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細做實做活社區思想政治工作
發表時間:2018-08-03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

  撫順社區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東南部,占地面積為0.08平方公里,居民2548戶、6848人。近年來,撫順社區黨委積極適應形勢任務變化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社情民意出發,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群眾心坎里,形成了心齊氣順的良好氛圍,有效促進和諧社區建設。社區先后榮獲全國和諧示范社區、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省居家養老示范社區、市黨風廉政示范社區等69項榮譽。社區黨委書記郝麗影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2017“感動哈爾濱”年度人物。撫順社區思想政治工作做法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等26家國家和省市級媒體刊發報道。

  廣納社情民意,精準把握居民所思所想

  掌握居民群眾的思想脈搏,是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社區黨委從群眾關心的難點熱點、思想上容易產生困惑的問題入手,堅持多渠道傾聽群眾呼聲和居民訴求,做到知情、知底、知心,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一是精準兜底,織密“一張網”。深化網格化管理,細分網格層次,把二級網格拓展為三級網格,管理從居民延伸到駐街單位和業主。網格內推行“兩會十員百崗”的設崗定責模式,同步實行社區事務和思想政治工作“雙軌制”。網格員、黨員骨干沉下身子走訪懇談、上門訪談,通過點對點對接、面對面溝通的方式,拉近了黨群之間的聯系,使居民不出樓院就能反映訴求、解決問題。同時,充分發揮聯席會、聽證會、三調聯動議事會作用,引導和帶動多種優勢資源和骨干力量進駐網格,踴躍參與思想政治工作建設;“四老論壇”“百姓講壇”等自治組織從身邊小事講起,從群眾關心的問題論起,及時發現和解決群眾思想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實現了社區思想政治工作觸角覆蓋到各個層面和角落。

  二是縱深調配,下好“一盤棋”。重點人群和熱點難點問題是社區思想政治工作重點。社區黨委推行“六七八九十”工作法,要求社區工作者和黨員在鄰里糾紛等六種重點事件必到、對困難群眾等七類重點群體必訪、對安全隱患等八種重點問題必報、對重大活動等九類單位重大情況必問、對幫扶教育等十類居民需求必應,真正做到第一時間傳遞惠民政策、知曉居民冷暖、掌握思想動態,第一時間答疑解惑、提供菜單式服務,確保政策宣講在一線、民情了解在一線、矛盾化解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

  三是載體支撐,繪制“一張圖”。社區黨委常年開展“民情日記接力賽”“社區民情一口清”“走訪一戶困難家庭、參加一次義工服務、解決一件難事”等活動,比一比“誰了解居民的大事小情準、誰為居民辦的實事多、誰掌握社區情況實”,促進社區黨員干部進百戶、走千家,以腳步丈量社區,用真情繪制心中的“民生地圖”。同時,設置民情回音壁、民情紅黑榜,開展民情大擂臺評比活動,查找工作差距,補齊服務短板,提升服務能力,讓社區服務奏響和諧樂章。每年社區黨員干部走進居民家中5000余人次,面對面答疑解惑、解決問題1400余件。

  拓展工作途徑,在服務群眾中加強教育引導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社區黨委把居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幫助他們解決好柴米油鹽、安危冷暖,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一是便民育民,讓思想政治工作更接地氣。充分發揮“中心社區”128項服務功能,實現對居民基本需求的全覆蓋;深入推行值班書記等工作方法,使居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滿意服務。同時,隨著居民需求的個性化,率先開通網絡服務宣傳陣地“黨員微服務平臺”,設置黨務通、服務咨詢、麗影之聲等模塊,將思想政治工作從“小網格”延伸到“大網絡”,從兩條腿加一張嘴的“單線程”變成線上線下的“雙驅動”,使服務對接更加精準。建立基層黨組織書記服務陣地“郝麗影工作室”,以知民情、聚民力、解民憂為切入點,帶動黨員、群眾踴躍參與社區建設,實現傳遞黨的聲音,傾聽群眾呼聲,助推區域發展。

