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政治引領。建立常態化的教師理論學習、研討制度,依托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推動教師黨員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成立校黨委講師團,深入開展理論宣講與研究闡釋;運用微博、微信、微視等新媒體,打造“永不下課的學習教育課堂”,創作《準則大家學》《條例輕松學》等微動漫作品。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成立青年教師聯合會、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實施“優師行動”,規范教師執教行為。
加強基層黨建。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教師黨支部建設的實施意見,建立“三會一課”全程紀實和校院兩級督查機制,全面推行主題黨日“八個一”規范,實現教師黨內生活規范化常態化。優化支部設置,重點培育11個科研創新型團隊黨組織,組建研究生西部支教團師生聯合黨支部。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工程和“領頭雁”培育工程,組織教師黨支部書記赴古田、長汀進行全員培訓,增強黨支部影響力凝聚力。注重在高層次人才和留學歸國人員中發展教師黨員,建立校院領導聯系青年教師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制度。
健全保障機制。成立教師工作部(處),統籌全校教師黨建工作、師德師風建設、教師考核評價等工作。制定績效工資實施辦法,建立健全重教學、重育人、重貢獻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推進黨建活動室、黨建閱覽室等建設,出臺教師黨支部書記崗位津貼、工作量核算、職務職級“雙線”晉升等措施,按教職工黨員不少于150元/人/每年的標準下撥工作經費,為教師黨建工作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