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盧雍政: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凝聚強大力量
發表時間:2020-11-11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近年來,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貴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從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變為全國減貧人數最多的省,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跡的貴州精彩篇章,成為黨和國家事業大踏步前進的一個縮影。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收官階段。收官之年遭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項工作難度更大、任務更重、要求更高?!捌渥魇家埠?,其將畢也必巨”,脫貧攻堅越是到最后啃硬骨頭的關鍵時期,越需要全省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堅持目標不變、靶心不變、頻道不換,統籌資源力量投入脫貧攻堅戰場。全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確保高質量、打好收官戰”的決策部署,組織動員全戰線資源力量,堅持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錯、一天不能耽誤,奮勇投身脫貧攻堅偉大戰役,發起脫貧攻堅宣傳戰總攻,既當“樂器”又當“武器”,推動正面宣傳、輿論監督、決策參考三位一體,協同發力,為奪取脫貧攻堅、同步小康全面勝利提供強大現實力量和精神支撐。

  一、厚植思想偉力,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引領中國、影響世界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我們要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殲滅戰、收官戰,最關鍵、最根本的就是用這一重要思想武裝全體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打牢共同奮斗、奪取勝利的思想基礎,凝聚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干實干、后發趕超的精神動力。一是堅持推動學習教育常態化。充分發揮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的引領作用,加強指導檢查、督促考核,切實提高學習質量。不斷完善、創新基層理論學習和教育培訓機制,將這一重要思想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核心學習培訓內容,堅持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等最新權威教材和“學習強國”等學習平臺,推動更好地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特別是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系列重要論述和對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開展專題培訓和研討,確保脫貧攻堅理論、政策有力有效指導實踐。二是堅持推動宣傳宣講大眾化。馬克思指出,科學的理論只有為群眾所掌握,才能轉化為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我們堅持面向基層群眾、面向實際生活,廣泛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傳宣講,努力構建接地氣、有生氣,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大眾話語體系,聚力打造專欄???、電視節目、公眾號、客戶端等理論傳播矩陣。充分運用千團萬場“七進”大宣講,以及全省2萬余個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縣級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各類平臺載體,形成鋪天蓋地的宣傳宣講聲勢,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三是堅持推動研究闡釋實踐化。緊緊圍繞脫貧攻堅這場貴州大地“千年等一回”的偉大變革,引導全省社科理論界把雙腳踏在大地上、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聚焦貴州縮影、貴州新路、貴州樣板“三大主題”,緊扣省委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打贏脫貧攻堅“四場硬仗”、踐行“五步工作法”和“八要素”等重大部署,規劃立項一批重大社科課題、深入開展理論研究闡釋,積極為時代“歌唱”、為攻堅“立傳”、為英雄“樹碑”。今年以來,我們在國家級和省級主要媒體刊發重點理論文章100余篇,有力地揭示了貴州脫貧攻堅的創新做法和成功經驗。

  二、匯聚社會合力,積極營造決戰決勝攻堅氛圍

  從歷史經驗看,輿論導向正確,就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推動事業發展;輿論導向錯誤,就會動搖人心、瓦解斗志,危害黨和人民的事業。在全省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攻城拔寨的時刻,我們要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好正確的輿論導向,使新聞輿論既當好“樂器”,唱響新時代的主旋律,又當好“武器”,直面問題、激濁揚清、推動工作,在全社會營造強大聲勢和總攻氛圍,凝聚起萬眾一心的磅礴力量。一是持續開展正面宣傳報道。貫徹落實“深挖、提煉、擴面、廣傳”的工作方針,用好辯證法、堅持兩手抓,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新聞輿論工作,積極爭取中央主流媒體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各省、市媒體資源支持,組織全省各級各類媒體在關鍵位置、重要時段統一開設專題、專欄,廣泛運用宣傳欄、廣告牌等群眾身邊的宣傳載體,通過多類平臺多種形式宣傳展示貴州的歷史性巨變,生動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越性。深入開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大力推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脫貧攻堅走基層”等大型主題采訪活動,發掘生動人物、鮮活案例,持續推出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脫貧攻堅故事。今年以來,貴州在各級各類媒體上的宣傳報道數量累計超3.5億條(次),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刊載貴州重點報道8000余條,位居全國前列,大力激發了全省人民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決心。二是創新開展“宣傳促消費扶貧行動”。消費是最終需求,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為助推“黔貨出山”如“猛虎下山”,緊扣貴州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統籌各級各類宣傳資源,創新開展“宣傳促消費扶貧”行動,深入實施央視“廣告精準扶貧”、 東西部扶貧協作“6+1”聯動宣傳等十大行動計劃,精心打造“貴州綠色農產品 吃出健康好味道”區域公共品牌形象,切實把宣傳資源轉化為營銷手段、市場份額、經濟效益。三是有效發揮輿論監督和決策參考作用。要求全省新聞單位強化政治意識、牢記社會責任,絕不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張目”,絕不給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站臺”,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人民群眾關心反映的問題,推動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當前,省屬媒體重點圍繞農村產業革命、“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方面的困難問題,通過新聞報道、內參報道等進行及時深入、真實客觀的反映,為省委、省政府提供準確的決策參考。各級有關部門不斷強化脫貧攻堅輿論引導和輿情處置工作,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加強有害信息管控,做好網上網下有序引導,牢牢掌握輿論引導主動權。

