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是永恒的
發表時間:2018-05-18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學雷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會

  永恒是一個美好的字眼,在科學和哲學的雙重語境中,永遠是個不朽的話題。前者追求物質不滅,后者追求精神不朽,而用老百姓的話來詮釋,更直接而有味道,“什么叫永恒?后來的人能記住你,那就是永恒了?!?/p>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接見部分來自基層一線的軍隊人大代表時,擲地有聲說道,“雷鋒精神是永恒的”。雷鋒精神永恒,是對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開啟的半個多世紀學雷鋒活動歷史的回響,是面對現在與未來,將紅色經典傳承到底的鄭重宣示。

  雷鋒精神所以能夠超越時代而歷久彌遠,根本在于雷鋒是在我們黨、軍隊和人民培養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的杰出代表,是實踐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道德的楷模;雷鋒精神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黨的先進性生動詮釋;雷鋒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雷鋒精神生成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永葆不斷創新發展的活力。

  一、雷鋒是黨和人民培養的一代新人杰出代表,哺育和激勵一代又一代人成長

  雷鋒精神是以雷鋒名字命名、通過雷鋒言行事跡表現出來的,以雷鋒的先進思想、高尚品德和崇高追求為基本內涵的一種偉大精神。

  雷鋒的出現和雷鋒精神的產生不是偶然的。雷鋒是在我們黨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雷鋒精神是在毛澤東思想哺育和共產主義思想教育中產生出來的,扎根于社會主義中國這片沃土之中。

  1956年,我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建立,為全社會打下了共同利益的堅實基礎,使集體主義成為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在全體人民中普遍地進行為人民服務的道德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使為人民服務有條件成為全社會的共同道德,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氛圍。時勢召喚英雄,英雄引領時代。社會主義社會的建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建設社會主義道德新任務的提出,激勵著人們努力奮斗。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雷鋒脫穎而出,雷鋒精神應運而生。

  雷鋒出身很苦,舊社會奪走了他五位親人生命,使他成了孤兒。新中國成立后,雷鋒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幸福成長。他參加工作后,當過農民、公務員、工人和解放軍戰士。新舊社會的鮮明對比、社會地位的巨大變化,使他憎恨舊社會,熱愛新中國和共產黨。他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洪流中去,把遠大的理想和日常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業績。他多次被評為紅旗手、勞動模范、先進生產者和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1957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被譽為“毛主席的好戰士”。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公殉職,年僅22歲。

  雷鋒以短暫的生命鑄就了輝煌的人生,以平凡的事跡彰顯了偉大的精神,以崇高的品格豎起了道德的豐碑。黨中央歷來對學雷鋒活動、弘揚雷鋒精神高度重視。1963年3月,毛澤東親筆題詞,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領導人也相繼為雷鋒同志題詞。學雷鋒活動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長盛不衰,億萬人民群眾熱情響應、廣泛參與,雷鋒精神不斷得到弘揚,學習雷鋒好榜樣,千萬個雷鋒在成長,我國涌現出一大批雷鋒式的先進集體和模范人物:朱伯儒被稱為“八十年代新雷鋒”,趙春娥被稱為“活雷鋒”,徐虎被稱為“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雷鋒之歌”,郭明義、莊仕華和孫茂芳被譽為“當代雷鋒”……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結合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新形勢的具體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尊重發展規律,發表一系列學雷鋒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這些都為新時代學雷鋒確立了科學坐標,明確了任務,指明了方向,雷鋒精神將展現出更強勁的歷史穿透力和精神震撼力。

  二、雷鋒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在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豐富和發展

  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逐步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中華民族戰勝種種艱難險阻而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支撐,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

  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中華民族精神作為先進文化建設與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要源泉,始終把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作為領導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手段,以與時俱進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各個歷史時期培育出千千萬萬個具有崇高道德情操和風范的模范共產黨員。這些共產黨員,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建功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帶動了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雷鋒就是其中一個優秀的代表。雷鋒精神既是先進文化的旗幟,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

  雷鋒精神汲取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承接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積淀著中華民族深層的價值追求。以愛黨愛國、助人為樂、敬業奉獻、銳意創新、艱苦奮斗為內涵的雷鋒精神,與中華民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傳統相一致,與中華民族倡導的扶危濟困、守望相助、民胞物與、仁者愛人的思想相一致,與中華民族遵行的敬業樂群、恪盡職守的情操相一致,與中華民族提倡的因時而變、與時偕行、自強不息、革故鼎新的理念相一致,與中華民族堅守的“成由節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的古訓相一致。雷鋒精神寶庫里,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還很多。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哺育,鑄就了雷鋒精神的鮮亮底色,奠定了雷鋒精神的文化底蘊。

