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居民群眾的聚居地,家長里短的事必然不少,長山花園社區黨委在調解群眾矛盾糾紛過程中總結摸索出以和面團法、滴水穿石、釜底抽薪等為內容的民事調解十二法,多年來,調解案例50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8%。長山花園社區已經連續十幾年實現“八零”社區,即零上訪、零吸毒、零犯罪、零輟學、零治安案件、零矛盾升級、零家庭暴力、零失業家庭。同時,在身邊典型“時代楷?!钡氖痉兑I效應下,我們發揮集體智慧和力量,創新工作載體,建立居民社會關系信息檔案、遺囑庫、開展巡回法庭進社區等等。
我們社區和法院曾聯合推動并最終妥善解決了一起遺產繼承案。社區獨居孤寡老人馬慶生年老患病后,李桂敏和哥哥李福仁輪流照顧,但老人終因救治無效去世。老人名下有一處房產和一萬余元存款,由于老人生前沒立遺囑,盡了贍養義務卻不是法定順序繼承人的二人無法繼承遺產。此事引起居民極大關注,大家一致認為應該幫助兄妹倆爭取遺產的繼承權。為回應居民的關注,我們商請寬城區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在社區開庭,近100名居民旁聽了審判過程,法庭最終宣判老人的房產和一萬元存款歸李桂敏繼承,撫恤金和喪葬費歸李福仁繼承。此案例填補了我國繼承法方面的一項案例空白,具有重要意義,受上述事件的啟發,社區黨委召集居民議事會決定,社區可以成為老人訂立遺囑的無利害關系第三方,在社區建立遺囑庫,為老人存放文字或錄音遺囑。至今,已經有235名老人向遺囑庫遞交了遺囑,老人們都說,由社區管我們“身后事”,大家更放心了。
我們把居民當親人,居民就把我們當成自家人。為解決老人倒地無人扶的社會現象,我們為有意愿的老人制作身份識別二維碼;為緩解過度醫療現象,我們開展3·6健康指導,為每位老人制作健康檔案;為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我們大力發展社區教育,開展早教課堂、麗人學堂、家庭教育課堂、導師制培訓課堂等活動。這些做法就是為群眾不斷創造幸福、傳遞幸福、共享幸福。(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團山街道長山花園社區居委會主任 韓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