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青年學生特點精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發表時間:2020-07-13 來源:學習時報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縱深發展,必須抓好“拔節孕穗期”的關鍵發力點,在準確把握學生特點的基礎上精準開展工作。綜合近年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尤為重要。

  擦亮底色,寫好愛國主義教育這篇大文章

  以“95后”“00后”為主體的當代大學生從出生起,人生歷程就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高度耦合,他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承擔著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的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極大激發了廣大學生飽滿的愛國熱情和堅定的制度自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大批青年學生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彰顯了青春蓬勃力量。2020年面向全國16萬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以下簡稱2020年滾動調查)顯示,98.1%的學生認為“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是相統一的”,99.5%的學生認為“要有愛國情、強國志,更要有報國行”。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教育部黨組把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教育系統2020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題,目前正重點圍繞“明理、共情、弘文、力行”四方面,實施八大行動、六大舉措,努力將學生的愛國情轉化為報國行。一是把有高度的事情做得有溫度。疫情防控期間涌現出的感人事跡和先進典型,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豐富素材和鮮活案例。我們要進一步勘探好、開采好、冶煉好抗疫精神這座“富礦”,從生動講好疫情防控故事入手,結合前期已經開展的“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宣傳教育,在廣大師生中開展持久深入的愛國主義教育。二是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準確把握新時代大學生“網絡原住民”的時代特征,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工作,努力推出一批深受廣大學生喜愛的網絡文化產品,不斷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三是把有能量的事情做得有力量。為推動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在理論武裝、學科教學、日常教育等七大體系建設方面明確了一系列重點舉措和工作目標。當前,各地各高校正以三年為周期、臺賬式地抓落實,努力把“七位一體”的思政工作體系建設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堅強保障。

  厚植本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2020年滾動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認同。99.3%的學生認同“大學生應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95.9%的學生認為“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超過90%的學生愿意通過公益服務、愛心捐贈、抗擊災害、義務獻血等方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例均較往年呈現上升趨勢。疫情防控期間,超過70%的學生表示愿意投身志愿服務工作。他們當中,有的成為了勇敢的“逆行者”,有的成為了社區的“跑腿王”,還有的成為了村口的“守門人”,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應進一步引導學生把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全員育心。堅持育心和育德相結合,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等育人主體作用,積極培育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二是文化培根。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入挖掘校園文化中的育人元素和育人功能,引導學生從文化中汲取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養分。三是身體力行。努力構建志愿服務長效機制,不斷拓展資源、平臺、載體,積極推動各高校把志愿服務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節,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志愿服務中奉獻社會、收獲成長。

  磨礪成色,引導學生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廣大學生越來越希望成為一名追夢人和創造者,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對個人成長,當代大學生更希望與時代共進、與祖國同行,努力練就過硬本領,積極投身強國偉業;對社會發展,他們更樂于參與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更希望自己能夠為國家和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力量。2020年滾動調查顯示,認為“人生因奮斗而精彩”的學生比例比2018年提高了6.7個百分點,并且越來越多的學生認同“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應進一步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一是廣聚育人力量。推動構建學校、家庭、政府、社會協同的育人共同體,讓學校教師的辛勤施教、家中父母的身體力行、政府部門的統籌協調、社會力量的支持配合等都能夠為立德樹人貢獻力量。二是廣搭實踐平臺。對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等主題,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就近就便開展“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告白祖國”等各類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引導更多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三是樹立成才導向。通過開展就業指導幫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畢業后主動選擇到基層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讓青春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得到淬煉,在為黨和人民奉獻中收獲成長。(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 魏士強)

Scan me!
責任編輯:王 小偉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