及時回應關切、及時解疑釋惑、有力有效引導,凝聚起團結奮斗的同心圓。
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深化新聞媒體改革,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加快推進省州縣三級媒體深度融合傳播體系,建設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走好全媒體時代的群眾路線,強化媒體與受眾的連接,生產群眾喜愛的內容,在服務群眾和宣傳群眾中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推動發展。
三、堅持不懈弘揚核心價值觀,促進各族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引導人們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同心同德、團結一致向前進。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挖掘和利用云南紅色文化資源,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大力宣傳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取得的偉大成就、形成的偉大精神,引導人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整合基層文化陣地資源,加快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廣泛開展有活力、可持續的文明實踐活動,大力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傳遞文明風尚。
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堅持落細落小落實,持續加強和改進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主題廣場、主題街道建設,提高公益廣告的覆蓋率。抓好貫穿結合融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治理,融入市民公約、村規民約、員工守則、學生守則、社團章程、家規家訓,引導各族干部群眾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工作、學習、生活和精神世界。著力健全志愿服務體系,打造“云嶺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持續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抓實誠信云南建設,推動形成誠實守信、重信守諾的良好社會風尚。
推進思想道德建設。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全面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引導人們提高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持續做好“云嶺楷?!薄白蠲廊宋铩薄白蠲兰彝ァ钡认冗M典型的選樹和學習宣傳工作,注重家庭、家風、家教,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
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以文明城市創建為龍頭,深化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不斷強化措施、完善機制、注重實效,豐富創建內容,推動創建向邊境山區拓展延伸,形成覆蓋全省城鄉的精神文明創建格局。在農村地區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活動,引導農民群眾弘揚傳統美德,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大力弘揚時代新風。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移風易俗,以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為切入點,發揮紅白理事會和村民議事會等作用,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深入推進“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精神文明教育,在脫貧攻堅地區組織開展個人衛生、家庭衛生、公共衛生、健康衛生飲食、主動遵規守法“五大習慣養成行動”,培育健康生活方式。
四、堅持不懈繁榮先進文化,滿足人們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要堅定文化自信,發揮云南民族文化資源優勢,大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推進民族文化強省建設,以高質量文化供給不斷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大以城帶鄉、城鄉統籌力度,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邊疆數字文化長廊、智慧廣電工程、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社會化發展,構建覆蓋城鄉、便捷高效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持續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擴大基層文化惠民工程覆蓋面,讓文化熱在基層、熱在群眾,讓各族群眾更好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創作生產文藝精品。深入實施“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圍繞云南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現實生活題材、少數民族題材、農村題材、兒童題材,傾心傾力搞創作、聚精會神鑄精品,創作生產一批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內強信心、外樹形象,發揮文藝凝聚人心、引領社會思潮作用。深入實施“云嶺文化名家工程”,著力培養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文藝領軍人物、一批全省文藝名家、一批省級重點文藝人才、一批基層文藝骨干。
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健全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理順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機制,建立具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探索新型文化業態、新型文化消費模式,豐富高質量文化產品供給,滿足人們的需要。聚焦打造世界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大力推進以“一部手機游云南”為代表的智慧旅游發展,不斷提升文化旅游業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水平。
繁榮發展優秀民族文化。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實施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工程、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地方戲和少數民族劇種振興工程、非遺記錄和數字化保護工程、云南文物保護工程,加大對優秀戲曲曲藝、少數民族文化、民間文化等傳承發展的支持力度,促進民族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重視培養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完善扶持政策,激勵和引導他們在民族文化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加強對外文化交流。發揮云南區位優勢,以南亞、東南亞國家為重點,構建文化交流、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網絡新媒體等立體多樣的對外傳播體系。把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生動鮮活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講好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講好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