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當前,中小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學校師資不足“開不齊”課、方法手段滯后“開不好”課、優質思政資源缺乏“守不住”陣地、“家校社”育人合力“聚不攏”等問題,亟待通過改革創新予以破解。
近年來,湖南堅持對標對表、守正創新,大力實施“互聯網+教育”行動計劃,率先在全國創造性地推出“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下稱“網絡大課堂”),積極探索思政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新路徑。2019年“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正式上線,每周五、周六晚上全網全媒播放,全省中小學生共上一堂課,實現思政教育數字化全覆蓋,目前網絡大課堂成為湖南學習量最大、影響面最廣、實效性最好的思政教育數字化課堂,學習人次超過12億,被引入新疆、西藏等其他省區,社會反響良好。
推動“三個落實”,開辟思政教育新陣地
在互聯網時代,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身心成長無時無刻不經受著網絡的復雜深刻影響,網絡空間已經成為各方爭奪青少年的主戰場。如何匯聚網絡正能量、開辟育人新陣地,將網絡資源轉化為立德樹人的沃土,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成為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已成為當前一項十分緊迫而重要的時代課題。為此,湖南省委堅持高位謀劃、強力推進,做到“三個落實”。
落實黨委主體責任。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湖南省委旗幟鮮明地把思政課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將網絡大課堂寫入全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省委書記、省長帶頭通過網絡大課堂親自給全省學生上思政課;省教育廳黨組把創辦網絡大課堂作為黨的建設、思政教育和意識形態工作的標志性工程,推動中小學思政課聯網上線,形成領導靠前指揮、部門協同配合、系統一起發力的局面。
落實學校主體作用。學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辦好網絡大課堂學校責無旁貸。湖南推動學校各方面、全過程落實主體作用:課前,雙向溝通網絡大課堂選題,群策群力組織學校參與課程設計;課中,從發布通知到組織收看,學校嚴格按照要求落實;課后,學校引導學生談感想、說體會、寫心得,廣泛實現網絡大課堂由線上向線下有效延伸。
落實教師主導作用。辦好網絡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湖南匯聚傳統課堂所難以企及的“最強”師資力量,并發揮其巨大影響、輻射作用,引導學生“逐名師”“追熱點”“立大志”。網絡大課堂曾先后邀請袁隆平、鐘南山、楊長風、楊孟飛、朱再保等國家脊梁、民族英雄和著名學者為學生授課,由教學名師擔任總班主任,發動全省各地優秀教師積極參與。近年來先后有12位院士、50余位專家、120余位名師主講授課,真正做到讓信仰堅定、學識淵博、德才兼備的“名人名師”來講思政課,不僅保證了教學內容的權威性、時代性和全面性,還能零距離地讓學生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風范,真正做到“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
打造“三大專題”,構建思政教育新體系
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是思政課改革創新的目標取向和根本遵循,網絡思政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針對青少年特點,湖南從打牢思想基礎、強化價值引領、融入社會生活等方面著力打造系列專題網課,理直氣壯高揚主旋律。
思想基礎系列專題筑信仰。堅持把“打牢思想基礎”擺在網絡大課堂內容體系構建的首位。為了讓中小學生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把博大精深的新思想講授得深入淺出、入腦入心,系統推出42集《我是接班人 學習新思想》專題課。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提出“讓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的重要指示精神,迅速推出了專題大課《長成參天大樹》。還配合推出了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專題大課《我和我的祖國》、落實《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專題大課《勞動最光榮》等。
