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精神扶貧為脫貧攻堅固本培元
發表時間:2018-09-17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

  ——關于河北省在精準扶貧中全力實施精神扶貧的調研與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脫貧攻堅作出新的部署,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河北省作為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主戰場,貧困區域廣,貧困人口多,扶貧任務重,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各級黨委政府對扶貧工作越來越重視,各項優惠政策不斷落地,部分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動性不但沒有增強反而有所降低,依賴性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強,成為精準脫貧的一大障礙。因此,必須將農村精神貧困問題作為脫貧攻堅面臨的重要課題進行認真研究,讓精神扶貧為脫貧攻堅固本培元,確保圓滿完成全省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

  一、河北省農村貧困人口精神貧困的主要表現

  從整體上看,河北省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生態環境惡劣、自然資源匱乏、基礎設施薄弱的偏遠地區,貧困程度深,減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不僅物質貧困,而且精神也貧困。

  一是“安于現狀,得過且過”。主要表現為溫飽即安,對惡劣的生產生活環境習以為常。有的貧困戶滿足于過一天算一天,對生活堅持“你看我餓著,我還坐著”的態度。有的貧困戶認為自己年齡偏大,走出去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合適崗位,還不如待在家里舒服,起碼能耕作,“吃不飽也餓不死”。有的貧困戶消極無為、聽天由命,甚至還存有“祖墳上有沒有草”等迷信思想,等等。

  二是“缺乏信心,徘徊觀望”。有的貧困戶因為種種原因長期陷入貧困,心中總認為脫貧致富已成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有的貧困戶因為對形勢認識不足,總是擔心扶貧政策只是“一時興起”,不會持續穩定,抱著“走著瞧”的觀望態度,止步不前,缺乏行動上的響應。有的貧困戶前怕狼后怕虎,在面對產業扶貧等優惠政策時害怕虧本而不敢大膽嘗試,想等別人成功后再投入。

  三是“消極應付,推推動動”。表現為思想上被動,依賴性強,脫貧致富不積極、不主動,存在等、靠、要的現象。有的貧困戶認為國家花大力氣開展扶貧工作,在攻堅階段一定有更多好政策,多等等可能會收獲更多。有的貧困戶總幻想著能“坐在墻底曬太陽,伸出手來要小康”,認為扶貧干部會無償資助,大量“輸血”,想辦法讓他們“脫貧”。有的貧困戶直接向駐村工作組、包村干部或村干部要政策、要資金,或向村干部直接要求將貧困屬性變更為五保戶等,讓政府直接兜底。

  四是“意愿強烈,經驗不足”。這部分貧困戶本身都對脫貧致富抱有很強的愿望,也能積極主動地響應黨委政府的脫貧政策安排,但由于地理條件、文化素質等限制,不知如何脫貧。他們之中有的固守傳統,學習能力弱,對國家關于三農、扶貧等方面的政策不了解;有的患得患失,對一些能夠帶動致富的龍頭企業或優質項目不信任,不愿意把土地流轉出去參與規?;洜I;有的市場觀念淡薄,不能及時捕捉經濟信息, 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動及時安排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

  五是“思想不純,存有私心”。有的村干部把“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的至理名言,變成了“寧愿回家種紅薯,傻子才為民做主”的口頭禪。有的貧困村沒有人愿意當村干部,愿意當村干部的被大伙嘲笑成是“腦子里灌了水”。還有一些基層干部,凡是對自己或自己家族、親戚、朋友有利的事情就特別上心,想盡辦法,擠破腦袋爭著干;凡是對自己沒利的事情,電話打不來,登門求不來,轎子抬不來。更有甚者,假公濟私,用集體的錢拉關系、買關系,為自己在承包工程項目等方面獲取巨額利潤疏通渠道。

  二、現階段農村產生精神貧困的原因分析

  貧困,既有經濟發展等層面的物質貧困,也有心理、思想、文化等層面的精神貧困。其中,精神貧困是比物質貧困更可怕的貧困方式,是更加難以根除的痼疾。造成現階段農村精神貧困的原因,突出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歷史自然因素制約,貧困人群的思想“先天”受限。有些貧困村位于偏遠的丘陵地帶或深山區,土地貧瘠,資源貧乏,交通不便,通訊不暢,信息閉塞,自然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落后。這些貧困村受經濟實力和落后習俗影響,長期處于農村經濟發展的邊緣,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僅限于傳統模式,農民增收相對困難。

  二是生產發展程度落后,貧困人群思想固化保守。有些貧困村收入來源單一,有效資源不能充分開發利用,傳統產業得不到增值提升,難以形成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有些貧困戶,不乏有腳有手、身強力壯的人,但他們寧愿等、靠、要,坐等坐吃政府救濟,過只能填飽肚子的最低生活水平的日子,也不愿通過自己的勤勞和努力,過上富裕舒心的生活。思想觀念的保守陳舊,導致了生產生活的貧困,形成貧困的惡性循環。

