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新起點上再出發
發表時間:2018-07-10 來源:《黨建》雜志

  ——五個經濟特區黨委書記談創新發展

  編者按: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五個經濟特區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歷史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饵h建》雜志本期特邀請上述五個經濟特區黨委書記,就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謀劃新時代新起點再出發。

  堅定信心 矢志奮斗——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范例

  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劉賜貴

  在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在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這一重大國家戰略,要求海南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范例,成為展示中國風范、中國氣派、中國形象的靚麗名片。這凝聚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殷切期望,讓海南再一次站到我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風起揚帆正當時。當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信心、矢志奮斗,堅決扛起新的歷史使命,突出在六個方面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范例。

  一是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爭創生動范例。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是大自然賜予海南的寶貴財富,也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海南始終堅持生態立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倍加珍愛、精心呵護青山綠水、碧海藍天”的囑托,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在這些工作基礎上,我們將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建立現代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監管體制,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完善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努力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路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索經驗。

  二是在房地產調控方面爭創生動范例。我們深刻認識到,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防止炒房不僅是經濟問題、發展問題、民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也是對海南各級黨委政府執政能力和水平的檢驗。為此,我們實施了史上最嚴格的調控措施,對商品住宅實行全域限購,加大對投機炒房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打力度,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堅決破除“房地產依賴癥”。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收緊土地供應,實施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確保建設用地供應向建設自貿區(港)亟需的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發展、民生需求傾斜,同時完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妥善解決好本地居民住房問題。

  三是在創造一流營商環境方面爭創生動范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我們將發揮“多規合一”的引領作用,全省一體規劃、發展,同時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治理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要任務,對標國際一流標準,構建與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相接軌的體制機制,爭取在不久的將來,形成高度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現代化的制度體系。

  四是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支點方面爭創生動范例。海南地處南海要沖,我們將發揮這一區位優勢,利用建設自貿區(港)的契機,推動構建“泛南海經濟合作圈”,構建泛南?;A設施通道,推動泛南海航空、航海一體化,增強南海海域通信保障能力,提升與泛南海國家互聯互通水平。以南海為地緣紐帶,聚焦海洋合作,重點開展油氣資源開發、海洋旅游、海洋環境保護、海洋漁業等領域合作,加強南海維權和開發服務保障能力建設。

  五是在欠發達地區走出一條高水平開放發展路子方面爭創生動范例。一張白紙更容易畫出最精美的圖畫。作為欠發達地區的海南,有條件超越傳統的發展路徑,走一條高水平開放發展之路。我們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做優12個重點產業,深化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對外開放,推動服務貿易加快發展,培育壯大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

  六是在打造廉潔政府方面爭創生動范例。只有干部干干凈凈,事業才能順順利利。廉潔關系自貿區(港)的聲譽和形象。我們將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廉潔政府建設,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建設自貿區(港)提供堅強保障。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將主動作為,拼搏進取,努力在更多方面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范例,不負黨中央的重托和人民群眾的期望。

  新時代走在最前列 新征程勇當尖兵——努力把深圳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出水平

  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 王偉中

  深圳是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同志主政廣東期間向中央提出建議、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親自決定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先行探路的使命。在黨中央和廣東省委堅強領導下,深圳迅速從一個落后的邊陲農業縣建設成為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和創新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習近平總書記離京視察“第一站”就來到深圳,向世界鄭重宣示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殷殷囑咐我們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并專門作出重要批示,寄望深圳在“四個全面”中創造新業績,為我們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要求廣東做到“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賦予經濟特區新的戰略定位,強調“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辦出水平”。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標注的新方位、賦予的新使命。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攬深圳工作全局,牢牢把握新的戰略定位,在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新征程上勇當尖兵,以新擔當新作為不斷開創深圳工作新局面。

  堅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堅決當好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融入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大力實施“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戰略,攜手港澳參與全球頂級競爭,在促進雙向投資、推動貿易便利化、構建新型合作模式、搭建多元合作平臺等方面積極探索,以開放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和國際競爭的主動,把深圳建設成為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和國際社會觀察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

  堅持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堅決當好改革開放的試驗平臺。傳承老一輩革命家“殺出一條血路”的氣魄與膽略,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種好“試驗田”,注重體制機制、格局體系整體建設,加快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等重大平臺建設,努力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