價值引領系列專題增自信。大力宣傳為民族復興、人民解放作出犧牲和貢獻的英雄人物,以及不同時期涌現出來的時代楷模、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人物,樹立鮮明時代價值取向,以榜樣的力量激勵人、帶動人、鼓舞人、感召人?!捌咭弧辈コ隽藗鞒屑t色基因的專題大課《先鋒》,“八一”播出了國防教育專題大課《八一榮光》,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舉辦了“我是紅色小演員”“我是紅色配音師”“我是紅色小歌手”“我是紅色朗讀者”“我是紅色講解員”等系列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角色代入變成“紅色傳承人”,演繹“半條被子”“斷腸明志”以及楊開慧、夏明翰等眾多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掀起了紅色學習熱潮。疫情防控期間,精心制作《在戰疫中成長》系列專題課,每周1堂大課、每天4節小課,為全省千萬學生居家期間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社會生活系列專題強責任。社會生活是思政課最鮮活的素材,善用“大思政課”就要把“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網絡大課堂充分考慮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找準學生的興趣點、興奮點,有效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比如,人口普查啟動時推出了專題大課《大國點名》,安全防護重點時期推出了《謹防溺水 珍愛生命》等專題大課,北斗三號組網成功期間推出了弘揚北斗精神的專題大課《追夢》,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完成后推出了弘揚航天精神的專題大課《上九天攬月》,神舟十二號完成航天任務后推出了專題大課《志在九天》等。特別是2022年開學第一課《少年的我》,邀請天宮空間站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實時連線教學,與千萬學生相約“一起向未來”。這些專題大課直播當天,“航天”“夢想”“少年強”“生命”“安全”等都成為了網絡高頻熱詞,充滿正能量。
增強“三域協同”,形成思政教育新機制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網絡大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育人方式,與傳統思政課和網絡課堂、在線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湖南通過幾年的實踐,探索形成了“鹽分+食物”新體系、“網絡+媒體”新渠道和“教育+社會”新機制。
“鹽分+食物”深度融合新體系。網絡大課堂是全國率先進行的思政教育數字常態化改革創新。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湖南在網絡大課堂中,將思政課教學大綱作為“鹽分”,將學生喜愛的時、事、人、物等教學素材作為“食物”,對教學大綱和教學素材進行相互融合、重新創作,形成有價值引領、有道德啟蒙、有生活涵養的思政課新體系。同時,充分融合現代信息技術,運用視頻、圖片、動漫等技術豐富表達形式,推出適合中小學生認知特點、學生喜聞樂見的系列專題。實踐證明,網絡大課堂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情感共鳴、啟發學生深入思考,有效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
“網絡+媒體”全面覆蓋新渠道。網絡大課堂是全國率先進行的思政教育數字規?;母飫撔?。為實現全省中小學思政課全覆蓋,多方面拓展了思政課傳播方式和渠道。首先,根據青少年認知的特點,把每一堂思政課的內容進行場景化、形象化呈現,讓中小學生在情景沉浸中不斷樹立和鞏固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思想意識、政治認同。其次,以“學習強國”“央視頻”“芒果TV”、湘微教育、湖南教育電視臺等為主要終端,開創臺、網、端、微一體的全媒全網新課堂,真正實現全省一盤棋、共上一堂課。目前,網絡大課堂傳播廣泛、深入人心,單節課學習人次突破3000萬,單個平臺學習人次突破1億?!皩W習強國”專門開設專欄并實現每課首頁直播,中央主要媒體、全省各大媒體以及各類自媒體紛紛予以報道推介。
“教育+社會”協同育人新機制。網絡大課堂是全國率先進行的思政教育數字協同化改革創新。在網絡大課堂的建設實施中,湖南省委省政府統籌領導,宣傳、廣電、科技、文化等部門積極配合參與,將播放時間安排在每周五和周六晚8點,鼓勵家長承擔起“思政課”家庭老師的職責,與孩子一起通過家庭客廳大屏觀看,引導孩子懂得人生道理、涵養道德品質、追求強健體魄、掌握生活技能、提升文化修養、端正行為習慣,真正推動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向發力,共同培育時代新人?!皩W習強國”“芒果TV”等平臺數據顯示,“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不僅有超高的點擊量,更有高達75%的完課率。網絡大課堂真正讓思政課從單調的黑板轉為多維的情景、從傳統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是實現高質量協同育人的有效機制。
“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理直氣壯占據網絡陣地,旗幟鮮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媒體、家長、師生高度認可并積極參與,中宣部、教育部先后將網絡大課堂評為優秀案例。面對民族復興的宏圖大業和“三高四新”的責任擔當,湖南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恪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堅定不移推進思政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培養時代新人持續譜寫新篇章。(夏智倫 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