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站位一流國際旅游城市,把提升市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作為著眼點,積極發揮核心價值觀教育引領作用,運用多種手段廣泛宣傳,通過多種渠道浸潤涵育,拓展多種載體踐行轉化,讓核心價值觀成為市民群眾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2017年11月,秦皇島市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讓核心價值觀覆蓋全市、形成聲勢
一是將宣傳陣地覆蓋至每個電子大屏。充分利用LED屏宣傳“主陣地”,營造全方位、全領域、全時段宣傳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在城市區主要路口、樓頂現有200余塊大型LED電子屏,商店門楣、賓館、醫院、企事業單位等上萬塊小型電子屏以及城市區4000余輛出租車頂燈,滾動刊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向善的力量》文明公約,通過強有力的視覺沖擊和人文氣息,把核心價值觀推送至每個群眾眼前,隨處隨地可看,自覺傳唱踐行。
二是將宣傳觸角延伸至每個大街小巷。精心選擇“圖說我們的價值觀”“中華傳統二十四孝”等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標語口號,統一設計公益廣告風格、樣式及大小,在城市重點地段、核心區域、重點位置制作墻體廣告、大型三面翻、戶外大型廣告牌等“硬式”宣傳廣告牌上千塊,更新火車站、機場、公交車廂體、公交站廳以及景區周邊、道路兩側“微廣告”“微標語”上萬塊,將核心價值觀覆蓋至每個角落,實現抬頭可見、駐足即觀,成為港城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和人們心中的“風向標”。
三是將宣傳品牌植入到每個活動。精心設計組織“善行港城”“道德講堂”“大愛港城 今周網紅”感動人物網絡評選等有內涵、聚人氣的主題活動,舉辦“美麗河北 最美秦皇島”主題宣傳活動,推選20類最美人物和10類最美景物。舉辦第四期365百姓故事匯宣講活動、“講好趕考故事”主題演講比賽以及詩歌節、朗誦會、攝影圖片展、書法展等群眾文化活動500余場次,廣泛運用微動漫、微視頻、H5、VR等新手段以及等接地氣、聚人氣的宣傳形式,讓市民群眾和游客看得懂、照著學、比著做,得到了廣大市民群眾的圍觀和點贊。
讓核心價值觀直抵內心、產生共鳴
一是巧用身邊事鼓舞人。組織宣傳文化和新聞工作者挖掘群眾身邊的道德典型,聚焦凡人善舉中的閃光點,宣傳草根英雄和平民偶像感人事跡,培樹了一批群眾“認可、可比、比學”的楷模,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抽象走向具體?!肚鼗蕧u交警“托舉哥”》《豌豆哥》《秦皇島母女護士連救三名溺水兒童》《秦皇島18名大學生手拉手海邊救人》《咬繩哥勇救落水女》等一大批秦皇島人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鮮活故事,紛紛登上了中央和省級媒體。同時,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推薦評選活動,在社區、農村設立“善行義舉榜”,切實讓群眾身邊發生的好人好事,成為社會主流和正能量,不斷引導人民見賢思齊、向善向上。
二是推選身邊人教育人。與“中國夢”宣傳教育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相結合,組建“草根宣講團”,先后舉辦“身邊的感動”模范人物先進事跡專場演出、“中國夢·趕考行”百姓故事匯、心系群眾——基層好干部先進事跡報告會、百名優秀科長報告會等各類宣講活動近千場次,受眾達80余萬人。用一只手托起全村百姓幸福夢的獨臂支書溫守文、用短暫的一生踐行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的楊家琛、立志一生做10萬件好事的沈汝波、63年無怨無悔堅守烈士墓的王文彬、用生命之軀書寫浩然正氣的“90后護士”龍浩然、每天自費喂養千只海鷗的“海鷗媽媽”常英等一批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已經組成了熠熠生輝的道德榜樣群英譜,成為廣大群眾心目中的平民英雄與向善力量。
三是打造身邊景涵育人。突出“精致”“耐看”“易學”,在公園、健身場所等群眾活動頻繁區域,精選景觀點位,創新運用石刻、樹掛牌、草地牌等各種“微形式”,將核心價值觀巧妙融入街道景觀,自然嵌入群眾生活場景,打造了“夢想長廊”“理論微廣場”“家風公園”“好人廣場”,設計了核心價值觀棋子路、勤儉養德景觀、孝老敬親鐵藝小品等一大批體現核心價值觀元素的景致景觀,實現移步一換景、幾步一主題,在休閑漫步中感受秦皇島濃郁的書香文化、地域文化和旅游文化。建設完成新世紀公園、植物園、道德館、撫寧道德館等核心價值觀涵育基地,設計運營“沙灘書吧”“特色書房”“智能圖書漂流柜”,成為傳遞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主陣地。
讓核心價值觀成風化人、永駐港城
一是常態打造“及時雨”品牌,增添港城暖色。依托“燕趙云”系統注冊志愿者團體1862個,實名志愿者17.88萬人,設立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1688個,市四大家領導全部注冊實名志愿者,在全市范圍內不間斷開展 “美善先行·及時雨在行動”“服務暑期”“文明交通”“小手拉大手”“情溢旅途”“義務獻血”“濃情年味·暖冬行動”“關愛抗戰老兵”活動等特色志愿服務活動2000項60萬人次,幫扶困難群體1500多戶,發放慰問物資350余萬元,扮靚了“及時雨”志愿服務品牌,為這座“愛心城市”增添了一抹溫馨暖色。
二是常態開展“煙頭革命”,規范美德善行。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煙頭革命”,廣大機關干部、志愿者、市民游客、經營業戶、環衛工人齊上陣,成千上萬的參戰人員遍布浴場景區、車站碼頭、大街小巷、賓館酒店、商場超市、街道社區等角角落落,撿拾煙頭600余萬枚,清理垃圾近6萬立方,勸導不文明行為4萬余次,用實際行動展示了港城人民的美德善行。貼吧、朋友圈、車站留言簿紛紛對“煙頭革命”點贊,人民網以《煙頭不落地,文明我參與》為題對活動給予贊揚。
三是常態組織“接力沈汝波、為民做好事”活動,匯聚港城大愛。在全市各行各業廣泛開展“接力沈汝波 為民做好事”活動,書記、市長帶頭走上街頭清理衛生死角垃圾、撿拾地面煙頭、宣傳文明理念,旅游旺季經常能在海邊、社區、路口看到胸掛黨徽、頭戴紅帽的志愿者們忙碌的身影,“當志愿者自豪、做志愿服務快樂”已成為社會主旋律,志愿服務已經成為融入血脈的“自覺行動”和“情感寄托”。秦皇島已經逐漸從個體的當好人、做好事,發展到社會群體的人心向善、見賢思齊。如今的秦皇島,每天都會上演著一個個暖意濃濃的感人故事,“服務與文明”“好人與好事”已經成為這座全國文明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和風景線。(作者:李默,系秦皇島市委宣傳部政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