  三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貧困人群的綜合素質不高。農村青壯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生力軍和主體力量。然而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量青壯年人口常年外出打工或到鄉鎮、縣城購房定居,村里留守的大都是老年人和婦女,這些人群的受教育水平大多比較低,以文盲、半文盲居多。此外,村干部“年齡結構老化、文化知識低化、管理能力弱化”的問題越發突出,無法有效發揮帶頭作用。

  四是社會負面思想干擾,貧困人群思想易被誤導。隨著互聯網及各類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對社會各界思想心態的影響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強,一些“網絡推手”“網絡水軍”和個別商業公司出于不同目的,刻意制造熱點話題,故意傳播不良信息,許多負面思想意識在網絡上被放大傳播,導致一些農民被誤導,出于逆反心理、發泄心理、表現心理,傾向于傳播負面的觀點和情緒,給農村社會穩定和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五是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宣傳教育群眾效果不明顯。部分縣鄉干部特別是農村基層干部片面追求經濟效益,重視經濟發展,忽視思想政治工作;有的工作方法簡單粗暴,一味照搬照套上級文件,不區分對象和層次,不愿花心思動腦筋,“規定動作”多,“自選動作”少,失去群眾信任;有的工作能力不足,感到“老辦法不頂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導致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三、在精準扶貧中全力實施精神扶貧的對策建議

  實現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需要集眾心、聚眾智、合眾力,需要政府的推動力、貧困村的內生力和社會的協同力相促相融,形成同心協力的合圍攻堅之勢。

  一是實施精準扶貧“增智”工程,讓精神“富”起來。要突出學習重點,充分利用縣鄉各類培訓基地、電化教育、互聯網等資源優勢,對貧困人群開展一定規模的培訓,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要科學安排時間,采取白天和晚上學習相結合、分散學習和集中學習相結合、個人自學和集體學習相結合、田間技術指導與夜校學習相結合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實現學習、生產“兩不誤、兩促進”。要創新方式方法,既要“引進來”,邀請專家學者等入村講解黨政新規,把脈開方治“病”;又要“走出去”,組織黨員、村民代表、致富帶頭人等多到經濟社會發展好的村學習先進經驗,拓寬發展思路。

  二是實施精準扶貧“扶志”工程,讓精神“硬”起來。要做好精準識別,結合貧困戶精神貧困方面的問題屬性,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工作,激發他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要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各級黨校和行政學院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升基層干部推動發展的信心、能力和水平。要提升貧困地區教育水平,建立健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責任機制,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要加大人力資本開發力度,重點支持貧困地區建設縣鄉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引導用人企業在貧困地區建立勞務培訓基地,增強創業就業能力。

  三是實施精準扶貧“治心”工程,讓精神“強”起來。要抓好重點人群,抓好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和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建設,精準調整駐村工作組、精準選派貧困村第一書記、精準選任鄉鎮黨委書記,發揮好他們的“領頭羊”作用。同時,加大在優秀村干部、優秀大學生村官、優秀駐村干部中培養選拔領導干部工作力度,鼓勵和引導年輕干部在農村廣闊天地中施展才華、錘煉意志、增長本領。要壯大黨員隊伍,對處于軟弱渙散、癱瘓狀態的村級黨支部進行集中整頓;對黨組織設置不合理的抓緊調整;對黨員組織關系沒理順的抓緊理順,努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思想超前、觀念常新、知識豐富的高素質的農村干部黨員隊伍。同時,選拔高素質、高學歷、高評價,懂政策、懂經營、懂做人的優秀青年農民入黨,使他們成為農村致富的帶頭人、執行政策的擁護人、社會穩定的維護人。要動員社會力量,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基層,遍訪貧困戶,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做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

  四是實施精準扶貧“鑄魂”工程,讓精神“壯”起來。要抓好文明創建,結合貧困村實際,扎實推進村民中心(文化禮堂)、道德講堂(道德評議會)、“五好文明家庭”等建設,讓貧困地區的農民群眾共享精神文明創建成果。要抓好移風易俗,針對農村鋪張浪費、天價彩禮、封建迷信等陋習,利用村民學校、綜合文化中心、網上課堂等大力開展宣傳教育,同時抓好制度約束,將移風易俗內容納入村規民約,推動形成勤儉節約、簡辦婚喪的新習俗。要抓好文化扶貧,加快推進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和文化娛樂活動,不斷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同時加大貧困村本土文化人才、文化能人培養力度,努力建設一支不走的文化扶貧隊伍。要營造濃厚氛圍,依托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村大喇叭廣播等陣地,宣傳好人好事、道德模范,讓好風氣深入人心。要加強典型示范,大力宣傳推廣一批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一批幫扶先進典型、一批扶貧系統先進典型、一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功案例,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等形式,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推動實現“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轉變,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心扶貧、共同參與扶貧的良好氛圍。

 ?。▓坦P人:李卿、邢鴻儒、裴紫宸)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志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