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教師的主要職責之一是講授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方略,進而讓大學生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要讓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前提是思政課教師必須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這強調了思政課教師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極端重要性。如何增強思政課教師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加強思政課建設的重大現實問題,增強思政課教師的馬克思主義信仰需要建立和完善四重機制,以解決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問題。
一、建立和完善主動學習機制,激勵思政課教師真學馬克思主義
真學,是增強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首要途徑。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生成,先從真學開始。因為真學是連接信仰主體與信仰客體的橋梁,是信仰客體進入信仰主體心靈的關鍵所在,是信仰主體從自在意識轉變為自為意識的第一環節。如果思政課教師不真學馬克思主義,就不會真懂馬克思主義,就談不上信仰馬克思主義。有的思政課教師認為馬克思主義許多內容是不變的,不需要進一步學習,其實馬克思主義是始終不斷發展的;有的思政課教師認為學生不愛聽課,自己講再好都沒有用,不需要學深學透,其實正是因為教師講不透理論學生才不愛聽。解決思政課教師真學馬克思主義的問題,需要建立思政課教師主動學習機制。
首先,思政課教師應認識到真學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樹立“我要學習”的思想機制。思政課教師不僅僅是傳遞知識的教師,還是價值引領、傳遞信仰的教師,只有樹立真學馬克思主義的意識,才能領略馬克思主義理論魅力,才能真情實感地信仰馬克思主義,才能講好馬克思主義。其次,學校應建立思政課教師“減負”機制,給予思政課教師足夠的真學時間。學校要著力解決思政課教師人員短缺和思政課教師授課任務重的問題,從而引導思政課教師去主動學習。只有讓思政課教師真正從繁重的教學任務中解放出來,才有可能讓思政課教師真學馬克思主義。再次,學校應建立思政課教師真學的目標機制,賦予思政課教師學習目標動力。學??梢越o思政課教師每學期布置學習任務,要求思政課教師原原本本讀馬克思主義著作,并交流學習心得。思政課教師將學習任務的壓力轉化為動力,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將學習由“自在”轉變為“自為”和“自覺”。定期開展馬克思主義優秀成果評比,給予優秀成果教師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以進一步激勵思政課教師主動學習馬克思主義。
二、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訓機制,幫助思政課教師真懂馬克思主義
真懂,是增強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重要一環。真學是真懂的基礎,未經歷過真學環節,無法進入真懂環節。然而,真學不一定必然真懂馬克思主義。真學僅是真懂馬克思主義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解決思政課教師真懂馬克思主義的問題,還需要加強教育培訓。通過教育培訓,可以解決思政課教師真學過程中的困惑與不解,點燃思政課教師真學過程的思想火花,提升思政課教師真學后的思想境界,進而促使思政課教師真懂馬克思主義。加強思政課教師教育培訓,需要建立和完善以下機制。
首先,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訓中專家疑難問題解答機制。思政課教師在真學過程中無法理解的概念、觀點、理論均可以通過專家解答,為學懂弄通馬克思主義提供保障。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訓中專家疑難問題解答機制,使專家和思政課教師的溝通順暢和有效。其次,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訓中思想交流表達機制。在教育培訓中,許多思政課教師集中在一起互相交流體會、分享學習成果,有助于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精髓。因此,在教育培訓中需要為思政課教師提供思想交流場所、話語表達機會和良好的思想交流環境,讓他們在交流討論中悟透、悟懂、悟通馬克思主義。再次,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訓的考核機制。嚴格的教育培訓考核機制,可以促使思政課教師全身投入教育培訓,提升他們真懂馬克思主義思想境界。
三、建立和完善集體備課機制,檢驗思政課教師真信馬克思主義
真信,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真實情感流露,是真學、真懂馬克思主義的必然結果。真學、真懂是真信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不建立在真學、真懂基礎上的信仰馬克思主義都是假信。因為真信作為自為、自覺的意識是主體與理論客體相統一之后的意識,而主體與理論客體相統一,必須要主體真學、真懂理論客體。思政課教師是否真信馬克思主義可以通過集體備課來檢驗。在集體備課中,思政課教師分別從自身理解去闡釋思政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案例、教學效果,并流露出對馬克思主義的真實情感。通過集體備課檢驗思政課教師是否真信馬克思主義,需要建立和完善集體備課機制。
首先,規范定期集體備課次數。集體備課次數是檢驗思政課教師真信馬克思主義的數量基礎,學校應要求每位思政課教師在給學生授課前均參加集體備課。所以,學校應根據實際需要,規范定期集體備課次數,讓每位思政課教師參加足夠多的集體備課,這樣才能更好做到“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其次,規范集體備課方式。集體備課方式多種多樣,應選擇能展現思政課教師真信馬克思主義情感流露的方式,如說課、授課等。再次,建立和完善集體備課考核機制。集體備課不應是走過場、走形式,只有建立和完善集體備課考核機制,才能更好激勵思政課教師認真備課。
四、建立和完善課堂教學反饋機制,督促思政課教師真用馬克思主義
真用,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最終歸宿。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生成和踐行的四個因素,它們既相互獨立,各自有不同的階段特點,又相互依賴、相互銜接、循序漸進,共同構成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統一體。思政課教師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真用環節,最重要體現在思政課課堂上,思政課教師將馬克思主義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實現中國夢的信心,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督促思政課教師是否真用馬克思主義,需要建立和完善課堂教學反饋機制。
首先,建立和完善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聽課反饋機制。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要走進課堂,思考思政課教師是否真懂馬克思主義、傾聽思政課教師是否真信馬克思主義、觀察思政課教師是否真用了馬克思主義,并反饋給思政課教師,推動思政課建設。學校應建立和完善黨委書記、校長聽思政課反饋機制,包括定期反饋次數、反饋方式、反饋結果落實等,以提高思政課教師真用馬克思主義的深度、廣度和效度。其次,建立和完善教學督導反饋機制,提供思政課教師真用馬克思主義的同行評價標準。學校應重視教學督導課堂反饋,建立和完善教學督導反饋機制,督促和提升思政課教師真用馬克思主義的效果。再次,建立和完善學生反饋機制,提供思政課教師真用馬克思主義的學生評價標準。學生是思政課教師真用馬克思主義的最直接受益者。學生能否從思政課教師中獲得準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價值觀,都可以反映出思政課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的教學情況,從而直接反映出思政課教師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堅定情況和實踐情況。(作者系廣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戚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