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并進推動農村思政工作新發展
發表時間:2018-07-09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

  近幾年來,素有“鶴鄉”美譽的江蘇省射陽縣汲取和諧包容、崇德向禮的人文底蘊,傳承獨特的海鹽文化、濕地文化、移民文化和紅色文化,以“一體化”夯基,以“項目化”做實,以“時代化”創新,努力加強和改進新時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實現新作為,取得新成效。

  “一體化”構建思政工作新格局

  堅持系統化思維,推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縣、鎮、村三級責任落實,實行工作隊伍、文化陣地一體化建設,增加覆蓋面,夯實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根基。

  意識形態責任制全面落實。射陽縣在鹽城市率先出臺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方案,設立縣委意識形態工作辦公室,明確全縣各級黨組織“責任清單”,形成全流程的工作規范??h委意識形態聯席會議定期會辦工作,并向縣委報告工作情況。強化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完善互聯網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整合全縣網絡資源構建新媒體矩陣。建立部機關科室與鎮區、部門聯動共建制度,各科室指導、督促聯系鎮區、部門開展工作。該縣先后兩次在鹽城市交流意識形態工作做法經驗。

  專職工作隊伍全面覆蓋。實施宣傳文化干部隊伍壯大工程,13個鎮黨委宣傳委員和宣傳干事全部實現專職專崗,在鹽城市率先出臺《鎮(區)宣傳委員履職情況考核細則》。在全縣各村居設立宣傳文化管理員,由縣財政出資聘請有志于服務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青年投身農村基層宣傳主陣地,實現237個村居全覆蓋。同時,縣財政每年安排專項培訓經費,實現隊伍動態建、陣地規范管、活動常態辦,讓宣傳文化管理員成為黨的政策宣傳、思想政治工作、文化陣地管理、文化活動組織、鄉風文明推廣的行家里手。在宣傳文化系統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練兵活動,鍛造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紀律嚴、眼界寬的“五型”宣傳文化干部隊伍,推行精準的工作思路、精致的工作標準、精細的工作方法、精誠的工作團隊、精品的工作成果“五精”工作方法,初步形成提升工作想象力、工作執行力、工作創造力、工作向心力、工作研究力的“五力”宣傳工作品牌,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三級一體化大格局基本形成。

  宣傳文化陣地全面升級。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謀劃引領、科學決策、統籌協調、執行推動的作用,推進縣鎮村三級共建,在宣傳文化陣地“建管用”上持續發力,構建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縣建設現代文化傳媒中心、縣雜技藝術中心等重點工程,設立100個重點黨報黨刊免費贈閱點,重點黨報黨刊在公共閱讀空間、新型社會階層、公共文化薄弱地區實現全覆蓋。各鎮區加快公共文化陣地建設,已建成13座鎮級綜合文化站房。各村居按照“八個一”標準完成120個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在村村達到標準化、規范化基礎上,每年推出10個以上示范性文化陣地。深化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擴大城鄉一體公共文化服務影響力。面向農村少年兒童,組織推進鄉村少年宮全覆蓋項目,鄉村少年宮探索出“一宮一品”“一站多點”模式,實現規范化建設、制度化保障、特色化服務。

  “項目化”做實思政工作新課題

  建立需求策劃、組織實施、目標評估流程,明確各個思想政治工作項目時間表、路線圖、責任書,實功實做,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落地。

  圍繞時代需求策劃項目。圍繞新時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緊扣全縣宣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重點,以及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補齊工作短板,形成破題之策,注重特色提煉,打造項目亮點,推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扎實開展。每年編排落實宣傳思想文化重點項目,在2017年成功實施宣傳思想20項、文化建設20項“20+20”重點項目的基礎上,2018年又編排了宣傳思想22項、文化強縣10項和精神文明建設10項“22+10+10”重點工作,項目從基礎工作、品牌工作、創新工作著手,聚焦基層打基礎,放大特色樹品牌,創出成果惠民生,全年工作有目標、有定位、有方向,點線面推進、項目化組織,一抓到底。

