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照顧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特點,提出了黨的青年工作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決策部署,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青年工作思想,成為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青年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圍繞“學習、參與、實踐”三個方面,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團學工作創新發展,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青年工作思想落細落小落實。
組織“三學”,讓思想入腦入心。一是教師隊伍帶頭學。全校專兼職團干全文誦讀《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撰寫理論文章和學習心得體會,開展“讀書、評書、薦書”活動,積極營造“青年大學習”的濃厚氛圍。二是學生骨干集體學。健全完善“省—?!骸比墶扒嗄犟R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體系,定制菜單式培訓課程,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開展“學系列講話做合格團員創活力支部”主題教育實踐“十個一”工程,在學思踐悟中彰顯團員青年示范引領作用。三是團員青年自主學。推薦學習主題,配發學習資料,資助項目團隊,打造“我的第三只眼”大學生主題社會觀察活動,開設“我的第三只眼”成長特訓營,在比學趕幫中提升團員青年自主觀察、獨立思考和理性表達的能力。
強化“三眾”,讓教育有聲有色。一是眾策團學工作。邀請團員青年參與學生工作、共青團工作的設計策劃,參與制定《“四進四信”主題教育活動方案》《“學習之路”系列教育實施方案》等,不斷凸顯團員青年的主體地位、增強主動參與意識。二是眾謀團學發展。召開師生座談會、校領導接待日、職能部門見面會,傾聽呼聲、回應訴求。舉辦“與信仰對話”報告會,邀請院士名家學術大咖為團員青年答疑解惑引航人生。重視團學工作和活動的效果評價與滿意度調研,將學生測評納入“五四”紅旗團委、“十大標兵學生”等評選過程,讓青年智慧成為團學發展的推進器。三是眾籌團學活動。積極動員團員青年參與紀念建團95周年師生共創共唱《團團》慶生活動、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網上團課創編推廣。實施“尋找感動”計劃,舉辦“學習之路——新青年課堂”,創新“五四”表彰形式,把團員青年的先進事跡和勵志故事融入團學活動,生動演繹朋輩教育。
抓實“三化”,讓事業善作善成。一是學習宣講組織化。成立“學習之路”青年宣講團和“紅色之聲”主題宣講團,走進基層班級、團支部、學生社團、學生宿舍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青年習近平的成長故事,幫助學生將學習成果內化為自身成才動力。二是活力提升規范化。堅持問題導向,大力實施“基層團建活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團建調研,尊重團員主體地位,開設基層團干活力提升強化班,切實提升組織運行活力、工作開展活力、團員參與活力。三是參訪實訓規?;?。組建“學習之路”主題實踐團,赴陜北梁家河實地參訪,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知青歲月成長足跡,感悟總書記不忘初心的為民情懷。組織“青馬工程”精英班全體學員赴江西井岡山全國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培訓,在革命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浸染中堅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