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廣東高校創新思想政治工作調研報告
發表時間:2018-09-17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

  運用新媒體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關于“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廣東位于改革開放最前沿,其毗鄰港澳的區位條件使其成為海外文化、本土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交匯點,凸顯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偨Y廣東高?!斑\用新媒體新技術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的“廣東方案”,對思想政治工作時代感和感召力的增強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從2017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本課題組通過專題座談、實地考察、深度訪談、專家咨詢等多種形式,就此專題進行了調查研究?,F將調研成果簡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進展成效

  廣東各高校始終堅持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原則,著力于新媒體新技術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結合,通過富有創新性、針對性、實效性的舉措,運用新媒體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將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融起來”,探索新媒體新技術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感、認同感和獲得感的內容建設、技術支撐和路徑優化,工作成效顯著。

  1.運用新媒體提高融入感,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廣東高校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發揮“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以校園網、微信、微博、移動APP為平臺陣地,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暨南大學以“融入感”為主旨,打造“微言大義”“無微不至”的“五微一體”平臺,有針對性地解決理論認知不系統、情感認同弱化、理論學習意志力薄弱以及理論與實踐脫節等問題。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以“吉小珠”的擬人化形象為依托,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暖”起來,旋律“響”起來,陣地“連”起來,渠道“聊”起來。

  2.運用新媒體提升認同感,使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融起來”。廣東高校新媒體聯盟將廣東多數高校納入其中,各自建立了凸顯本校特色的新媒體中心。舉隅微信公眾號,各高校官方微信公眾號的數量普遍在10至50個,官方微信公眾號粉絲數量普遍在1萬至5萬;就高校官方微博而言,運行活躍度較高且具代表性的官方微博數量通常為1至3個,粉絲量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以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為例,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其微信公眾平臺第一時間開設了“學習天天見”系列線上學習專欄,發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相關學習內容和問答題,參與線上學習活動的學生近3.5萬人次。

  3.運用新媒體增強獲得感,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和吸引力。廣東各高校普遍從內容建設、形式創新、平臺互動等方面增強新媒體思政工作的獲得感。華南理工大學在新媒體平臺上善用先進典型、生動故事以及真摯情感打動、感染和激勵師生。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主動融入學生的話語體系,結合網絡流行語、表情包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輸到學生腦海中。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高度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分析隱藏在言論后面的情感、心理等問題。3年間官方微信會話次數達537萬,會話人次372萬,平均每月與近13萬人次會話交流。

  4.運用新媒體關注輿情動態,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輿情引導機制。廣東高校在實際工作中適應師生分眾化、差異化的傳播趨勢,致力于構建新媒體主流輿論矩陣。對于運用新媒體進行輿情引導,各高校充分把握突發事件的輿情生成和發展規律,注重時度效,利用新媒體傳播平臺,在短時間內控制事件的傳播和發酵。中山大學“辟謠特工隊”依托大數據技術,通過微信公眾號、謠言粉碎機小程序、百度真相問答機等手段,撰寫辟謠文章,連續發表微信年度謠言分析報告。華南理工大學把校園網絡安全重點列入《華南理工大學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行動(2017-2020)》任務清單。研發應用大數據平臺,定期制作學校網絡輿情監測研判分析報告;推進新媒體平臺、師生自媒體平臺登記備案制度,規范學校新媒體新聞發布和輿論引導。

  二、主要問題及原因

  獨特的區位條件使廣東成為多元文化交流碰撞、多樣思潮匯聚融合和社會輿論復雜多變的特定場域,深刻影響著高校運用新媒體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和實效。如何進一步促進新媒體新技術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是廣東高校運用新媒體創新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

  1.新媒體“占領主陣地、搶占話語權、弘揚主旋律”的力度和效果有待進一步增強。一是各種信息文化、價值觀念、社會思潮的交匯使廣東高校網絡新媒體生態面臨巨大挑戰。廣東獨特的區位條件決定了其作為意識形態工作橋頭堡的地位,境外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匯聚、交流、交鋒,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新媒體中面臨逐漸被淡化和邊緣化的窘境。二是網絡新媒體各種良莠不齊的文化信息和價值觀念,使得廣東高校在利用新媒體進行有效“突圍”,進而搶占意識形態制高點上面臨較大難度。

  2.新媒體平臺運營的機構、隊伍、制度、支撐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是高校新媒體運營的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健全。盡管目前大部分廣東高校已成立校院各級新媒體中心,負責新聞報道、活動宣傳、理論推送等工作,但許多高校在新媒體機構建設上仍有待完善。二是高校新媒體運營的制度保障和技術支撐需要進一步完善。部分高校在新媒體工作上并未出臺或實施相關的文件和細則,在新媒體建設上普遍面臨技術瓶頸,在人員和設備上均不同程度缺乏相應的網絡新媒體技術。

