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冢捍蛟臁拔逍隆泵捞m
發表時間:2019-07-09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為中央確定的全國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區,海南省??谑忻捞m區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實踐中心建設與自貿區建設、推動鄉村振興相結合,全力打造“新途徑、新思想、新農村、新農民、新風尚”的“五新”美蘭。

  根據實際,探索文明實踐美蘭新途徑

  結合實際,創新試點工作思路。美蘭區結合農村地區位于海南自貿區起步區(江東新區)范圍內的實際,探索建立了美蘭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三五”模式:“三”即圍繞打造百姓家門口“服務中心、慈善中心、信仰中心”的三個中心目標,實現“民生服務更精準、互助奉獻更風尚,理想信仰更堅定”三個提升;“五”即與服務大局相結合、與機制創新相結合、與黨建引領相結合、與資源融合相結合、與文明風尚相結合。

  創新機制,壓實文明實踐工作責任。由區委書記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和志愿服務總隊隊長,每個實踐所由兩位區級領導掛點,包點區機關、街道結對共同推進試點工作。組建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隊。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下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建設志愿服務孵化基地,設立美蘭區志愿服務中心,聘請專業社工和志愿服務專家開展工作。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將試點工作納入單位年終績效考核,并作為人大代表人選、干部選拔任用、評先評優等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整合資金,將文明實踐納入年度預算,2019年新時代文明實踐專項投資額度2200萬,專項活動經費1200萬元。

  融媒合作,擴大文明實踐影響力。與??谌請?、南海網等媒體結對共建加強宣傳力度,不斷擴大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影響力。據不完全統計,中央、省級媒體共刊發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報道164篇次。其中“田教授”典型做法被《人民日報》報道。

  黨建引領,傳播新思想

  黨員帶頭,讓新思想深入人心。出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黨員探訪聯系困難群眾制度,在春節期間開展“千名黨員進萬家 真情實意暖民心”活動,廣大黨員在慰問過程中帶領群眾共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黨的新思想、新理論一并送到百姓家中,讓群眾不僅領到“物質紅包”,也能領取“精神紅包”。開設“江東微講堂”,組織全區40組161名黨員干部到基層一線、百姓家中,宣傳宣講新思想、新政策,并在宣傳過程中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創新形式,“土味宣講”讓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組織開展“我是新時代文明實踐者”組合式活動,尋找和招募本土宣講員,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每一期確定一個主題,通過“演、播、講、誦、宣、幫”六字訣(演一個節目、播一段微視頻、講一個身邊小故事、朗誦一段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做一次微宣講、幫群眾圓一個微心愿),用生動活潑的宣傳形式讓群眾深入知曉和理解新思想。通過引導群眾自演、自講、自唱,讓群眾成為傳播新思想的主力軍,積極做新思想的踐行者。聯合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圍繞黨的十九大及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建省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精選20個專題,編印新時代文明實踐微宣講手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以詮釋,篇幅短小精煉,便于基層宣講員深入基層開展10分鐘微宣講,讓新思想新理論傳播更為深入。

  整合資源,打造江東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

  整合陣地,構建文明實踐服務集群。整合盤活轄區各類陣地資源,將廢棄閑置的學校、敬老院等各類資源進行集中規劃,建設成為1個中心、4個實踐所、57個站,并打造出助殘扶困、生態文明教育、法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農村未成年人教育等7類特色主題基地,形成功能互補的文明實踐服務集群。

  整合隊伍,打造文明實踐品牌團隊。區各職能部門分別牽頭組建了就業創業、助殘扶困、法律援助等14支志愿服務支隊。組建口腔中心志愿服務隊、護鳥隊、愛島藝術團等127支社會志愿服務隊。成立兩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合唱團,為文明實踐活動提供高水準的合唱表演。演豐鎮試成立“演豐發布”廣播隊,不定期為鎮上居民播報節目,開展客服知識宣傳。大致坡鎮成立“鄰家小修”電器維修隊,進村入戶為村民群眾維修電器。演豐鎮演西村民自發成立“護鳥”志愿服務隊,定期巡查紅樹林保護區。