  堅持率先突破、示范引領,堅決當好改革開放的開拓者。對標最高最好最優,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概勇闖“無人區”,立足當下發展實際、著眼未來戰略全局、瞄準世界級競爭力,著力在實體經濟、關鍵核心技術、高端高新產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領域向上突圍,率先在發展方式、經濟結構、擴大開放和社會治理上實現“四個轉變”,努力打造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桿。

  堅持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堅決當好改革開放的實干家。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不為盛名所累,增強憂患意識、不為贊歌所惑,始終艱苦奮斗、不為安逸所困,強化開拓創新、不為經驗所束,敢于攻堅克難、不為困難所懼,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解決超大型城市管理治理等重點難點問題,以聞雞起舞、日夜兼程的勤奮,以咬定目標、苦干實干的堅毅,以雷厲風行、久久為功的干勁,以硬作風硬舉措完成特區改革發展硬任務,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的新業績。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深圳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以“走在最前列、勇當尖兵”作為不懈追求,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進一步真抓實干、奮發進取,奮力向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邁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深圳貢獻,把經濟特區的“金字招牌”舉得更高、擦得更亮,努力打造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磅礴力量的“最佳示范”。

  解放思想 重整行裝——在新起點上推動珠海經濟特區“二次創業”

  廣東省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郭永航

  珠海經濟特區成立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帶領下,GDP增長982.7倍、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一座現代化花園式海濱城市初步建成。

  珠海經濟特區要擔當新使命、展現新氣象、干出新作為,就必須緊緊抓住改革開放這個根本,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改變一切制約創新的管理方式,用“歸零”、“重啟”的心態重整行裝再出發,推動特區“二次創業”,努力建設新珠海、新經濟、新生活。要建設新珠海,把握好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性機遇,進一步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顯著增強吸引聚集高端資源要素的能力,加快提升城市能級量級,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城市、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努力成為廣東發展的重要一極;要建設新經濟,面向未來需求布局高端高新產業,加快引進培育一批創新“獨角獸”和“瞪羚”企業,建設全球前沿產業“獨角獸”超級總部基地,努力形成科技創新改革先行地、粵港澳創新成果轉化地和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區;要建設新生活,對標新時代探索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之城,按照國際宜居宜業宜游城市標準,構建全域智能化環境,實現城市智能治理和公共資源、公共服務的智能化配置,構建國際一流的公共服務配套體系,讓城市生活更加綠色化、智能化、便捷化、全球化。

  一是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上率先探索。對標國內外最高最好最優,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效能,營造有利于創新的環境。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經濟體制改革步伐,建立高質量發展要素支撐體系、評價考核體系和保障體系,清除阻礙市場有效運轉的壁壘,增強發展環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二是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率先探索。構建有力推動要素資源向實體經濟集中的體制機制,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集中力量扶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全人才服務保障機制,落實好“珠海英才計劃”,實施頂尖人才、高層次人才等9項人才發展計劃,用珠三角地區最優的人才新政吸引聚集各類人才到珠海干事創業。

  三是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上率先探索。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推動與港澳合作的政策機制變通貫通。將橫琴以及周邊區域一體化規劃建設,構建“一河兩岸多片區”空間格局,打造港珠澳大橋經濟區和城市新中心。深化珠港澳合作,制定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工作、生活的政策措施,做實做強粵澳合作產業園、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四是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率先探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公共資源向西部和農村延伸覆蓋、向困難群眾傾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現實利益問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治理的基層治理體系,把珠海建成全省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

  在新起點上推動珠海經濟特區“二次創業”,就要抓住黨的建設這一關鍵,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踐行“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上勇當先鋒,在講政治、顧大局、守規矩上作好表率,以“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效率大提升”為抓手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讓干部隊伍的思想、能力、作風、素質與開創特區發展新局面各項要求相適應。

  牢記使命 真抓實干——奮力開創汕頭改革開放新局面

  廣東省汕頭市委書記 方利旭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經濟特區建設的歷史功績,明確指出,“創辦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方法論,是經過實踐檢驗推進改革開放行之有效的辦法”,“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辦出水平”。作為我國首批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汕頭使命光榮、重任在肩。我們將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認識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科學行動指南,把握改革開放重要窗口的戰略角色,擔起改革開放試驗平臺的重要職責,牢記改革開放開拓者的歷史使命,保持改革開放實干家的精神狀態,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模擬自貿區、比照自貿港、追趕大灣區,奮力開創特區改革開放新局面。