  著眼理論引領實施項目。著眼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大眾化,全縣興起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堅持重心下沉到村居,縣委宣講團在鎮區、部門集中宣講155場次,鎮村“草根名嘴”宣講278場次。著眼增強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說服力,黨員干部“三創”志愿服務項目以“創美麗鄉村、創幸福農家、創現代農民”為主題,組織召開2016-2017年度市冬訓試點會,著力打造“八大課堂”,獲評2016年度全省基層黨員干部冬訓工作示范縣。著眼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成風化人,系統化集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農家載體和內容建設,組織開展“兩戶一家”創建提升項目,通過聯創聯評,涌現一大批農戶典型引領文明鄉風。三年來,城鄉基層農民群眾受教率達90%以上,有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進農村、進社區、進農戶。

  緊扣目標任務評估項目。每年召開項目過堂會,指導各基層黨委和項目責任主體,對年度重點工作項目內容、目標任務、推進措施、序時進度、人員責任等進行細化、量化,形成項目化方案并分步組織實施。適時組織召開現場觀摩會和項目推進會。同時,加強項目推進的日??荚u,實行周督查、月通報、季督查、年考評制度,確保宣傳思想政治工作做細做實,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營造良好氛圍,提供精神動力。

  “時代化”創新思政工作新路徑

  圍繞新時代新要求,以創建新一輪江蘇省文明城市為抓手,不斷優化機制、拓展平臺、做亮品牌,全面推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升群眾素養,助力鄉村振興。

  創優制度機制。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以中心組學習制度建設為平臺,抓住關鍵少數,建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巡聽、巡查、巡講、巡考“四巡”制度,對中心組成員實行學習考核、調研考核、實踐考核“三考”量化。積極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實踐探索,推動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鄉風文明提升工程,指導各村居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建立健全村(居)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和鄉賢理事會。充實鄉風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加強工作的統籌、協調、督查和指導。加強縣鎮村“三級聯動”,每季度向縣鄉風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活動開展情況,確保有人抓、有人管、有實效。

  拓展工作平臺。重點圍繞 “三創”主題,加快推進農村大喇叭、村級電商服務、鄉村文化舞臺、農民大學堂、“三創”志愿服務平臺等“五大平臺”建設,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風文明傳播、移風易俗樹新風帶頭、文明村鎮創建、“一約四會”共管、舊俗陋習整治等“六項創建”行動。打造“縣鎮村廣播新聞大聯播”欄目,全縣3390只“大喇叭”不間斷強化主題宣傳、對農宣傳、便民宣傳。建立農村電商平臺和村級志愿服務驛站,幫助群眾通過平臺銷售射陽特色產品,帶動共同致富。建設農村鄉風文明文化墻近600幅、核心價值觀主題公益宣傳欄2100多塊。常態組織“三下鄉、趕大集”惠民服務鎮區“家家到”活動,持續開展文化“四送”活動,縣鎮文藝團隊和9支社會文化團體常態化送戲下鄉,2017年累計587場,2018年將增加到1422場。

  做亮特色品牌。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和特色文化建設,逐步形成長蕩孝老愛親、千秋志愿服務、海河農耕文化教育、陳洋移風易俗、同祥農民快板隊、新利百姓“名嘴”工程等“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不斷釋放文化創造力。每年評選10大類100名“最美射陽人”,城鄉普遍設立“有愛射陽·最美鶴鄉”榜,縱深推進評選星級文明戶、小康示范戶、幸福農家“兩戶一家”聯創聯評,努力開創基層宣傳思想政治建設新高地。正能量強勁勃發,主旋律雄渾嘹亮,射陽縣先后獲得“全國文明縣城”“江蘇省文明城市”“省農家書屋示范工程示范縣”等榮譽,有6人入選中國好人,15人入選江蘇好人,23人入選鹽城好人。(作者:董光威 展 平,系江蘇省射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江蘇省政研會副秘書長)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志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