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傳承航空報國精神 著力培育時代新人
發表時間:2021-03-16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要走在精神文明建設前列”。建于抗美援朝烽火中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因航空而生,伴航空而長,依航空而強,參與了我國幾乎所有航空重要型號的研制,為共和國貢獻了包括第一架無人駕駛大型靶機、第一架無人駕駛核試驗取樣機等若干個第一,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南航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弘揚辦學傳統、弘揚主流價值、弘揚三航特色,扎實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和文明校園創建工作,著力在引領文明新風和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等方面花真功夫、下狠功夫、做實功夫。

  從烽火硝煙中走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1952年,抗美援朝烽火熾烈,我國航空工業剛剛起步,國家決定迅速建立航空院校,大力培養航空人才,南航應運而生。第一批南航學子就喊出了“過去為祖國戰斗,今天為祖國學習”的激昂口號,從那時起“航空報國”化為南航的基因血脈。69年來,南航黨委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始終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始終秉持航空報國的辦學傳統,用“團結、儉樸、唯實、創新”的校風引領廣大師生,用“獻身國防、志在超越、矢志一流”的南航精神激勵廣大師生,為國家航空工業和國防領域培養了17萬余名高級專門人才,創造了無愧于祖國和人民的業績。進入新時代,南航黨委深刻認識到,在接續奮斗、創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新征程中,更加需要這種價值認同、使命情懷的有力支撐。2017年,學校黨代會鮮明提出“走文化引領之路”的發展戰略,著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構建以上率下、全員參與的文明校園創建格局,探索“校地聯學、校院聯辦、院院聯合”的理論學習新模式,夯實為黨育新人、為國鑄重器的“三全育人體系”,形成制度管理、思想引領、服務支撐、榮譽表彰的思政工作“四大體系”,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政治生態、學術生態和文化生態,引導教師以德修身、潛心育人,引導學生勤勉好學、善思求進,引導干部愛崗敬業、開拓創新,推動校園環境和文化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師生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學校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學生競相爭做“新風正氣的弘揚者、國之重器的創造者、時代新人的踐行者”的行動自覺不斷彰顯,每年有超過50%的畢業生主動奔赴國防科工系統建功立業,成為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從愛國奮斗中走來,突出弘揚主流價值

  南航創建伊始,辦學條件十分艱苦,“機棚為房板當床,鐵皮棚子是課堂”,伴隨著共和國的發展,一步步成長壯大。白手起家、從零起步的南航深刻明白“為黨育新人、為國鑄重器”的重要意義,學校始終將弘揚主流價值和立德樹人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充分發揮行業特色和校友資源,著力打造“五個一”思政大課堂,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深度融合,積極在倡樹文明新風尚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一是打造 “愛國奮斗·南航擔當”課程思政公開課。在全國率先推出“愛國奮斗·南航擔當”校友總師課程思政公開課、兩院院士課程思政公開課、重大科研團隊課程思政公開課,先后邀請梅宏院士、甘曉華院士和吳光輝、陳忠貴、吳希明、黃領才等專家,面向師生講授“航空報國”情懷,分享自我成長的心路歷程。二是打造“榜樣思政課堂”。通過學校黨委發文、召開校院二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等多種形式,開展向“人民科學家”——我校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院士、“全國先進工作者”——我校郭萬林院士的學習教育活動,舉辦“‘將一生獻給祖國的核事業’——著名核科學家陳達院士生平事跡展”,大力弘揚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內涵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勉勵全校師生“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連續14年舉辦“感動南航年度人物”推選活動,連續10年舉辦“良師益友——我最喜愛的導師”評選活動,面向研究生導師群體選樹24支研究生“五好”導學團隊,充分發揮身邊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依托全國最美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和“感動南航年度人物”,舉辦“身邊的榜樣,前行的力量”宣講會,引導和推動廣大師生樹立文明觀念、展示文明形象。三是打造“網絡思政”課堂。發揮以徐川、何畏為代表的“川流不息”思政團隊作用,構建網絡思政育人共同體,成立校園“新媒體聯盟”,統籌運用“南航官微”“南航徐川”“南航學生服務”微信公眾號以及“群星計劃信息平臺”等一大批網絡平臺,集聚發聲,不斷提高網絡思政的精準度、有效性。四是打造“軍工文化思政課堂”。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紅課堂”“百生講堂”“軍工礪劍紅講堂”等為代表的“軍工文化講堂”,連續20年開展“軍工記憶”、國防企業面對面等實踐活動,覆蓋全國18個?。ㄊ袇^)的國防單位、科研院所和軍工企業100余家。不斷拓展校外國防軍工實踐育人基地,組織實地體驗、編撰實踐思政讀本、開設實踐成果展覽,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讓廣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感悟真善美,在服務社會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五是打造“流動的思政課堂”。以我國直升機技術的先驅、直升機專業的奠基者之一、我校王適存教授為原型,編排原創大型精品話劇《中國直升機泰斗王適存》,用科學家的事跡激勵青年學生,用科學家的情懷感染學生。該話劇成功入選中國科協“共和國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和江蘇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

  從傳承創新中走來,注重以文化人環境育人

  對于高校而言,一所大學的文化,是大學的靈魂和發展的力量源泉。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培養直升機專業人才的高校,幾乎所有型號的直升機總師都是“南航造”;作為始終攻關航空航天科技前沿的高校,南航參與了無人機、發動機、航天器等強國利器的研制。南航深刻認識到,高校是文化建設的高地,辦大學就是辦文化。如何將南航的辦學歷史、辦學傳統和辦學成就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影響和感染南航廣大師生,是學校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學校積極營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的育人環境,著力打造具有時代特征、軍工特色和南航特點的校園文化,充分發揮文化浸潤、感染和熏陶的功能。重點打造了以校風石、校訓石等為特征的南航精神文化,以南京航空航天館、校史館等為主體的“三航”場館文化,以飛行器實物、模型等為代表的航空航天文化,以陳達、陶寶祺院士雕像等為代表的科學大師雕像文化,以院士林、校友林為特色的名人園林文化,讓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彰顯南航的獨特文化元素,讓航空報國傳統和南航精神標識隨處可見、觸手可及,努力將學校的景觀文化打造成為傳承辦學傳統、彰顯治學理想、陶冶師生情操、培育良好校風的重要載體,不斷提升南航人的精氣神、自信心和榮譽感。

Scan me!
責任編輯:王 鈺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