  二是利民惠民,讓思想政治工作更暖人心。針對社區下崗失業人員多的情況,社區黨委從解決思想問題入手,堅持“后腳跟前腳”“扶貧扶技扶志”等措施,設立巧娘工作室,8年如一日堅持免費為失業婦女提供編織技能培訓,搭建緩解生活壓力的平臺,先后幫助160人實現穩定就業或自主創業,6人成為“微創小老板”。針對老年人多的情況,推出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行、助急的“六個助”個性化服務,真正做到生活上解難、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悶。為使社區特困戶、重癥殘疾人、居家養老服務對象、孤寡老人、孤兒、優撫對象等6種重點幫扶對象得到更好幫助,通過一助一、多助一幫扶活動,先后結對子52個,使他們生活更加幸福。

  三是健民樂民,讓思想政治工作更有色彩。社區黨委堅持把常態化文化活動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立足宣傳引導、熏陶感染,充分發揮社區圖書館、市民學校、遠程教育學校等館室作用,利用宣傳欄、文化墻等載體,開展道德講堂、重大紀念日紀念活動,讓“圖說我們的價值觀”宣傳走進14個庭院、129個樓道,社區處處傳遞著傳承好家風、勤守好家訓、尊老愛幼的和諧暖流。引導撫順藝術團把握時代脈搏和居民需求,先后創作《中國夢》《黨員十個一》《撫順社區之歌》等64首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在社區廣為傳唱。每季一期的“好書推薦”、每月一次的“國學讀書會”、每年一次的“五好家庭”評選,各種節日、紀念日的大型慶典文藝演出以及庭院自發組織、社區居民自發組織的趣味運動會、廚藝大比拼、書畫、花卉展等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如春風化雨,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居民群眾培養積極健康心態、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平臺。

  建立健全機制,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建立科學規范的工作機制,是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社區黨委在完善機制上下功夫,努力營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濃厚氛圍,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堅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一是建立隊伍素質升級機制。社區干部承擔著宣傳教育、服務居民、心理疏導的重任,“小巷總理”素質直接影響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社區黨委創新推行寓教于樂、寓教于學、寓教于動、寓教于制、寓教于幫的“五大模板”教育培訓管理體系,采取以會代訓、崗位大練兵等方式進行多崗位實踐鍛煉,掌握服務群眾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掌握程度納入素質提升范圍,促進了社區工作者素質大幅提高。同時,進一步完善社區工作者工作守則、社區服務行為規范等內容,推行“一張笑臉、一句您好、一把椅子、一聲滿意、一聲再見”和“熱心、耐心、貼心、誠心”的“五個一、四個心”文明窗口服務標準,加快了社區工作者服務理念和服務作風的轉變,達到了用真情服務與居民心靈溝通目的,贏得居民群眾理解和信任,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建立典型示范機制。發揮榜樣的感染和帶動作用,是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社區黨委不斷挖掘、培育積極向上的人物典型,捕捉身邊好人好事的亮點,幫助居民群眾樹立積極生活態度,建立“善行義舉榜”和“身邊好人榜”,“龍江好人”邵鳳華、“最美社區居民”馬朝文、“冰城好人”岳傳生等道德模范立標打樣,傳播了正能量。大力弘揚已故社區黨員王殿海精神,推行王殿海工作法,組織王殿海黨員服務隊積極開展爭創先鋒崗活動,帶動居民群眾參與環境整治、平安撫順等行動。連續開展4屆“感動撫順百顆星”評選活動,形成比學趕超、見賢思齊氛圍,激勵引導社區黨員群眾以更大的工作熱情投身到為民服務中。

  三是建立廣泛參與機制。廣泛參與是建立社區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重要支撐。為整合多方資源參與推動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社區黨委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和引領作用,發動社會力量、黨員群眾骨干成為思想政治工作主體,壯大了社區思想政治工作力量。充分發揮志愿服務站作用,引導黨員群眾骨干自發組10支志愿隊伍,通過劃分責任區、建立示范崗等形式,參與服務;通過開展“五聯”共創活動,吸納21家共建單位、28家社會組織常年活躍在社區服務和思想政治工作一線,李慶長黨員服務隊常年堅持為百余戶困難家庭免費檢查水電線路,欒景通雷鋒車隊每年陪著殘疾人、空巢老人逛新城,富祺律師事務所義務提供法律咨詢,擁有52家會員單位的哈爾濱市義工志愿者協會為社區服務注入了新活力。廣泛參與機制充分調動和整合了社區多方資源,提高了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廣度和深度。目前,社區形成了廣大群眾主動參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也讓居民享受到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近期一次調查顯示,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和滿意度達到95%以上。(作者:郝麗影,系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撫順街道撫順社區黨委書記、主任)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志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