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屬國家烏蒙山連片特困地區,10個縣(區)有5個貧困縣(1個國貧縣、4個省貧縣);4個少數民族比照縣;9個縣(區)屬于革命老區縣。宜賓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切實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指導全市各領域思政工作的價值取向和總體目標,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保證、協調、服務的作用,為全市精準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脫貧攻堅中的現狀
近年來,宜賓始終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引領力、政治領導力、文化感染力、價值號召力的作用,形成強大戰斗力,為脫貧攻堅工作凝心聚力。
(一)思想政治工作發揮了凝聚思想的引領作用
針對精神貧困的現狀,采取大走訪、大宣講和大培訓方式,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一是常態化大走訪順民心。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扶貧理念,更好地滿足貧困群眾需求,全市選派萬余名干部,分赴2821個村,深入貧困戶家中,圍繞“民需民生民治”開展大走訪,商議“個性化”脫貧方案。組織參觀學習、先進事跡報告會等活動百余場,解放貧困群眾思想、開拓貧困群眾視野,增強脫貧信心。二是全覆蓋大宣講立民志。宜賓全域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集中宣講全覆蓋”百姓宣講活動,依托“百人百家百課百基地”宣講平臺,組建社科專家智庫,通過“綜合講+專章講”“菜單式+分眾化”等宣講服務模式,深入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宣講。三是立體式大培訓扶民智。 宜賓采取集中學、分組學、個人自學等方式,通過專家、黨員干部講座、研討班學習、撰寫心得體會、組織征文活動等形式,提升扶貧干部的政策水準和業務能力,帶領群眾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戰。
?。ǘ┧枷胝喂ぷ靼l揮了強化領導的保障作用
宜賓充分發揮強有力的政治引導力優勢,讓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國家和社會的優勢。一是黨建引領助脫貧。在貧困村產業發展中狠抓基層黨建示范引領,構建“支部聯建、路子聯謀、產業聯動、設施聯抓、村事聯治”的基層經濟發展體系,在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園區、龍頭企業、專合協會、家庭農場等經濟組織建立各類黨組織。積極發揮黨員先鋒帶頭示范作用,從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復員退伍軍人、退休干部、大學生村官中選拔優秀人才進入貧困村“兩委”班子,組建農業產業技術專家服務團,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幫助帶動貧困戶創業致富。二是社會力量幫脫貧。充分發揮行業部門、民營企業、社會組織的作用,集眾心、聚眾智、合眾力,齊心協力合圍攻堅。宜賓政協系統發起“百企幫百村”“我為脫貧攻堅做件事”等活動,統一戰線開展“踐行同心思想、聚力脫貧奔康”主題實踐活動,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工商聯、政協委員創辦、領辦龍頭企業的作用,形成助推脫貧奔小康的強大合力。三是監督問責保脫貧。為切實讓好的政策惠及群眾、好的作風贏得民心,宜賓成立8個市級督查組、34個縣級督查組,抽調302名精干力量專門負責督查暗訪,市人大跟蹤檢查、市政協主題調研,開展“訪廉問廉百千萬”活動,緊盯扶貧政策執行、扶貧資金管理、扶貧項目安排等重點環節,重拳懲治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ㄈ┧枷胝喂ぷ靼l揮了以文化人的助力作用
構建貧困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發揮文化的浸潤教育作用,實現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標,搶占文化陣地。一是搭建平臺惠民。加快推進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用活用好文化扶貧政策,建成431個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幸福美麗新村文化院壩),建成90個貧困村文圖分館;建立167個閱報欄(宣傳欄),讓貧困群眾共享精神文明創建成果。二是拓展活動樂民。寓思想政治工作于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文化活動中,通過文化潛移默化引導、樹立群眾正確價值導向。組織各級文藝院團、基層文藝隊伍開展惠民演出、戲曲進鄉村、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等活動,舉辦“全民健康·全面小康”農民運動會等群眾文化活動,把思想政治工作潛移默化融入其中,讓廣大群眾堅信幸福都是奮斗來的,增強致富的信心和決心。三是培育產業富民。指導貧困縣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傳承,加強貧困村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開發保護,加強民間傳統工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以發展文化產業帶動群眾就業。