  三、提振內生動力,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主動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對于一個民族來說,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對于推進一項事業來說,唯有激發起精神的力量,才能應對挑戰、一往無前。我們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征程上,可謂困難重重、荊棘密布,更需要加大宣傳教育工作力度,創新宣傳方式手段,努力提振全省干部群眾不畏艱險、不甘落后、戰天斗地、勇闖新路的強大內生動力。一是聚力強化黨員干部投身脫貧攻堅的使命擔當。持續鞏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發揮黨員干部落實各項脫貧攻堅政策、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作用,持續開展“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教育,大力弘揚新時代貴州精神,激發“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小康不達、誓不罷休”的責任感、使命感,切實把初心和使命鐫刻在貴州脫貧攻堅大地上。二是強化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大力宣傳文朝榮、黃大發、余留芬、鄧迎香等脫貧攻堅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持續在全省主要媒體開設“脫貧攻堅群英譜”專欄,宣傳860余名先進典型,不斷增強脫貧攻堅優秀代表的榮譽感、自豪感。三是聚力提升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觀愿望。始終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部署推進“精準扶志扶智 決勝脫貧攻堅”專項行動,持續加強脫貧攻堅政策、技能等的教育培訓,組織自主脫貧的先進典型到貧困地區、貧困群眾中現身說法,發揮身邊榜樣示范作用,教育引導貧困群眾消除“等靠要”思想,激活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內在力量。精選一批與扶志扶智扶德有關的文藝節目和作品,通過送電影戲曲下鄉、文藝巡演、書畫展覽等方式引導貧困群眾觀看,驅散“安于貧困”的精神霧霾。四是聚力發揮社會文明風尚的助推作用。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力推進《貴州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貫徹執行,持續深化“五大文明創建”工作,尤其重視在貧困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小區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農民群眾自覺抵制陳規陋習,弘揚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發揮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作用,廣泛動員農技、教育等志愿者服務團隊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組建專業化的脫貧攻堅服務團隊,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者精準化服務,形成助推脫貧攻堅的有生力量。

  四、激發產業活力,全面夯實富民增收文化支撐

  文化既是實現精神脫貧的必然要求,又是推動產業扶貧的重要一招。我們充分發揮貴州紅色文化豐富、民族文化多元、生態文化深厚、傳統文化獨特的優勢,大力建設特色文化旅游強省,做足文化“軟功夫”,深層次激活文化因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富裕貧困群眾的“腦瓜子”“錢袋子”,推動實現物質和精神雙脫貧雙富裕的局面。一是深入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牢固樹立產業鏈思維,堅持“12345”產業鏈推進模式,突出文旅、文廣、文創等產業重點,深入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刀闊斧推進國有文化企業改革,從根本上解決規模實力弱、管理層級多、業態布局散等問題,推動形成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研究出臺推動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文化旅游強省的意見,加快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等項目建設,大力培育“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旅游品牌,展示生態貴州、人文貴州、開放貴州、健康貴州、好客貴州形象,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國內一流的度假康養目的地。從2016年起,貴州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連續4年增長30%以上,2019年旅游業增加值GDP占比為11.6%,成為脫貧攻堅、經濟社會發展強力助推器。二是集中補齊貧困地區公共文化短板。著力提升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貧困群眾享有更充實、更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增強文化獲得感。堅持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場館建設和免費開放工作,大力完善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國有文化電影院線等文化設施,繼續深化中國(貴州)智慧廣電綜合試驗區建設,深入實施多彩貴州“廣電云”村村通、戶戶用工程,不斷提升貧困地區文化服務效能。堅持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活動,持續策劃推出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多彩貴州百姓大舞臺等系列活動,更好地滿足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文化服務需求。三是大力創作脫貧攻堅主題文藝作品。聚焦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時代命題,吹響新時代的文藝號角,展現新時代的精神風貌。組織、號召文藝家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采風創作,大力發現和培養優秀文藝人才,努力推出文藝精品力作,推動電視劇《花繁葉茂》《吉他兄弟》分別在央視一套、央視八套黃金時段播出,報告文學《決勝牛欄江》在《光明日報》上整版刊發等,用藝術的語言講好基層扶貧干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艱苦奮斗的感人故事,積極展現脫貧攻堅的火熱實踐、偉大變革和歷史畫卷。(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盧雍政)

Scan me!
責任編輯:王 小偉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