  整合需求,打造文明實踐品牌項目。一是圍繞服務中心,開展“漁民文化節”“鄉村嘉年華”“文藝輕騎兵”巡演、“非遺進校園”以及義診義剪下鄉等便民利民惠民志愿服務項目。二是圍繞慈善中心,開展“扶貧集市”+“游園活動”“微心愿”、助殘扶困“百家聯盟”愛心早餐車、聽障兒童訓練等聽民意解民憂志愿服務項目。助殘扶困基地累計安排500多人就業,帶動上千人就業,并給就業的殘疾人提供勞動康復和心理疏導服務,殘疾人在就業中得到康復,十多名殘疾人找到伴侶結婚。三是圍繞信仰中心,開展聚民心凝共識志愿服務項目,如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志愿宣傳項目等。截至5月下旬,全區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480余場。

  生態先行,文明實踐共建綠色之城。按照市委部署,落實流域共治機制,在??谌新氏韧菩小耙缓右徊?、一河一圖、一河一表、一河一群、一河一檔”的“五個一”工作機制。成立綠水青山志愿服務隊、環保教育站、漁民護灣護河志愿服務隊等組織,配合監管部門開展執法行動。生態文明的理念在全區逐步落地生根。

  以文化人,塑造文明實踐的新農民

  志智雙扶,塑造有理想的新農民。美蘭區結合試點工作,在全省首創“田教授”工作模式,探索脫貧攻堅互助自強路徑。通過從貧困戶中推選出22名種養能手,聘請其為“田教授”,經過交流、學習、引導,有效激發其他貧困戶脫貧致富主動性,帶領貧困戶“加速奔跑”?!疤锝淌凇蹦J接行У丶ぐl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接受幫助的貧困戶脫貧后變身“田教授”主動幫助他人,并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先后有10名脫貧戶(其中2名“田教授”)提交了入黨申請書。開設“扶志音樂課”,組織各鎮村幫扶干部及貧困戶在扶貧夜校開課前學唱時代贊歌,引導、激發貧困戶走向美好新生活的內生動力。

  示范帶頭,塑造有道德的新農民。堅持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之星評選活動,力求從“農村百姓”中選樹時代楷模,使廣大黨員和群眾感到身邊的典型可信可學。三江返鄉青年王瓊,不僅回鄉自主創業成為農民企業家,還主動幫扶周邊貧困戶,吸納周邊貧困戶和村民以土地入股或打工的模式加入合作社,帶動農民共同致富,如今三江鎮蓮霧種植基地已達到3000多畝。紅樹林七旬老人黃宏遠,為保護紅樹林生態資源主動放棄打魚生活,志愿開展生態文明宣講、環境巡查工作。在他所在的紅樹林周邊村莊,愛護紅樹林、保護紅樹林的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浸潤,塑造有文化的新農民。以創新文化載體、挖掘文化內涵、豐富活動形式、培育鄉土文化人才等為著力點,逐步形成了“送文化”“育文化”“秀文化”的群眾文化活動新局面。春節期間舉辦“鄉村嘉年華”系列活動,拔河、背媳婦跑、海南傳統排球賽等趣味運動會吸引了十里八鄉群眾前來觀看;農民聯歡晚會節目全部由農民自己出演,讓農民有更多機會用最真的感情、最美的歌聲唱出心中喜悅。特別是中心、各鎮成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合唱團,下到各村為“扶志音樂課”進行教唱,深受群眾歡迎。

  新舊融合,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新風尚

  舊俗新辦,開展移風易俗專項行動。組織開展江東新區移風易俗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專項行動,公布了《“公期”等傳統習俗新辦“十不”原則》《喜事簡辦“十不”原則》,以宣傳宣講、文藝演出等形式,積極倡導“煙花爆竹禁放,婚事喜事簡辦,傳統習俗新辦”。精心組織推出美蘭“新風禮”系列活動,在傳統節日或人生重要節點,組織開展拜年禮、孝親禮、團圓禮、入學禮、成人禮、結婚禮、追思禮等,并注入展示主流價值的儀式流程和主題內容,教育和引導廣大群眾。

  舊藝新學,傳承“非遺”喚醒文化自信。連續四年舉辦大致坡瓊劇文化節,吸引來自定安、瓊海、萬寧、文昌、澄邁等市縣的20多支瓊劇團參加。同時舉行唱段大賽、折子戲大賽等,吸引瓊劇新人不斷涌現、優秀劇目層出不窮。此外,先后在靈山中心小學、龍峰小學等組建少兒八音樂隊,開設了美蘭區公益性八音傳習所、公益性少兒八音培訓班,多次在省、市參演,得到有關部門和領導的贊譽。(作者系中共??谑忻捞m區委宣傳部)

Scan me!
責任編輯:陶 恒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