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全媒體時代,加強和改進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是傳統媒體做大做強的重要課題。而打鐵還需自身硬,創新和推進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傳統媒體做大做強的工作基礎。近些年來,長沙廣電堅持以立為本、立破并舉,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在做好新聞輿論宣傳的同時,強化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促進了事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幾點體會是:
注重思想引導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政治工作歸根到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緊貼干部職工的思想實際去做。一是要有溫度。職工有了思想疙瘩,如果單位不引導,組織不引導,他就會沒有依靠、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宿。從心理學角度講,沒有依靠就要想方設法找依靠,他要找的依靠就是上級組織;沒有安全感就要想方設法找安全感,他要找的這份安全感就是寫申訴信;沒有歸屬感就要想方設法找歸宿感,他要找的這個歸宿感就是私建圈子。對思想出現波動的職工,不能歧視、不能厭煩,不能排斥、不能踢皮球、不能邊緣化,既要傾聽正面的聲音,也要傾聽意見建議,把工作做細做透,做到心坎上,在春風化雨中使其對組織產生依賴感和信任感。二是要有深度。既要堅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堅持解決實際問題與解決思想問題相結合。要把對單位的忠誠度和對組織的信任度作為經常性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打造風清氣正、團結和諧、凝心聚力的工作環境,讓職工充分認識有平臺才有崗位,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依靠組織、相信組織、服從組織,才能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同時,培樹各層面、各領域、各類型典型,全面展現身邊榜樣風采,以鮮活的價值觀、有形的正能量感化和鼓舞職工,引導大家崇尚榮譽、珍惜榮譽,激發干事創業動力。三是要有力度。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持續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引導干部職工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唱響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引導黨、團員和廣大職工經常聯系思想工作實際,“對標立靶”,敢于直面問題,把自己擺進去,經常自省修身,打掃思想“灰塵”,使思想政治工作與廣電文化、廣電發展相通相融、相輔相成。
善于化解矛盾
出現矛盾要冷靜對待,查找根源和解決問題,壞事情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為好事情的,如果一味地回避或強壓,只會讓矛盾越來越大、事情越來越復雜。一是注重事前預警。堅持問題導向,針對長沙廣電新進人員多、流動頻繁的實際,領導班子成員之間、領導干部和下屬之間、同事之間都建立了談心制度,針對不同職工的問題,采取“一人一事”方式,及時掌握其思想動向和利益訴求,在盯控中發現問題,在幫教中解決問題,把思想談通、把道理談透,使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牢牢把握做好思政工作的主動權。二是講究方式方法。充分發揮廣電自身的宣傳優勢,運用圖文、節目等元素構建思政資源庫,用豐富多彩的形式滿足不同類型性格職工的需求,增強思政工作的黏合性,提高思政工作的接受率。例如,以新進職工為主體時,緊扣青年特點,采取體驗式、情景式、案例式等方式;以采編一線職工為主體時,多講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思想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等;以政工系統職工為主體時,多講我黨歷來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是如何形成并發揮巨大作用的,通過這些有針對性的內容選擇,更容易使其產生代入感,激發思想共鳴。三是尊重職工意見。通過臺長信箱、網上留言板等形式,搭建起各級組織和干部職工溝通交流的橋梁,在進行重大決策過程中,特別是事關廣大群眾利益的,積極征求大家意見。暢通和拓寬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對于合理的訴求,解決問題到位;對于無理的訴求,思想教育到位;對于生活有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同時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文體活動,使職工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長。
嚴格制度管理
思政工作要發揮作用、獲得實效,還需要用制度來規范運行。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要做好職工的思政工作,讓他們懂得在自己的職業通道和個人待遇上,靠照顧,照顧有限;靠朋友,朋友要散;靠領導,領導要換,只有遵守制度、靠自身努力,才能持久,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成長成才。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送人情、留隱患,不能讓職工形成“愛哭鬧的孩子有奶吃”的思想。不該不遷就的絕不能遷就。有個二級單位聘用了一名技術崗員工,因他未參加技術部門的雙選考試,未能上崗。在協商解約過程中,單位按照規定給他合理的補償金,但并未對他遷就。他對賠償金額有異議,認為賠償金少了。后來經勞動仲裁,認為賠償金合理,這名員工心服口服。這說明我們既要按章辦事,做好員工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遷就,要遇事不怕事,有了大的矛盾和問題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各方權益。
強有力的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調動和激發了長沙廣電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家講政治、顧大局,忠誠履職。近些年來,長沙廣電緊扣主題主線,推出了一系列重點報道和大型策劃,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宣傳引導職能。打造“頭條工程”,形成了大型策劃+重點報道+新聞評論+追蹤報道的“頭條模式”,推出了《問政長沙》《長沙觀察》等欄目,起到了政策宣講、凝聚共識、推進工作的效果。推出了一系列“新聞大片”,例如《親歷者說》《飛躍40年》《星城巨變》等大型報道?!叭⒁欢恕保?微博、微信、微視頻和客戶端)規模不斷擴大,擁有各類新媒體賬號近180個,“粉絲”總量突破1400萬,營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干部職工強化了改革創新的銳氣和爭先創優的意識,促進了事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2018年,長沙廣電共獲得國家級大獎5次,全國行業大獎21件次,省級政府獎34件次。組織策劃了2018互聯網岳麓峰會、長沙媒體藝術節暨“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原創歌劇“愛蓮說”等活動,《精準扶貧我們在行動》《閃亮的名字》《英雄兒女向前!向前!》等節目收效很好,彰顯了長沙廣電邁入全國城市臺第一方陣的風采。
挑戰和機會并存,只有在聚焦聚合中把思政工作做得更細致入微,在觸底反彈中把思政工作做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效,才能營造更加和諧穩定和積極向上的環境,促進廣電事業在傳統媒體發展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向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作者:羅 莉單位:湖南省長沙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