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培養新時代青年
發表時間:2018-06-04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不久前,總書記在參加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時,對當代青年提出了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明確要求。其中特別指出,學到的東西,不能停留在書本上,不能只裝在腦袋里,而應該落實到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不論學習還是工作,都要面向實際、深入實踐,實踐出真知。這一精準論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現實意義,對于指導青年成長成才具有寶貴價值。

  當前,95后甚至00后已經成為大學生的主體。這些青年成長在改革開放大環境下,一方面,他們具有較強的進取精神、競爭意識、理性態度和表現欲望;另一方面,他們又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特別是西方資產階級思潮的影響,存在個人發展功利化、責任意識淡化、實踐能力弱化、勞動能力退化等傾向,有些青年甚至面臨精神空虛、思想困惑、信仰缺失等問題。在這種背景下,站在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高度,突出“實踐”在青年成長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引導他們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煉、增長本領,尤其顯得重要和迫切。

  實踐育人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整體性工程,必須尊重教育發展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不僅要“育智”,更要“育德”。

  在“育智”方面,要抓好實踐教學這個主渠道。在教學方式上,突出教學與科研、與生產、與社會實踐的結合,把實踐教學拓展到社會經濟建設的各個方面。在教學內容上,可以按照基礎、專業、綜合三個層次做好整體設計,切實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在教學體系上,可以劃分出校內基礎、課內外結合和生產實踐三個階段,逐步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提升知識層次,引導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成為高素質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多年來,山東農業大學堅持和完善三結合、三層次、三段培養的“三三式”實踐教學體系,積極探索校企合作實踐育人新模式,主動“引企入?!?,讓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縮短了學生成長周期,實踐環節在育人中的作用得到了進一步凸顯。

  “育智”也要用好創新創業這個平臺。創新創業本身就是一個認識與實踐完美結合的過程?!按蟊妱摌I、萬眾創新”時代背景下,引導學生借助專業背景組建團隊、搭建平臺、運營項目,不僅可以提升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在實踐中培養創新意識,錘煉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為走向社會打下堅實基礎。作為學校,一方面要大力營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厚植創新創業文化土壤,使學生將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內化為創新精神、創新人格,實現創新的自由自覺;另一方面,也要建立有效機制,打通大學生創業項目從孕育生長到落地轉化、產出效益的關鍵環節,推進更多高品質的創新成果落地轉化。

  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學校培養出的人才,必須又紅又專?!凹t”就是對“德”的基本要求,其中既有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忠誠和愛戴,也有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可和踐行。要培育出這樣的“德”,實踐的作用不可替代。

  主題教育實踐是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徑,通過實施“青馬工程”,組建黨建研究會、黨員讀書會等紅色社團,開展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等方式,以點帶面,輻射引領,能夠有效增強青年學生“四個自信”。勞動實踐在磨煉意志品質中具有獨特作用,可以結合專業特點,開設各種勞動必修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記入學分,讓青年學生在實實在在的勞作中體驗艱辛、培養技能和勞動情感。社會實踐是強化青年人使命擔當的重要抓手,要把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作為引領方向,通過“三下鄉”等方式,廣泛開展國情社情調查,讓青年學生接地氣、知實情,力所能及協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志愿服務是青年人貢獻力量的直接方式,要延伸志愿服務觸角,拓展服務領域,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樂于奉獻,在回饋社會中提高能力、砥礪品質、蕩滌心靈。近年來,作為農業高校,山東農業大學在“實踐育德”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學校專門針對本科生設置了認知田、科研田和綜合試驗田,結合專業需求和農業時令,引導青年學生主動參與農業生產,讓麥收時節成為一批批農大學子畢業后的美好回憶。再比如,學校引導學生發揮專業技能開展義務勞動,由青年學生組成的學雷鋒家電維修服務隊,30多年來為社區居民、周邊村民免費維修家電,榮獲了全國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團支部稱號。

  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必須要有高水平的教師。突出實踐對于打造高水平教師隊伍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高校教師隊伍普遍出現了“兩頭大中間小”的狀況,青年教師數量持續增多。受教育模式、學術經歷、人生閱歷等方面的影響,多數青年教師本身就缺少實踐經驗,迫切需要在實踐中錘煉師德師風、提升教學技能,好好補上這一課。要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通過到基層和企事業單位掛職、到一線參與生產、與老教師老專家結對子等方式,為青年教師提供好“補課”的平臺,助力他們的快速成長。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青年人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只有把“萬卷書”融入到“萬里路”中,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對社會的認識,增進同人民的感情,才能真正擔負起民族復興的大任,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者:徐劍波,系山東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志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