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要求,為藝術院?!芭囵B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使命任務指明了方向。當前藝術院校大學生作為時代藝術新人,是傳承中華美育文化、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重要青年力量,是實現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生力軍。加強藝術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好藝術院校大學生的思政課,讓極具“高度”“質量”“溫度”的思政課引導大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引航時代藝術青年成長發展,是藝術院校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和鑄魂育人的重要途徑。
提升“高度”
藝術院校思政課開設的初衷并不是為藝術院校大學生增添培訓學時、湊夠必修選修學分,更不是隨意安排的“敷衍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睂λ囆g院校來說,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是引領大學生開啟璀璨人生的“抬頭課”,是指導大學生在未來之路坦然前行的“語音導航”,思政課的作用不可替代。理直氣壯地上好一堂令人信服的思政課,破除藝術學生對思政課的偏見,關鍵在于提升思政課應有的“高度”。思政課的高度并不在于用藝術生陌生的思政術語機械堆砌,而在于思政課內容的精神感染和思政課使命的氣魄感召。因此要從培養傳承中華民族精神、傳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高度和戰略層面來重視思政課,加強藝術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大學生、培育大學生、武裝大學生,使大學生發自內心地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讓馬克思主義在大學生內心筑起信仰高壩,杜絕亂流思想的沖擊,避免藝術生在物欲橫流中迷失自我,讓思政課成為他們認知自己、升華自己的“大舞臺”,培養他們勇于擔當、接續奮斗的銳氣和信心。
提高“質量”
思政課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因此,給藝術院校大學生送上一堂高質量的思政課,給予他們精神洗禮和認知提升是思政課的直接目的和價值追求。隨著自媒體時代的來臨,各種所謂的心靈雞湯和文化快餐隨處可見,對藝術院校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強烈的影響和沖擊。因此,要避免五花八門的心靈雞湯在思政課堂中濫竽充數,杜絕低級庸俗的價值觀念在思政課堂中“抬頭露面”,更不能為了提升思政課“抬頭率”而“巧言令色”。思政課要優選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素材,純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用鮮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添加恢宏磅礴的華夏文明史、艱苦卓絕的民族獨立史、輝煌耀眼的社會主義建設史和改革開放史教育為思政課提純,替藝術院校大學生“進補”,促進新時代藝術院校大學生“三觀”升華,充分利用好短暫的思政課堂,堅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以爭取把思政課堂上的影響延續到課外、延伸到藝術生的日常生活中。
增加“溫度”
思政課要有溫度方能深入大學生心靈,一堂好的思政課必須內具情懷、直接“地氣”方能感染學生。對于沒有接受系統文化課教育的藝術院校大學生來說,一味地用他們陌生的術語來講授思政課只會把他們越推越遠,讓他們把思政課視為高不可攀的“高冷課”,從而使得思政理論陷入經院化。思政教育與藝術教育、藝術創作和藝術實踐并不排斥,思政課堂和課堂思政完全可以互吸互通,實現完美融合。這就要求思政課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梅蘭芳、齊白石、冼星海等一大批藝術家精湛的藝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們藝術人生中透射出的愛國主義情懷是最具穿透力和感染力的思政教育素材,在藝術教育中強化繼承先輩遺志、傳承奮斗精神的思政內容對于藝術院校大學生來講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思政課并非要完全在室內,在室外的藝術創作和藝術實踐中實現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未嘗不可?!毒畬ぞ畬贰都t色娘子軍》《南泥灣》《長征》等舞劇在創作過程中,青年演員赴革命圣地創作采風,重溫革命歷史,瞻仰先輩風采,在創作中感受先輩們的堅定信念和家國情懷,在巡演中繼承先烈遺志和愛國主義精神,實現了激情澎湃的藝術創作與溫情滿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無縫融合。此外,重要外事活動的參與亦是對藝術院校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的升華和陶冶。部分藝術院校大學生有幸參與一帶一路峰會、APEC會議等活動展演,在世界各國領導人面前展示民族藝術、展現民族青年風貌,也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好形式。(作者:顧連杰 單位:北京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