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心設計“疫情課堂” 聚力凸顯“四個堅持”
發表時間:2020-05-09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奮戰、共克時艱,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紹興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主動作為、迅速響應,及時引導11所在紹高校堅守教書育人初心使命,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巧心設計疫情防控這一思政教育“活教材”和“大課堂”,以“四個堅持”深化課程思政內涵提升,在不懈推動“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中實現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的同頻共振,厚植培養了青年大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情感。

  堅持化危為機,落實立德樹人因事而化

  及時聯動,加強謀劃指導。紹興市委宣傳部聯合市教育局發布了《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深化“課程思政”工作的通知》,引導號召各在紹高校充分認識“課程思政”工作在凝聚共識、堅定信心、統一行動中的重要意義和獨特作用,堅持化危為機、因勢利導,充分借助疫情防控期間各類豐富、鮮活、具有理論說服力和實踐感染力的案例和素材,教育在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好肩負起觀察時代、思考時代、引領時代的歷史擔當。

  廣泛組織,提升輻射效應。在紹興全市層面先后啟動開展了“‘三個地’上話學習”理論宣講短視頻創意制作、系列展播、《浙江日報》“我在之江學新語”專欄文章征集、“ 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全省理論研討會征文征集等主題活動,廣泛組織動員在紹高校思政教師、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黨務工作者踴躍參與相關活動,努力提升系列活動在高校的影響力和參與度。此外,還依托“學習強國”浙江學習平臺組織開展了以“春天的浙江”為主題的大中學生“春拍”大賽,通過攝影和短視頻作品的征集展示來營造“萬物復蘇春來到,抗擊疫情一定贏”的濃厚氛圍。

  堅持挖掘融合,推動價值培育因時而進

  注重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頻共振。紹興文理學院、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充分發揮市委宣傳部和學校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優勢,聚焦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時政熱點等主題,開發了《在抗疫故事中感受我國政治制度的優越性》《歷史上社會危機的種類及其經驗教訓》等思政課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闡釋抗疫斗爭蘊含的理論深度和中國力量。同時,注重不斷深化“課程思政”實效性和融入度,主動挖掘各類課程中蘊含的戰“疫”元素和思政資源,營造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圍。截至目前,在紹高校共開設線上課程6103門,參與線上教學教師440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6.95%。

  注重專業知識與價值引導同行同向。各高校以“課程思政”為引領,將專業知識的吸收學習內化為精神涵養和價值追求。紹興文理學院醫學院將危急重癥護理醫學知識講授與校友醫務人員馳援武漢的案例相結合,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紡織工程分院將抗菌纖維的制造技術融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口罩、防護服生產等內容中,紹興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設計藝術學院從模塊化、裝配式建筑設計角度解讀武漢“方艙醫院”的建設……以各種案例式、項目式的團隊教學形式和豐富多彩的智慧教學手段,實現精細的浸潤式隱性教育,將知識傳授和價值引導緊密結合,從而讓學生的求知欲強起來,讓線上教學課堂轉起來,讓沉悶的理論教學活起來。

  注重社會實踐與家國情懷相輔相成。各高校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引領,充分聚焦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偉大實踐和感人事跡,以召開線上主題團日和主題黨日、開展志愿服務等形式,多維度開展學生動態、學生治理、學生服務、學生黨團、學生宣教等“五星”行動,引導大學生厚植愛國主義和家國情懷,培育民族精神和社會擔當。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學生在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中拍攝的戰“疫”主題VLOG被浙江新聞和“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轉載;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商貿學院黨支部發起“同舟共濟、共同抗疫”口罩捐贈活動,通過在韓國訪學的黨員教師采購并定向捐贈了5000只N95口罩。在紹高校學子還挺身在前、踴躍報名、科學有序地參與疫情防控一線志愿服務工作。據統計,參與人數累計達6萬余人次,捐款總計18萬余元。

  注重科學普及與心理疏導齊頭并進。各高校注重將防疫知識、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教學內容,開設了《抗疫故事與生命教育》《情緒控制與抗疫期間的生活》等課程。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將疫情防控中違反法律規定的典型案例引入法學知識點的講授,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引導學生探討“我眼中的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培養學生公共意識和法治思維。通過各類系統課程來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大學生尊重客觀世界、科學理性行事,爭做尊法守法的參與者與踐行者、文明素質的體現者與涵養者以及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引領者,從而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勢轉化為支持抗疫斗爭的強大力量。

  堅持研教聯動,助力教學模式因勢而新

  凝聚合力匯資源。各高校邀請專家名師指導制定完善了疫情防控專題“課程思政”教學實施方案,匯編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課程思政”參考資料》,充分利用在紹高?,F有的2個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優質平臺,組織開展跨校協同教學、課程共享和交流研討,通過整合教學資源優勢有力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思政隊伍的教學素養。同時還積極運用新媒體技術手段,深入開展網絡專題研討、線上集體備課等活動。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組織教師開展《釘釘直播教學的相關技巧和使用》《如何設計在線教學理論課——讓云端的學生不瞌睡》等專題的交流探討,各校在線互動教師近千人。

  示范課程強引領。各高校圍繞專業學科特色,在公共平臺課、專業基礎課、專業選修課、全校選修課中遴選培育了一批思政功能明顯的示范課程。2020年紹興高等教育內涵項目將計劃評審立項不少于20門精品在線課程,并對“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予以一定比例的傾斜。通過示范課程的引領作用,全面提升“課程思政”工作覆蓋面和有效性,進而實現每一門課程都明確思政功能、每一位教師都落實育人職責、每一門專業課都達到“課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工作目標。

  因校制宜創特色。各高校將“課程思政”理念充分融入各校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中,積極構建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系。紹興文理學院積極探索書院制育人模式改革與創新,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積極打造越秀義工校園文化品牌,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積極倡導360導學管家模式,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積極創建校園紅色學府,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等高職院校結合“工匠精神”深化實踐實訓課程,使特色教學課堂成為具有辨識度的育人沃土和思政高地。

  堅持統籌兼顧,保障思政教育因實而謀

  建立制度,加強引導與激勵。為進一步激發廣大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各高校探索將線上教學任務開展計入教學工作總量,并將線上教學表現與后續項目評選、評獎評優掛鉤,激勵廣大教師積極投身“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創新。同時,還制定了在線課程學習學分互認與轉化政策,引導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選修各類線上優質課程,提升學生參與線上教學的積極性。據統計,學生線上教學到課率達到97%以上,線上教學滿意率達到94.76%。

  強化平臺,提升支撐與協作。為提升“線上課程思政”工作實效,各高校還進一步加強了對線上教學平臺的支持力度,引導教師依托學習通、愛課程、智慧樹、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等現有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教學,利用釘釘、QQ、微信、Blackboard等互動平臺進行在線學習任務布置、答疑輔導、考核測試等教學環節。同時,強化對課程內容、教學過程和平臺運行的監管,堅決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傳播,保障在線教學運行安全,確保教學目標的高質量完成。

  協同謀劃,兼顧短期與長遠。各高校還結合疫情防控期間“課程思政”實踐和人才培養規律,進一步完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協調整合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堅持把當下的線上教學和開學后的日常教學、當前的教學重點和人才培養的重點工作有機融合、無縫銜接,全面提升“課程思政”工作與人才培養教育的實效和質量。

Scan me!
責任編輯:王 小偉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