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時代國企青年人才培養工作
發表時間:2019-01-09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

  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僅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了新的歷史方位,還為新時代的青年發展吹響時不我待、奮發進取的號角?!扒嗄昱d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睂衅髽I而言,青年人才是企業競爭發展中的生力軍,青年人才素質高低決定著企業的興衰成敗。當前一些國有企業的青年人才隊伍不能有效滿足企業改革發展的需要,專業技術人才短缺、年齡結構斷檔、青年人才流失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做好新時代國有企業青年人才培養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

  一、用好青年人才培養“指揮棒”

  堅持黨建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要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人事部門牽頭抓總,團委、工會等部門各司其職,上下聯動,密切配合的青年人才工作格局,把好青年人才工作政治方向,大力營造青年人才進得來、留得住、上得去的良好環境,出臺配套政策,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理念和氛圍,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堅持價值導向。要進一步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形勢任務教育和企業文化教育,引導青年人才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自覺參與、支持企業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的使命感,深挖青年人才在提質增效、安全生產、創新創效等各項工作中的潛力和優勢,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完善領導干部聯系優秀人才制度,定期聽取意見和建議,為青年人才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引導他們在助力企業發展的主戰場、堅持改革創新的最前沿、保障安全生產的第一線建功立業。

  堅持團建助力。要充分發揮共青團“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系服務青年”的政治優勢,積極開展“號、手、崗”等創建活動,為廣大青年提供實踐鍛煉舞臺。選拔政治立場堅定、思想覺悟高、有群眾基礎、思維活躍的青年人才作為團的干部,促進上下交流、掛職鍛煉、輪崗交流,切實做好團干部轉崗輸送工作,為企業發展儲備后備力量。

  二、筑牢青年人才培養“奠基石”

  健全青年人才選用機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吸引更多高層次青年人才進入企業,努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素質全面、作風過硬的青年人才隊伍。要突出改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和分布結構等,重點加強從事專業工作及具有高等學歷青年人才的培養和鍛煉。大力推行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方式,把優秀青年人才選聘到合適的崗位上,健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量才使用、人盡其才的青年人才選用機制。

  完善青年人才評價機制。建立以崗位職級體系為基礎,能力評價、業績考核相結合的綜合考核評價制度,突出青年人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和改進青年人才考核評價方式,進一步細化評估標準,規范評估程序。拓寬人才評價渠道,建立在重大科研、工程項目實施和急難險重工作中發現人才的機制,積極引導青年參加專業知識和技能競賽,通過競賽評價和發現青年人才。探索建立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途徑與辦法,對關鍵崗位的技術骨干、重點項目的帶頭人、承擔管理重任的青年干部,給予政策上的傾斜。

  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樹立青年員工勇于改革創新、善于履職盡責、敢于擔當作為的導向,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進一步營造做事有底線、干事有遵循、遇事有擔當的良好政治生態。對青年在改革創新、履職擔當、推動發展過程中,勤勉盡責、作風正派、未謀私利,但因非主觀故意出現偏差失誤,且符合相關情形和條件的,不作負面評價,及時糾正改正,免除相關責任或從輕、減輕處理。同時對存在過失或失誤的干部,抓早抓小,加強日常管理,及時糾偏糾錯,區分不同情形,實施分類處置。

  三、建好青年人才培養“新模式”

  構建青年人才培訓體系。建立需求導向的培訓計劃,推進崗位培訓體系建設,針對管理、技術操作、黨務工作等不同崗位,分層次、分類別開展各類青年員工的教育培訓。加快師資隊伍建設,統一建立講師隊伍,提高講師的授課水平和積極性。設計內部培訓課程,組織內部講師、專業公司及相關單位、部門開發課程。加強培訓基地建設,充分發揮系統內部已形成的優勢,構建黨建基地、勞模工作室、廉政教育基地等內訓基地。

  豐富青年人才培訓形式。要進一步適應新時代人才培訓多元化需求,采取內培、外培、企校聯合等多種形式培養人才。甄選優質培訓機構及外部講師長期合作,逐步形成外部講師資源庫,滿足不同層次人才的培訓需求。積極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手段提升教育培訓科學化水平,創建網絡培訓學院,通過網絡微信、專題學習網站、看書聽書平臺等,全力推進網上學習資源共享,使青年人才培訓形式更加多樣,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加強青年人才實踐鍛煉。推動不同業務板塊的人才交流,使具有復合型能力素質的青年人才得到充分鍛煉。加大“上掛下派”力度,有計劃地選派缺乏基層經歷的青年干部到市場前沿、重點項目輪崗,選調基層年輕干部進行掛職或任職。實施跨地區交流鍛煉,突出艱苦地區,兼顧發達區域,著力新開領域,補足空白區域,解決“干部本地化、長期一地化”的問題。建立人才交流激勵機制,優先提拔主動交流輪換至重點建設項目、艱苦邊遠地區的青年人才,提拔有長期一線工作經歷的業務開拓人才。

  四、搭好青年人才培養“軟平臺”

  教研平臺。采用“黨委搭臺、總支建設、支部落實”的思路,為青年員工搭建資源共享“教研平臺”,充分發揮技術專家的“傳、幫、帶”作用,加大青年員工的培訓力度,使技術骨干盡快成長起來,形成“人才磁場”,吸引更多的技術型、技能型人才參與到“教”與“研”中來,為保障安全、管理創新、技術改進等工作提供經驗與智力支持。

  項目平臺。要對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和創新項目管理整體考慮、一并規劃,全力打造“項目平臺”。圍繞各部門工作的重點與難點確立項目課題,通過讓后備梯隊人員主導相關項目工作,以實際工作歷練促進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同時通過工作實踐案例匯報檢驗其培養成果?!绊椖科脚_”既是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平臺,也是建設優秀創新團隊的平臺,更是推出管理后備人才的平臺。

  示范平臺。各級黨團組織要大力選樹優秀黨員尖兵和有代表性的先進團隊,以點帶面,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員工向典型看齊,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并積極吸收優秀青年人才到黨組織中來,緊密圍繞在黨團組織周圍,為搞好企業的中心工作,實現跨越性發展做好人才儲備工作。

  活動平臺?!盎顒悠脚_”是以各類競賽、崗位比武、主題活動、文體活動為依托的建設平臺,能夠增強團隊凝聚力,營造積極、向上、團結的氛圍,達到通過活動發現人才、鍛煉人才的良好效果。如在基層開展“我當一周班組長”的活動,由青年員工輪流兼任一周的班組長,通過計劃布置日常工作、處理突發性事件、解決工作難題等,使每名青年員工都能夠對班組工作有整體性把握,在提升個人綜合能力的同時,對班組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不斷推動班組工作邁上新臺階。(作者:張新月,系中國航空油料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志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