?。ㄋ模┧枷胝喂ぷ靼l揮了匡正價值觀念的聚力作用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正面引導、實踐養成的原則,在鄉風塑造中引領新風正氣,推動良好風尚養成。
一是扎實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廣泛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發揮新鄉賢的示范帶動作用,從家風家訓入手,推進鄉風文明。在全市廣泛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級農戶”“好媳婦、好公婆、好妯娌”等精神文明創評活動,開展建立“善行義舉榜”“孝道紅黑榜”“功德錄”等活動。建立家風家訓館、打造“巴蜀家風陣地”、興建家風文化主題旅游景區涼水灣家風文化體驗園,夯實家風教育基地。 二是開展農村志愿服務活動。弘揚志愿服務精神,以活動為載體解決貧困戶實際困難,傳授實用技術、種養技能,改善基礎設施,關愛貧困兒童,關心貧困人群。三是開展移風易俗。組織開展法治教育、婚育新風、文明祭祀、禁毒進萬家等為主題的“革陋習、樹新風”活動,因勢利導修訂村規民約,堅決杜絕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文明風氣,依法查處黃賭毒等違法違紀行為,倡導婚事儉辦、厚養薄葬,著力推動移風易俗。
二、存在的問題
思想政治工作在脫貧攻堅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思政工作削弱化、邊緣化,思想認識有待提升;貧困戶存在等靠要思想,內生動力還需提升;基層干部工作能力不足,工作效果有待提升;工作內容、方式滯后,順應發展有待提升;體制機制需進一步健全,文明新風有待提升等問題。
三、對策和建議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確保2020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加強思政隊伍建設、豐富思政方式方法、干部真抓實干、健全工作體制機制,形成齊心協力的合圍攻堅之勢。
提高認識,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要堅持抓好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單位黨委(黨組)集中學習、工廠車間黨支部黨小組學習,組織開展專家講座、職工培訓、百姓講壇、農村壩壩會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業農村和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弄懂搞清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把思想統一到中央關于脫貧攻堅的精神上來,把行動凝聚到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既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脫貧攻堅的先導性工作加以落實,又把思想政治工作置于脫貧攻堅全過程加以堅持。
激發動力,調動貧困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揚自力更生精神,靠勤勞實現脫貧。一是加強扶志教育。二是加強扶智培訓。三是做實政策兜底。
建設隊伍,著力推進扶貧成效和脫貧進度。一是建強農村思政隊伍。二是加強培養教育。堅持提高政治理論功底的同時,認真學習與“三農”相關的大政方針,與時俱進提高工作能力。三是明晰職責發揮作用。新時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當好社情民意的偵察員、思想解放的輔導員、改革開放的助推器,黨委決策的參謀部等角色。
豐富載體,促進新時代思政工作與時俱進。一要廣泛開展群眾性宣講和政策宣講。二是充分發揮網絡在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三是充分發揮農村文化陣地作用。四是廣泛開展脫貧攻堅先進典型的學習宣傳教育活動。
真抓實干,使脫貧工作贏得群眾認可。在脫貧攻堅中,一要力戒形式主義。以問題為導向,主動為貧困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耐心細致做好說服教育工作。二忌官僚主義。工作重在實處,督查要見實效,教育和引導廣大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三要堅持黨務(村務)公開。扎緊制度的籠子,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思想,讓扶貧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多措并舉,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體制機制。一是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組織、紀檢、宣傳、統戰的作用,構建全面、全域、全員的大扶貧工作格局。二是加大整合統籌力度。注重脫貧攻堅工作與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能力相結合,與鄉風文明相結合,與鄉村振興相結合,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三是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加強對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的正面宣傳引導,廣泛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四川省宜賓市政研會課題組 李敏、高一川、侯濤、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