  雷鋒精神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簡單復制,是對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雷鋒精神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了共產黨人崇高追求和高尚境界,是民族精神在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豐富和發展。

  三、雷鋒精神是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生動體現,具有引領時代的永恒價值

  我們黨從弱小到強大,從九死一生到蓬勃興旺,從只有50多位黨員到擁有8900多萬黨員、450多萬個基層組織,成為世界最大執政黨。之所以能如此,根本在于我們黨能“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雷鋒是在黨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一名普通共產黨員,他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時時處處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豐富內涵,彰顯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雷鋒精神以人民至上為價值取向,把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當作最大幸福,始終具有感動人心、溫暖社會的道德溫度。在雷鋒的言論中,“黨”“人民”“祖國”“社會主義”“事業”是用的最多的字眼,這些字眼是他人生的價值理想,是他22歲年華不忘的初心、不負的使命。他在學習筆記中寫道,我是人民的子弟兵,一定要永遠牢記黨和毛主席的教導,無論什么時候都要關懷、愛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戰斗不息。

  衡量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干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有客觀標準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雷鋒時刻以黨的宗旨這把尺子衡量和告誡自己,經常思考和解決好入黨為了什么、做工作干些什么、身后留下什么的問題,決不為個人或少數人謀私利,始終堅守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家園。

  2014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明確提出:“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边@是從執政理念的高度對黨的根本宗旨作出的新闡釋。雷鋒精神的價值取向體現了黨的執政理念。雷鋒精神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甘當革命的螺絲釘”,把個人的前途完全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像釘子一樣,刻苦鉆研,勤于學習,積極進取,其實質和核心是為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政治本色。

  模范人物是黨的先進性的載體。雷鋒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展現出一個平凡的共產黨員、普通的士兵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的熱愛、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無私奉獻,鮮活地詮釋了共產黨員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的宗旨,以無窮的道德感召力激發起廣泛的社會共鳴,凝聚起全社會的力量,進一步強化和提升了黨的先進性,鞏固了黨執政的社會基礎。雷鋒精神能夠超越時代而歷久彌新,其根本在于它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與民同在,價值永存。

  四、雷鋒精神生成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在發展中獲得歷久彌新的活力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致力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致力于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雷鋒就是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優秀青年和杰出代表。

  雷鋒精神是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形成的豐碩成果,是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的實踐結晶。同時,我們黨在推動全社會發揚雷鋒精神的過程中,深入挖掘雷鋒精神的當代價值,不斷為其注入新的內涵和活力,使其在時代進步中始終散發著魅力。

  雷鋒精神是一個動態的開放體系。在這個體系中,雷鋒是一個真實、鮮活的人物,也是一個至善至美的符號。它鼓舞推動各個階層、各個群體高度認同中國共產黨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在這個宏大的全社會學雷鋒主流場景下,某些雷鋒精神“過時論”“超前論”的疑惑逐漸地消聲了,歷史虛無主義用“抹黑”“解構”的手段試圖摧毀人們對雷鋒等英雄模范傳統認知的拙劣表演,遭到廣泛的譴責和唾棄。在中國人集體向“當代雷鋒”“時代楷?!薄案袆又袊宋铩敝戮吹氖⒌渖?,在千千萬萬個“中國好人”原子般的裂變中,雷鋒精神成為整個社會的精神支撐,伴隨著新時代節奏獲得廣闊的發展時空。

  深入挖掘雷鋒精神的當代價值與創新學雷鋒活動的方式方法,是一個需要不斷求解的方程。過去幾十年,廣大人民群眾對雷鋒優秀品格始終充滿敬意,對學雷鋒活動始終保持巨大熱情,創造出許多寶貴經驗。今天和將來,更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發揮人民首創精神,加強引導、搭建平臺、創造條件,進一步調動全社會開展學雷鋒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多組織群眾樂于參與的活動,多運用群眾身邊的事例,多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群眾廣泛參與學雷鋒活動,使參與的過程成為群眾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要深入挖掘和大力宣傳群眾中涌現出的感人事跡,用平凡人的故事展現道德的光芒,激勵更多的人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把先進典型的精神力量轉化為踐行雷鋒精神的自覺行動;要認真總結和推廣人民群眾在學雷鋒活動中創造的先進經驗,引導各地區各部門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推動學雷鋒活動不斷向前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明確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賦予黨的歷史使命、理論遵循、目標任務以新的時代內涵,同時也為開展學雷鋒活動、弘揚雷鋒精神提供了新的時代坐標和科學依據,在習近平總書記學雷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中國學雷鋒活動必將進入一個嶄新境界。(作者:翟元斌)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志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