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一步辦好中小學思政課?讓思政課煥發活力、魅力,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變“思政單曲”為“課程全輯”,變“教師獨奏”為“全員合唱”,變“單一路徑”為“立體空間”——作為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進城區,重慶南岸區在思政教育方面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突出黨建引領,唱響三重變奏曲,從課程建設、隊伍搭建、實踐活動等方面系統推進中小學思政課改革創新,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變“思政單曲”為“課程全輯”
“袁隆平爺爺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他說科學是無國界的,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人,心里要裝著祖國……”在南岸區龍門浩隆平小學,孩子們常常駐足在學校以知名校友袁隆平為重點的統戰知識長廊里,觀看愛國作品、激發愛國情思。
像這樣將統戰知識融入日常教育教學的案例,在南岸區隨處可見。廣益中學邀請老校友講統戰故事;龍職中將工匠精神融入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用統戰知識影響、感染學生,使統戰知識潤物細無聲地滲入青少年學生的心田。
統戰知識進校園是南岸區思政教育推進工作中的一大亮點,各學校通過開發特色課程,讓統戰知識得到弘揚、傳播。
“完善課程體系建設是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牛鼻子’?!蹦习秴^教委相關負責人說,要搭好思政課螺旋上升階梯,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體系等要素上找到同一方向的合力,將思政教育的種子有序地播撒在學生的心田。
近年來,南岸區嚴格落實國家課程,推動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實施。出臺《南岸區貫徹落實〈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及其配套文件,對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進行系統規劃,在區域指導性文件中明確各學段課程目標,并聯合大中小學甚至幼兒園,圍繞“愛國主義”“勞動教育”“法治教育”“生態文明”等相同、相似思政課主題開展活動,以一次次具體實踐讓教師們體驗層層遞進的課程目標要如何實現。
“高中階段重在提升政治素養,引導學生衷心擁護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認同。初中階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礎,引導學生把黨、祖國、人民裝在心中,強化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識?!蹦习秴^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員陳險峰說,南岸區鼓勵各個學校開發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充分發揮與思政課協同育人的效應。廣益中學、輔仁中學統戰知識進課堂,在全區乃至全市具有較大影響力。
“小學階段重在啟蒙道德情感,引導學生形成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的情感,具有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蹦习秴^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員梁光淑說,在疫情防控期間,珊瑚實驗小學將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與線上集體朝會做了有效融合,落實思政課,落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江南小學在課程建構中采用“1+X”的德育課程模式,采用自主學習+線上互動+線下課后拓展推薦的線上授課模式,探索線上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落實。
值得一提的是,南岸區充分發揮“各學科”的育人功能,鼓勵中小學各個學科教師積極挖掘課程內涵,加強思政教育工作與其他學科的銜接,將思政教育與教學實踐相結合,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中,實現全方位育人。
變“教師獨奏”為“全員合唱”
2020年3月,重慶市第十一中劉志榮、謝紅英老師在全市中學政治教研活動上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專題講座。他們展示出深厚的專業功底、堅定的理想信念以及執著的育人情懷,贏得聽眾們的稱贊。
劉志榮老師深耕思政課堂幾十年,他的精心設計總能讓枯燥的課堂變得有滋有味,思政課不僅有高度,更有“溫度”。十一中的學生們說:“劉老師的課很有親和力和吸引力,我們很喜歡聽?!?/p>
在南岸區,還有不少這樣深耕思政教育、深受學生喜愛的優秀思政老師。南岸區韓琳老師、本玉婷老師先后獲得重慶市中小學法治教育賽課一等獎第一名,代表重慶市參加全國賽也是一舉奪冠,她們的思政課有創意、接地氣,圈粉無數。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蹦习秴^教委相關負責人強調,南岸區全方位、多通道建好思政課教師隊伍。
南岸區把黨建貫穿到教師隊伍建設全過程,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黨員”評選活動,對基層黨組織開展分類定級評定,設立黨員示范崗等,堅持“兩解一幫”,引導黨員教師走進村(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形成比學趕超、對標爭先的良好氛圍。
疫情期間,南岸教委機關張清華、黃歡、鄒騶等黨員主動報名,下沉到街道及社區,積極開展入戶排查、蹲點值守、市場監管、社區服務等疫情防控工作,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南岸區大力抓好新進教師上崗培訓、骨干教師研修培訓、全員培訓,建立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輪訓制度,嚴把政治關、師德關、業務關,突出課堂教學質量和育人實效的導向。同時,完善評價激勵機制,大力宣傳、表彰思政教師典型人物及事跡,探索設立思政教師崗位津貼,優先發展入黨,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如何避免思政教師“單兵作戰”、思政教育“孤島化”的窘境,推動形成全員育人格局?南岸區采取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實行中小學思政課特聘教師制度,聯動社會資源等方式補齊師資,組建思政專門講師團,形成了多路徑融合、多功能互補育人體制機制。
目前,南岸區已經逐步形成了家庭、學校、部門、政府、社會協調一致的育人合力,推動全區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
變“單一路徑”為“立體空間”
“是社會!手牽手鼎力幫扶;是國家在前路指引方向;是大愛!在心中給予力量……”這是南岸師生共創的《大愛有你 南岸之光》里的感人歌詞。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節奏。南岸區把疫情防控中的鮮活素材作為生動教材,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創建南南奧利給志愿服務隊、南南故事會,利用網絡“空中課堂”,積極構建“云上思政”大格局,思政教育點對點,心理關懷心貼心,引領廣大學生在戰疫中成長。南坪實驗小學南精靈交響樂團的孩子和老師們隔空演奏《我和你》,以樂聲代心聲向祖國致敬……全區師生共創作藝術作品數千幅,用藝術的力量鼓舞抗疫斗志、堅定抗疫信心。
“學校思政課的建設是靜態立體的,更是動態發展的,我們要順應時代的變化,關注學生的需求?!蹦习秴^教委相關負責人強調,要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努力建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覆蓋面廣的“大思政課”,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拔節成長、孕穗成才。
因此,南岸區多平臺拓寬思政教育疆界,以“三個結合”營造了立體化的成長空間。
南岸區將思政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鼓勵各個學校開展精品讀書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十一中的大閱讀,怡豐的國學,江南小學的國際象棋,青龍路小學家校共育等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
南岸區將思政與研學旅行實踐結合,落實《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和教育部等11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精神,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重慶市第110中學“緬懷先烈,爭做時代好少年”的主題研學活動,重慶市珊瑚中學“緬懷革命先烈 弘揚時代精神”紅色研學活動,都讓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成長起來。
此外,南岸區堅持將思政與日常德育工作結合,大力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不斷創新教學范式,目前已經打造了“小手牽大手”“六個一百”、德育榮譽制體系、積極健康心理教育等育人品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成長。
立體化的育人空間,讓思政教育無處不在,達到風清氣正,意識認同,守正創新,全面育人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