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律動讓課堂“活”起來
發表時間:2018-06-05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龍口市明德學校課程改革側記

  龍口市明德學校是市政府部門投資兩億元興建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初中部于2014年2月啟用,現有48個教學班、2300名在校生、220名教職工。在短短4年的發展歷程中,明德學校借助開放的辦學理念、獨特的育人品位和后來居上的辦學實力,贏得了家長的普遍認同和社會的高度贊譽。

  自建校之日起,明德學校就踐行“見賢思齊、教學相長、明德弘毅、創新求真”的辦學理念,以教育科研為支撐,積極探索適合學生思維拓展的、具有明德特色的“思維律動”課堂教學模式;傳承經典,通過校本課程拓寬學生視野,沿著“自主合作—思維律動”的務實之路,走出課程改革的一條實踐之路。

  以研促教 推動思維律動課堂建設

  2015年8月,龍口市教科所以明德學校為基地,由鄒常志副所長帶領學校數學教師,正式開啟了省級實驗課題“初中數學思維律動課堂建設研究”的實踐探索。明德學校把理論建設與課堂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思維律動”課堂教學模式。

  何謂思維律動課堂?就是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主線,建設學生主動參與、自主發展、思維路徑可視化表達的課堂教學。其核心是以“理解學生,理解數學,理解教育,理解自我”為研究基點,立足于課堂教學,從思維導圖制作、思維導圖與課堂融合、思維導圖學習法三個角度,探尋思維規律,讓思維引導學生課堂活動,形成思維的律動。

  數學學科的成功經驗,加快了學校課堂研究的步伐。在總結經驗反復論證的基礎上,學校摸索出一套具有明德特色的思維律動“五環節”教學模式,即“思維梳理—思維構建—思維碰撞—思維拓展—思維升華”五個環節。學校以這五個環節為基礎,開展“自主合作”教學研究,按照“檢查復習—明確目標,問題引導—自主探究,討論釋疑—合作探究,教師點撥—引領探究,當堂檢測—評價升華”的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課堂教學效率逐步提高。

  為了進一步推動思維律動課堂建設,提高課堂效率,明德學校還借力“互聯網+”,打造與時俱進的提升平臺。學校面對信息技術時代的挑戰,理性分析和積極應對“互聯網+”背景下教育生態的新變化,借助于互聯網的創新成果以及學?,F代化的教學設備,助力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積極構建信息化新型課堂。2016年6月,學校通過了煙臺市首批數字化校園驗收,又投資30多萬元,建設了微課程創作室,配備了平板智能學習終端。學校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為突破口,開展異地互動課堂、異地互動教研活動,開發數字星球應用課堂,嘗試12XUE應用課堂,實現了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開放、協作、高效,打造了學?,F代化教學新平臺。2018年3月,學校開展“互聯網+課堂”賽課活動,20名青年教師參加本次賽課活動。各位參賽教師將“互聯網+”的授課模式與學校的思維律動課堂相融合,展現了互聯網課堂的獨特魅力,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也帶給了聽課教師對有效教學更多的思考。比賽結束后,教學團隊針對教學方法、課堂互動、激發學生積極性以及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展開新一輪的研討,大家共同探討互聯網環境下課堂教學的問題與困惑,分享教學實踐經驗,競技中的磨礪,促進了學校特色化課程改革以及思維律動課堂建設的專業發展。

  傳承經典 校本課程拓寬學生視野

  明德學校秉承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著眼于學生個性、多元發展的培養目標,圍繞“創新”與“發明”,著力開發和編寫校本課程。學校將經典誦讀融入語文課堂教學,鼓勵學生熟讀背誦古詩詞,閱讀適合中學生閱讀和學習的國學經典。學校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開發《經典,與我們一路同行》《孝德文化教育讀本》等校本教材,把《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論語》《朱子家訓》《大學》等內容收錄其中,分年級段讓學生背誦。學校讓經典誦讀走進課堂,讓學生接受系統的經典文化的學習。此外,學校還將《弟子規易解與現代力行》作為班會課課程。學校給新入學的學生下發現代弟子規“21天力行表”,并召開家長會,對家長進行講解習慣養成的辦法及重要性。家校合力,使學生在《弟子規》的力行中受益,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中汲取力量。

