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要自覺做到“心中有民”
發表時間:2019-07-11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習近平同志告誡廣大黨員干部要“心中有民”。這段時間,我認真研讀《習近平在正定》這本書,全方位了解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帶領正定人民群眾改變貧窮面貌的奮斗歷程,深切感受到他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初心,被他矢志不渝的為民情懷、一心為民的擔當精神深深感動,對黨員干部如何做到“心中有民”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第一,要重視調查研究、尋求“源頭活水”,全面深入了解人民群眾所思所盼。習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語》中指出:調研工作務求“深、實、細、準、效”。早在正定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特別重視調查研究,始終堅持“調研開路”。20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短短3年多,騎著自行車跑遍了全縣25個公社、220個大隊,下鄉進廠入戶搞調研,并要求不打招呼、不事先安排。他還趁縣城趕大集的時候在大街上辦公,發放《民意調查表》,聽取老百姓意見建議,結交了“特別善于從農民的角度來看整個社會”的作家賈大山、喜歡搞無線電的農民科學愛好者張新立、種棉能手馮玉明等一批“草根”朋友。他通過扎扎實實的調查研究,真正搞清楚了正定縣的實際情況和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對正定縣的發展有了思路、破題有了辦法、為民有了抓手。

  第二,要“做官唯民”“做事唯實”,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20世紀80年代初,盡管國家已經逐步實行改革開放,但是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仍然比較保守,特別是在省和地區沒有做出部署的情況下,推行一些“先進”做法和“超前”改革,都是有風險的。高征購是當時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農業學大寨”先進縣的一個重要條件,沒人敢提出異議。習近平同志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提出“寧可不要‘全國高產縣’這個桂冠,也要讓群眾過上好日子”。他積極向中央和省領導反映,幫助正定縣減掉了2800萬斤的征購任務,受到群眾歡迎。減免征糧讓正定有了調整種植結構的基礎,種上了經濟作物,老百姓的收入從148元漲到了400多元,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當時農村在分配上搞平均主義,“干不干,八分半”,農民干活沒有積極性,于是習近平同志就積極推行“大包干”試點,開了全省“大包干”的先河。后來,習近平同志憑著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實行科技興縣、工業興縣、人才興縣發展路子,把正定經濟發展帶入了快車道,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日子也好過了。如果沒有真心為民的情懷、唯實唯真的精神,在當時這些做法都是很難推行的。

  第三,要艱苦樸素、嚴格自律,切切實實讓人民群眾從心底里信任、支持。習近平同志從中央軍委機關到地方工作,在衣食住行上極為勤儉節約,堅決不搞特殊化。他夏天穿綠軍裝,冬天穿軍大衣,沒有一件“高檔貨”;在機關食堂吃飯,和大家一樣排隊,忙起來甚至吃不上飯,拿涼饅頭和咸菜湊合;下鄉的時候輕車簡從,騎著一輛半舊的二八自行車,吃飯一律交錢、交糧票;到北京開會、辦公事,每年都要來回往返五六趟,都是自己拿錢買車票,從來不報銷車費。習近平同志艱苦樸素、嚴格自律的點點滴滴,讓干部群眾不但不覺得他“高高在上”“有架子”,反而切身感覺到他樸素真實的為民情懷,從而與他打成一片。

  掩卷深思,習近平同志矢志不渝堅守為民初心,一以貫之書寫為民答卷,為我們怎樣做到“心中有民”作出了榜樣、提供了遵循。(作者:李燕華 單位: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文明調研處)

Scan me!
責任編輯:王 小偉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