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的全球村是什么樣子”“假如你是代表委員,該如何為守護綠水青山建言獻策”“請談一談如何建立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在海南大學的一堂思政理論課上,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楊娜通過多種方式,緊扣社會關注熱點,結合學生思想困惑點與理論渴求點,有的放矢地授課、提問。
這是海南大學積極推進思政課改革的場景之一,也是海南省貫徹落實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一個縮影。過去一年,海南不斷改革創新思政課堂,在制度上做好頂層設計的同時讓思政課變得有知識、有趣味、有新意,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喜愛。
上緊“責任發條”,構建思政育人大格局
“希望再過30年,你們可以驕傲地跟兒孫后輩說,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自己參與建設的?!痹捯魟偮?,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2019年9月6日,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來到海南大學,帶頭為高校師生講思想政治課。
為上好思政課,海南省在頂層設計上統籌布局,率先在全國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出臺《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實施意見》,提出全面細化思政課改革創新14條具體舉措,在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上發力,為進一步推進新時代思政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不僅如此,海南省還將民辦學校、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納入思政課建設整體布局,做到對全省學校思政課建設系統謀劃。
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出臺方案,確定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長、省政協主席、其他省委常委和分管教育工作副省長共13名省領導各聯系1所高校,并明確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每學期結合學習和工作到高校講1次思政課或作1次“形勢與政策”報告,其他省領導同志每年到高校至少講1次思政課或作1次“形勢與政策”報告、開展1次調研。一年來,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省長沈曉明等省領導全員認領高?!柏熑翁铩?,先后到高校講授思政課并調研指導黨建和思政工作等合計46次,有力推進了“三全育人”大格局的構建。
上行下效,在省級領導率先垂范下,各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同樣積極跟進,上緊了“責任發條”。海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李紅梅通過網絡思政大課帶領2萬名師生深入學習領會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海南醫學院院長楊俊在疫情期間利用網絡講授思政課“從中國抗疫看中國硬核”;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張繼友號召師生化理論為德行,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治策,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作貢獻……
在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重大時間節點、重要場合,校領導們紛紛走到學生面前,在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思政課上,作為“主講教師”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積極引導學生堅定信仰、樹立理想、放飛夢想。
講好“海南故事”,讓思政課“有知有味”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海南坐擁熱帶的“緯度”、南繁的“溫度”、南海的“深度”。依托“三度”優勢,立足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的戰略定位,海南高校把“海南故事”講進思政課。
到瓊海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萬寧六連嶺烈士陵園等革命教育基地接受紅色教育,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接受藍色教育,到北仍村等美麗鄉村接受綠色教育……這些是海南大學生在教室之外的思政課。
“走進海南的歷史,走進海南的美景,讓思政課飄出‘海南味’?!焙D辖涃Q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馬桂琴說,在第一線展開課堂,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言獻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極大增強。
在飄著“海南味”的故事中收獲知識,引領思想,海南高校的思政課“有知有味”。
為充分發揮全國最好生態環境、國家南海國防重地、國家航天發射基地、瓊崖革命根據地等獨特優勢,統籌發揮自然資源、國防資源、科技資源、紅色資源的育人功能,并立足海洋大省省情,海南省在1300多所小學、300多所中學和21所高校開設海洋意識教育課程,成為全國第一個把海洋意識教育納入全省大中小學地方課程的省份,帶動全省打造“三全育人”共同體。
全省63個思政課“名師示范課堂”和24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名師示范課堂”,為全省高校思政課教師打磨課堂提供了樣本。一邊引領示范,一邊集中教研,海南省教育廳組織省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深入全省高校隨堂聽課,著力提升授課質量。
一年來,海南省各級各類學校創新思政課教育教學,實現了學生到課率高、抬頭率高、點頭率高,用富有親和力和鮮明時代感的教學內容去啟發當代學生深度理性思考。
加重“師資籌碼”,為思政課教師“賦能”
“小財政辦大教育”是海南教育的一個鮮明特點。近年來,海南省在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升級、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仍然加重“師資籌碼”,設立了思政工作專項經費,全力保障思政工作開展。
為了充實壯大師資隊伍,海南省按標準全部落實思政課和輔導員配備編制,在招聘指標優先傾斜、職稱評審序列單列的同時,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師資轉任思政課教師。
僅2019年,全省高校就增聘思政課教師75人,較上一年增加20%,思政課教師師生比已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共有專職輔導員近1000人,基本實現1:200的國家標準。
高校思政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千絲萬縷的要求最終都落在了思政課教師這根“針”上。為了提升教師工作幸福感,海南省設立思政工作崗位津貼,按照思政課教師月人均1000元、輔導員月人均500元標準發放,實現全省公辦、民辦高校全覆蓋。
海南省還專門針對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設立“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思政專項)”,圍繞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系統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項目式研究,從學理上提供支撐,在經驗上進行集成,已立項169項,資助經費近300萬元,持續推動包括思政課建設在內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和實踐的創新。
一個個務實創新、精準有力的貫徹舉措落到實處,不斷增強思政課教師的獲得感、榮譽感,更多的“賦能”也激活了思政課的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海南大學學生發起了“吾輩援助武漢”愛心計劃,募捐的資金和本地瓜果蔬菜源源不斷輸送到抗疫第一線;海南師范大學散布在28個省區市的返鄉大學生,在當地防疫部門的領導下,紛紛加入志愿服務隊伍挺身戰疫;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的33名學生發揮專業特長,志愿支援海南首條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的緊缺物資生產;海南各高校1200余名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學校有序組織下,發揮專業特長,支援酒店、旅游、交通、物流、醫藥等十多個海南重點產業領域的復工復產……青年學子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展現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海南省教育廳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海南將繼續著力打造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術、進學科、進培訓、進頭腦,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記者 王曉櫻 通訊員 莫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