  學校編寫活動教材6萬余字,通過校內挖潛、聘請師資、社會贊助等形式先后組建了15個社團,每周一三五下午三四節課進行。指導教師不斷修訂活動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活動實效。社團活動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學生身心發展、拓寬興趣和開闊視野的陣地,也是展示學生個性、發展特長的第二課堂。這些課程的創立,不但進一步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拓寬了學習途徑,而且使每一個學生都置身于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染之中,并在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切感悟中修身明志、健康成長。第一,學校通過多種途徑,努力使校園成為學生自動求知的“大課堂”、學生鍛煉成長的“小社會”。學校通過聚集德育合力,健全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德育工作網絡,定期召開家長會、家長委員會,并先后編寫了《家教指南》30余期,發放到家長手中,暢通了家校溝通渠道,提高了德育實效。第二,學校非常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習慣的養成對于一個人的成功是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為此,學校堅持“制度約束、教師關注、同學監督、學生自我管理”的原則,依托主題班會、學生會、家委會、報告會、文明標兵評比等渠道,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達到自我管理的最高目標。第三,學校以動態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為載體,組織開展開學畢業典禮、國旗下講話、新生校園文化行、經典誦讀比賽、孝德文藝匯演、主題演講比賽、校園讀書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第四,學校成立校園廣播電視臺,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每天一播,唱響主旋律,讓校園廣播電視臺成為學生才藝展示的重要舞臺,營造了和諧向上的校園氛圍。

  厚德奉獻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為確保思維律動課堂有效推進,提高課堂效率,學校抓住根本,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程度。

  學校對教師隊伍的期待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成長。第一,學校把培養“厚德奉獻、博采創新”的教風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永恒主題,啟動青年教師、資深教師、骨干教師、明星教師“四支”隊伍建設,按照以老帶新、榜樣引領、團隊合作、捆綁評價等形式,結合常規落實、校本教研、骨干引領、教師青藍工程、優質課評選等教學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努力滿足教師的工作需求。第二,學校培養學科帶頭人,構建以10位名師為主體的學科教學研究團隊,充分發揮名師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名師工作室的內涵,推進學科建設工作,提高學科教學水平和整體教學質量。第三,學校創造學習條件,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參加各級優質課評選等滿足教師成長的需要。教師帶著任務外出培訓,回校做到“四個一”:上一節匯報課;給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提一條建議;寫一份心得體會;作一次匯報交流。近年來,學校邀請專家到校講座10余人次,為教師購置教育名著8套,近百名教師得到外出學習的機會,提升了教師適應新課程的能力。第四,學校充分發揮教師的特長,合理設置工作崗位,滿足自我展現的欲望。一支低調內斂、睿智大氣、業務精良、執行有力的教師群體已經形成。

  明德學校對教師的培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教師各項素質和能力不斷攀升,先后涌現出山東省優秀教師1名,山東省教學能手1名;煙臺市優秀教師4名,煙臺市名班主任1名,煙臺市教壇新秀4名;有5名教師獲得山東省級優質課,20余名教師獲得煙臺市優質課,100多名教師獲得龍口市優質課和骨干教師的稱號。學校還為2016年11月煙臺市教育科研之旅——走進龍口和2018年4月全國第九屆推動學校文化建設戰略研討會提供觀摩現場和課堂教學公開課。這些活動是對年輕的明德學校課堂教學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持續發展的潛在動力。另外,教師們在實踐中不斷反思,10多名教師在《龍口教育》和《煙臺教育》上發表了相關的研究文章,《思維導圖一般分類和應用》等論文,在教育部門期刊發表。

  奮進中的明德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薄吧綎|省學校文化建設示范學?!薄吧綎|省第三批安全文化重點研究基地學?!薄盁熍_市辦學條件標準化示范學?!薄盁熍_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薄盁熍_市首批數字化校園示范學?!薄褒埧谑兴刭|教育示范學?!薄褒埧谑薪虝讼冗M單位”等榮譽稱號。

  揚帆起航,乘風破浪。行走在教科研道路上的明德學校,還會一往無前,使思維律動課堂不斷“活”起來,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學生真正享受思維的樂趣。(記者:胡立厚 孫竹君 鄭愷愷)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志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