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浙江省紹興市委宣傳部緊扣群眾新需求,通過聯合市文廣旅游局、市文化館等部門開展文藝巡演活動,讓老百姓享受到更豐富、更精彩的文藝節目,讓群眾主動上臺把美好精神面貌演出來,讓民間文藝團隊在走親互動中活躍起來,使農村文化禮堂真正成為繁榮農村文化的新引擎、主陣地和群眾向往的“精神家園”,真正把初心使命落實到為民宗旨上,讓主題教育更有文化“溫度”,讓文化活水變成一股股清泉流進百姓心田。
走遍“千山萬水”
近年來,紹興市堅持把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目前已累計建成文化禮堂1100余家。遍布鄉村的文化禮堂改善了農村文化基礎設施,提升了美麗鄉村品位,對培養農村本土文化人才隊伍和豐富農民業余文化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成文化禮堂只是第一步,建好后要把文化禮堂思想引導、道德教化、禮儀培養、文化熏陶、鄉村治理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被谶@樣的認識,市委宣傳部今年首次組織開展農村文化禮堂文藝巡演活動。文藝巡演的場次是有限的(全年40場),而各地群眾對精神文明的需求是無限的。如何選擇巡演地點?市委宣傳部不以演出地點遠近、文化禮堂硬件設施好差作為安排演出的標準,在各區、縣(市)委宣傳部推薦的名單中,優先選擇了經濟相對薄弱、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相對偏少的山區鎮村文化禮堂作為巡演地點。新昌縣新林鄉大坪頭村、儒岙鎮天姥新村、嵊州市金庭鎮華堂村、諸暨市次塢鎮新徐塢楊……演員們從市文化中心集中出發,到這些巡演地點單趟的車程都超過兩個小時。許多演職人員顧不上一路顛簸后的頭暈惡心,進入禮堂后就馬上熱情飽滿的投入演出準備工作。
正是為了實現讓偏遠山區的老百姓同樣有機會現場感受精彩的文藝演出這一小小心愿,全體演職人員“舍近求遠”,平均每場演出奔波超過200公里路程,給各地群眾送去一臺臺精彩的晚會。
想盡“千方百計”
為了讓文藝演出精益求精,巡演工作組委會多名成員全程現場辦公,每場巡演都是在現場第一時間了解觀眾的需求,場場有總結、事事有回應。本輪文藝巡演計劃在四個月的時間里演出四十場,在本來經費就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從第四場文藝巡演時增加了現場直播,這不但增加了巡演成本,更是增加了演職人員的工作壓力。承辦方紹興市文化館變壓力為動力,巡演節目和演出效果一場比一場精彩?,F場直播的加入讓文化禮堂變成“萬人禮堂”(網絡直播活動場均觀看人次超過1.5萬人次,最高一場超過2.6萬人次觀看),也讓“文藝巡演”成為不謝幕的舞臺。網民可以點評,村民可以轉發,遠在天南地北的村民和留在家鄉的親人同看一臺戲,拉近了游子和家鄉、和家人的距離。
在每場演出活動中,都會有三四個節目由所在地文化禮堂選送,這樣既能充實節目庫,又能通過傳幫帶在農村留下文藝種子。為此,每一場巡演都會提前三小時到達演出禮堂,現場導演總是會非常認真地要求所有演出節目一一走臺,特別對于當地選送的節目更加認真,發現問題都會耐心指導,有時還會手把手示范。
在這樣的傳幫帶下,各地文化禮堂節目質量快速提高。金庭鎮華堂村的民間舞蹈隊創排的《中國書法》首次登上舞臺與觀眾見面,就贏得現場村民的一致稱贊,演出的成功讓參與演出的“村嫂”們備受鼓舞。正是這份認真和嚴謹影響著接待的文化禮堂管理員和鎮村干部,每一位演職人員以積極的精神追求,克服各種困難送去一臺臺精彩的晚會。
演出“千姿百態”
一場場文藝巡演帶去的是來自不同文化禮堂的文藝團隊,有舞蹈、戲曲、小品、雜技、魔術等不同的節目形式。通過在全市農村文化禮堂舞臺上的業余文藝團體或文藝人才個體中廣泛征集格調高雅、有一定藝術水準的文藝節目,市文化館協理員何青建立了一個由240余個節目組成的龐大節目庫。而每一次文藝巡演都讓節目庫有了提升演出節目質量和增加演出新節目、新成員的機會。
金秋藝術團、健身舞蹈協會等多支老年舞蹈團體,年長的演員已經過了古稀之年,但是在舞臺上的表現和年輕人比一點也不遜色。來自福全街道龍尾山村文化禮堂的陳紅英等許多表演越劇彩唱的演員,在炎日的夏天既要化上厚厚的濃妝,又要帶上笨重的頭飾和穿上厚厚的戲裝,每場演出結束都是全身濕透,為了追求最佳的演出狀態,每次都是空腹上場,結束后再簡單吃兩口冷飯就算完事了,似乎現場觀眾的掌聲和喝彩聲可以果腹。民間少兒武術隊的胡炎彬、民間空竹藝人董柏生和張遠花、猴戲藝人趙老七師徒等巡演“民星”是參加巡演場次最多的演員,但他們并沒有因為節目受歡迎而停止創新和提高,每次演出總能增加一些亮點……
“有作為才有地位”“我們是帶著學習提高的思想參加巡演的”“雖然我們不是專業演員和演出隊伍,但是敬業精神不能是業余的”,所有參演人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這樣的觀念。
溫暖“千家萬戶”
酷暑八月,在諸暨市次塢鎮新徐塢楊村沒有制冷設備的大禮堂里,到場的觀眾數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觀眾的熱情比天氣更熱。而隨后的幾場,現場觀眾一場更比一場多,看到很多白發蒼蒼的老人站著觀看演出,坐在前排的帶隊領導如坐針氈。演出結束后他們一商量,決定以后巡演把最好的位置讓給村里的長壽老人和模范村民,從此這個傳統就在文藝巡演中固定下來,感動了許多村民、驚醒了很多農村干部。在曹家村文化禮堂演出時,由于禮堂小,窗外都擠滿了觀眾,市縣鎮村的各級領導都是站著看完演出,但大家心里是美滋滋的。在盛兆塢三村的巡演中,因為是老祠堂改造的文化禮堂,場地有限,各級領導和現場導演是在露天淋雨的席位上看完了演出,演出結束后一位老人心疼地拉著領導的手說“你們讓我想起年輕時遇到的黨員干部,謝謝你們!”
文藝巡演不僅用優秀的節目進行思想引領和道德教化,更是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感化著基層的干部和群眾,凝聚起鄉村振興的全民合力。國慶熱播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你以為升起的僅僅是一塊紅布嗎?28年革命,2000萬人犧牲,換來的紅旗,我們能做的只有四個字,萬無一失!”而對于我市正在開展的文藝巡演,可以這樣套用這句臺詞:“你們以為文藝巡演僅僅是唱唱跳跳嗎?8年建設,1000多座農村文化禮堂分布各地,我們能做的只有一種態度,把它建設成真正的精神家園!”(作者:沈露斌 單位: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