  圍繞“特”字做文章。先行先試是經濟特區的一項重要職責。我們將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最大限度發揮中央支持經濟特區、汕頭保稅區、國家高新區、華僑試驗區等政策的邊際效用,瞄準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復制自貿區發揮保稅功能、發展跨境電商等相關制度,在內外貿、投融資、財政稅務、金融創新、出入境等方面形成更加高效的監管模式、管理體制,以新時代新作為擦亮特區牌子。

  聚焦“創”字下功夫。創新是經濟特區的根和魂。我們將聚焦科技創新,依托汕頭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引進創新團隊,集聚創新資源,籌建先進化學制造廣東省實驗室,打造開放性的技術創新和科研開發平臺。按照“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要求,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將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重組國有企業,激活國有資本,推動國有企業成為加快城市建設、壯大經濟實力、改善民生事業的重要力量。率先創建廣東省營商環境建設示范城市,打造企業有贏利、群眾有就業、政府有稅收的營商高地。建立更加開放的招才引智機制,實施柔性引才政策,讓人才來汕奮斗有舞臺、發展有空間、事業能出彩。

  狠抓“實”字見成效。只有真抓才能增創特區新優勢,只有實干才能鑄就汕頭新輝煌。我們將聞雞起舞、日夜兼程,主動作為、敢于擔當,明確辦好經濟特區、建設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時間表、線路圖和責任分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持之以恒做好汕頭各項工作。毫不動搖創建國家文明城市,以公平公正為價值取向,立規則、講規矩、樹正氣,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質。加快以人為本的城市化進程,啟動中心城區快速路網、市政道路綜合改造,完善高鐵、高速公路等骨干交通網絡,加快打造區域經濟中心、科教文衛中心和交通樞紐,增強城市虹吸力、輻射力。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清垃圾、治污水、建村道、修公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打贏環境污染綜合整治這場硬仗,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和低端制造業,規劃建設10多公里的紅樹林生態景觀帶,打造海岸綠色生態屏障。

  突出“嚴”字強黨建。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持特區改革開放事業方向不偏移。我們將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以黨的建設帶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努力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經濟特區——當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排頭兵

  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 裴金佳

  廈門是我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20世紀80年代,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工作期間,曾直接領導和推動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初期的改革開放工作,進行了許多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實踐探索;到省里和中央工作后,仍一直牽掛廈門的建設發展,多次視察并作出重要指示,為廈門經濟特區的長遠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去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盛贊廈門是“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廈門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新起點上,廈門有責任、也更有條件,帶頭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深悟透、落到實處,帶頭踐行經濟特區“四個成為”新定位。

  奮力當好開放發展新標桿。加快自貿試驗區改革,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對外開放新高地。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全面落實中央出臺的31項惠臺措施和廈門60項配套措施,打造兩岸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創新口岸監管模式和監管機制,增強港口競爭力和輻射力。發揮后金磚效應,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擴大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雙向投資,打造“一帶一路”支點城市。

  奮力當好全面深化改革新標桿。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有機統一,始終保持推進改革創新的昂揚銳氣,以思想大解放帶動改革大突破,在更高起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加強營商環境、多規合一、國企改革、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改革的系統集成,力爭率先探索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城市治理制度體系,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廈門樣本”。

  奮力當好高質量發展新標桿。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更高起點打造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打造“雙千億”(培育一批千億產業鏈群和實施一批千億投資工程)為抓手,加快構建以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持續優化政策、金融、人才等創新創業環境,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v深推進跨島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推動建設廈漳泉都市區和閩西南五市協作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奮力當好生態文明建設新標桿。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更高起點打造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讓“清新的藍”、“宜人的綠”成為廈門恒久的驕傲。

  奮力當好共享發展新標桿。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軌道交通、保障性住房、學校、醫院等民生項目建設,著力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持續鞏固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創建成果,進一步健全群眾化、智能化、法治化創建機制,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風尚。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奮力當好全面從嚴治黨新標桿。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切實增強“八種本領”,不斷夯實黨的基層基礎,提振干部精氣神,為當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排頭兵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志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