  3.新媒體監控監管系統有待進一步加強和優化。一是高校新媒體工作面臨來自商業化入侵、營銷炒作和各種不實信息的挑戰。高校附近的一些商家為進行商業活動,利用高校名稱創設新媒體社交平臺賬號,吸引關注達到宣傳營銷的目的。二是高校新媒體監控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建設和完善。當前,高校網絡監管系統并未完全建立起來,網絡監控系統不完善是新媒體環境下高校亟須解決的問題。

  4.新媒體推文內容風格的新鮮感、時代感和代入感有待進一步提升。一是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話語體系建構力度不足,話語轉換和話語創新能力有待挖掘和加強。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普遍面臨話語不夠接地氣、少溫度,與年輕受眾生活圈貼切度、融合度欠佳的困境。二是新媒體推文整體內容及風格的新鮮感、時代感和代入感有待進一步提升和優化。目前高校新媒體推文缺乏與學生的實際利益和現實訴求相掛鉤,信息內容新鮮感和代入感不足。

  三、對策建議

  高校運用新媒體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應立足互聯網信息新時代,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和潮流,充分結合新時期大學生個性特點和實際訴求,善于利用新技術、新手段與新渠道,從頂層設計、搶占陣地、監控體系、內容風格等四個方面著手,使新媒體思政工作“活起來”“新起來”“暖起來”和“動起來”。

  1.從頂層設計著眼健全機構、完善制度、補齊短板、擴大支撐,推動新媒體思政工作系統化、制度化和常態化。一是健全新媒體機構。在黨委統籌、部門聯動的大思政格局下,進一步完善校園新媒體聯盟建設,明晰和細化新媒體機構的職能分工和責任清單,構建校院兩級縱向聯動、職能部門橫向協同的立體化新媒體矩陣,形成多維一體、同頻共振的工作合力。二是制定出臺相應文件。建立健全校園新媒體日常運營、內容建設、權利職責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和文件細則,對校內機構組織、個人開設的實名認證的新媒體平臺實施備案登記,對責任主體、信息發布、輿情監測預警、獎懲體系等工作進行規范化、統一化管理。三是培育壯大新媒體運營隊伍。優化人員結構,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中開展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的媒介素養教育和新媒體技術指導培訓,培育一批熟悉新媒體語言、掌握新媒體技術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2.從陣地建設出發覆蓋媒介賬號、創新教育形式、搭建互動平臺,推動高校新媒體占領主陣地、搶占話語權、弘揚主旋律。一是有針對性開通各類新媒體社交平臺賬號,確保主流陣地無死角、全覆蓋。根據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社交平臺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各類新媒體社交平臺進行全方位、覆蓋式開通注冊。二是創新思政課教育形式,強化引導效果。助力新媒體平臺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機結合起來,利用新媒體進行核心價值觀等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三是搭建互動形式的思想政治交流平臺。推動大學生新媒體學習交流和互動溝通平臺建設,了解掌握學生言論背后的學習、生活、就業和情感等問題,增設線上互動渠道,回應學生的困惑和訴求,發揮重要育人功能。

  3.從監控監管切入建立應對機制、引導網絡輿情、培育意見領袖,提升新媒體思政工作的監管力。一是建立信息獲取分析以及處理機制。對高校新媒體監管系統進行升級完善,針對不正確或不良信息進行跟帖解釋或刪除;對于網上搬弄是非、惡意炒作的內容,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根源,控制事態發展。二是積極主動、及時有效地引導網絡輿情。在處理突發危機事件中,校方要利用新媒體各平臺主動出擊,通過各種媒介及時發布真實信息,有效化解突發事件帶來的潛在輿情危機。三是培育校園意見領袖。整合思想政治工作各方力量,著力打造一支包括各級政工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絡管理和技術人員、學生黨員骨干等在內的專兼職結合的“紅客”隊伍,當好網絡新媒體空間的守衛者。

  4.從內容風格入手注重利益掛鉤、創新話語體系、豐富形式設計,提升新媒體思政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創新力。一是注重利益掛鉤。注重發布和開通與大學生切身利益、現實訴求密切相關的信息內容及相關服務;積極發布大學生重點關注的新聞事件、理論熱點和輿論焦點等內容,使校園新媒體網絡切實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服務。二是創新話語體系。運用青年學生喜愛并樂于接受的話語體系,把握網絡新媒體空間的話語規律和使用習慣,用富有時代感又生活化的語言傳情達理。三是豐富形式設計。緊跟青年學生關注熱點策劃話題,充分把握網絡流行的文風、用語、圖像等表達形式,策劃開發生產兼具思想深度與趣味氣息的內容信息、文化產品和線上活動,豐富新媒體思政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創新力。(廣東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志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