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此背景下,課程思政的發展既是順應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的積極探索。
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概念辨析
課程思政是指“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節、各方面,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1],即尋求各科教學中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并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匯于學科教學當中,通過學科滲透的方式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政課程主要指學校專門開設的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一系列顯性課程,在課程內容上主要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傳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具有鮮明政治屬性的課程。
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有共同的課程目標,即傳播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但是二者在課程講授方法上存在著明顯的差別。課程思政往往采取一種比較潛隱的形式滲透于專業課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于潛移默化中接受主流價值觀念的熏陶;思政課程更多強調一種顯性的社會意識形態灌輸,通過系統化的課程體系,由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教師將各種社會主流價值觀及道德規范通過講授法等方式直接地傳授給學生。
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
課程思政這種課程模式,體現一種連續性系統性的課程觀,它不拘泥于各科專業知識的學習,通過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融匯于各科的教學當中,使得各門課程都能參與到學校育人的過程當中,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育人體系。課程思政的穩步推進對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科內容更具深度。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標,教育的根本立足點在于“育人”。當前,思政課程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但是僅僅依靠思政課程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融匯于各科專業知識的教學當中,將育人目標貫穿于課程教育的全過程,恰到好處的將學科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機結合,不僅能夠豐富學科教育的內容,而且也讓學科內容變得更加有深度,讓學科教學最終回歸到“育人”的本真目的,這也是新時代背景下穩步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形成大思政育人體系的一個重要方向。
創新教學方法,讓課堂氛圍更有溫度。傳統的專業課程教學往往只關注本學科所涉及專業知識的傳授,在教學方法上容易呈現出單一化的傾向,忽視課程本身的育人功能。課程思政則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而且要牢記課程育人的根本任務,在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運用合適的方法將專業知識與思政內容聯系起來,在專業知識的傳授過程當中關注學生的情感反應,用教師的人格魅力與淵博學識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行為體驗與情感體驗當中產生共鳴,讓知識的傳授更有溫度。
提升教學效果,讓思政教育更有力度。課程思政是新時代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積極探索,突破以往思想政治理論課單一育人的困境,努力營造一種全方位育人的課程體系。將課程思政這種課程觀融入傳統的課程模式當中,通過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方法,在統籌規劃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通過課程教學當中系統性連續性地滲透思政內容,拓寬思政教育傳播渠道,在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統一中讓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課程思政的實踐路徑
課程思政改革的推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規劃,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思政內容與專業學科知識有機統一,在講授知識的同時實現價值引領,達到“課程育人”的目標。要處理好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之間的關系,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創新教學方法,在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互動中實現課程思政的育人目標。
加強頂層設計,致力實現課程思政的統籌規劃。課程思政致力于構建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有機結合的大思政教育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其穩步推進離不開教育部門的統籌規劃。教育部門為課程思政提供一定的物質和制度保障,建立一整套的課程改革機制,形成完整的領導、管理、踐行及監督評價體系。特別是監督評價體系的建立尤為關鍵,在課程思政的落實環節,沒有行之有效的監督體系,課程思政的踐行又有可能變成走過場的形式主義。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激發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在教學實踐中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落細落實,在物質保障與制度保障的基礎上來確保課程思政的穩步推進。
堅守思政教學,著力保證思政課程的主體地位不動搖。思政課程較之于課程思政,其明顯的優勢在于知識內容的系統化,這一完整的教學體系能夠更加直接的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傳授給學生,能夠更大程度上激發廣大青年學生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以及文化自信。當前倡導課程思政的新課程觀,旨在將思政課程的內容通過一種潛隱的形式貫穿于其他課程的教學當中,目的在于擴大思政課程的影響力,并不是要削弱思政課程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地位與作用,而應該堅持思政課程的主體地位不動搖,思政課程仍是引領主流價值觀的中流砥柱。堅持思政課程的主體地位,實質是堅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陣地,始終服務于黨和國家的發展目標及任務。
著眼課程運行,努力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在新形勢下,思政課專職教師的隊伍建設至關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專職教師必須要轉變思想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專業素養,當好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路人。為了提升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需要思政課的專職教師與其他專業課的教師保持互動,例如,定期采取教師座談會的形式,將課程實施過程當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進行溝通討論,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可以開展“一對一”的互助小組活動,針對課程踐行過程中的經驗與不足進行交流,取長補短,讓課程思政的踐行實效更加顯著。
注重課程開發,助力挖掘蘊含于專業課程中的顯性及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無論哪門課程,其中都蘊藏著豐富的德育資源,如何科學有效地發掘這些資源是推行課程思政的一個關鍵問題。各類學科都有其特定的知識體系,因此,相關的專業課教師需要在厘清學科體系的基礎之上明確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專業知識傳授與育人目標的統一。通過打破原有學科的思維束縛,將育人放在課程教學的首位,才能實現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ㄗ髡撸鹤T曉爽,作者單位為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