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加強制度自信教育 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續奮斗者
發表時間:2021-01-14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軍號,也對高校提出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培養好接續奮斗者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最根本的原因是黨領導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和發展了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交等各方面制度,不斷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社會主義大學要為第二個百年新征程培養大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必須持續加強制度自信教育,引導學生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強大生命力與巨大優越性,堅定目標和信念,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接續奮斗、立志成才。

  一、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制度自信教育要建立在對自己制度優勢的充分認識和深切體會上。要引導學生全面學習、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科學內涵、發展成就和本質特征,在掌握原理基礎上堅定信念信仰。

  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蔽覈鴩抑贫群蛧抑卫眢w系13 個方面的顯著優勢中,第一位的就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黨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更不是強加的,而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社會主義新中國,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黨的領導,不可能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更不可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全面領導是以健全的政黨組織體系為支撐的,自上而下具有嚴密而廣泛的基層黨組織體系,這是堅持與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組織基礎。沒有健全的政黨組織體系,就難言強大的政黨組織力,也難言強大的政黨領導力。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黨的領導優勢、政黨組織優勢是相輔相成的。

  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價值來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人民共同意志,維護人民合法權益,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本質屬性,也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有效運行、充滿活力的根本所在”。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到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作為判斷各項工作成敗得失的最高標準;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至上”作為基本立場和原則,作為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至上的價值原則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獲得了最大多數人民的擁護,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力量來源,成為我國國家制度無可比擬的優勢所在。

  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民主集中制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有力法寶。民主集中制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國家機構組織運作的根本組織原則。中國共產黨將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和正確實行集中有機統一起來,既有豐富的民主制度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保證人民當家做主,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防止和克服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現象。黨的歷史經驗表明,黨的事業能否發展興旺與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否能夠得到堅持有密切關系。黨的十八大以來,正是因為黨中央鮮明強調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黨上下才能團結一心、步調一致,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此外,黨中央各項決策,注重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有效匯聚民意民智,擇善而從,從而作出科學決策。正是由于民主集中制貫穿整個黨的領導、黨的建設與國家制度,才使得我國基本政治制度、黨的領導制度、政黨組織體系能夠集中統一、有效運作。

  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永葆優勢的活力所在。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于解決中國的具體實際,用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是我們黨總結歷史和實踐得出的成功經驗。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為指導,建立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人民當家作主權利。以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為指引,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共同目標而努力奮斗。以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為基礎,提出“一國兩制”,創造性地解決香港、澳門主權問題,為實現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提供了制度方案。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過程中,及時把成功的實踐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永葆優勢。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是制度自信教育的最好教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管不管用、有沒有效,實踐是最好的試金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長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文化影響力、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特別是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全面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優越性的最好證明。

  衡量一個國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優越,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風險挑戰面前,能不能號令四面、組織八方共同應對。成功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能夠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優勢,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應對各種風險考驗、駕馭各種復雜局面的強大戰斗力??箵粜鹿诜窝滓咔槎窢幦〉弥卮髴鹇猿晒?,“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更是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黨中央審時度勢、統籌謀劃,第一時間實施集中統一領導,領導組織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大會戰。僅從2020年1月25日開始到3月25日短短62天時間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就連續召開8次會議,平均不到8天召開一次,專題研究疫情防控相關工作,這在黨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正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迅速形成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的戰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積蔓延。實踐再次證明,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領導力是最關鍵的條件,黨中央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

  堅持全國一盤棋。習近平總書記從一開始就提出“全國一盤棋”的戰略總要求,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中央及時作出“一省包一市”的決策部署,19個省區市對口幫扶除武漢以外的16個市州,舉全國之力支援湖北和武漢的防控工作;用10多天時間先后建成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大規模改建16座方艙醫院;統一組織346支國家醫療隊、4萬多名醫務人員奔赴前線,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并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從出生僅30多個小時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從在華外國留學生到來華外國人員,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人的生命、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得到悉心呵護。這些都生動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提出堅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為人類社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指明路徑、堅定信心、注入動力,有力彰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和作為,也再次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之治”的顯著優勢。中國積極向國際社會分享防控經驗和診療方案,積極參與疫苗研發等國際合作,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這既是我們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的“中國方案”,也是“中國之治”為全球治理提供的重要經驗。

  三、在學習“四史”中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

  如何建立、建設、治理好社會主義社會這樣的全新社會,是貫穿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始終的一個重大課題??v觀社會主義發展歷程,無產階級政黨在曲折中不斷探索和推進治理社會主義社會這樣的全新社會,使社會主義彰顯了區別于資本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而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也是一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探索和推動社會主義制度完善和發展,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全過程,把制度自信的種子播撒進青少年心靈?!备咝H瞬排囵B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就要結合“四史”學習教育,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教育,引導師生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和優越性,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經過長期實踐檢驗,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

  要通過“四史”學習教育,深刻認識和正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通過學習“四史”,正確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制度體系,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接力探索,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相統一的成果,凝結著黨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要通過“四史”學習教育,更加堅定“四個自信”。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強化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系統進行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引導學生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等維度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堅定“四個自信”。

  要通過“四史”學習教育,增強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和自覺性。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治理體系,不斷提高現代大學治理能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培養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的接班人作出應有貢獻。

Scan me!
責任編輯:王 鈺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