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六個維度
發表時間:2018-06-21 來源:中直黨建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講話的最大亮點在于,全面系統闡述了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科學回答了事關網信事業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形勢下加強和創新網絡綜合治理,加快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實踐路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指導新時代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的綱領性文獻,我們要準確把握和深刻領會這一戰略思想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根本保證:黨對網信事業的集中統一領導

  黨的領導是推進網絡強國建設的根本保證,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力量。網絡空間綜合治理、網絡強國建設,離不開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網絡自由必須依賴穩定、可控、安全、清新的網絡環境,而這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才能做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互聯網發展和治理,系統部署和全面推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提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網信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諸如,我國互聯網發展和治理不斷開創新局面,網絡空間日漸清朗,信息化成果惠及億萬群眾,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不斷增強,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主張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等等?!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睂嵺`有力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確保網信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證。網信事業之所以能取得歷史性的成就、發生歷史性的變革,究其根源,在于有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根本指引,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

  首要任務:切實維護和保障網絡安全

  “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于未形?!睕]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這是貫穿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統領互聯網綜合治理體系的一條紅線和底線,是加強網絡強國建設的首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維護和保障網絡安全,在不同場合多次闡述了網絡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論述了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指出“網絡和信息安全牽涉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我們面臨的新的綜合性挑戰”。隨后,從明確提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到突出強調“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再到明確要求“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習近平總書記從認識論層面深刻闡述了網絡安全觀的極端重要性,為推動建立網絡安全體系,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礎上,從號召“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到“構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增強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懾能力”,從“增強數據安全預警和溯源能力”到“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臺建設,加強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落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責任”,習近平總書記也從實踐論的角度,鮮明指出了維護和保障網絡安全的實踐路徑,為維護和保障網絡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

  核心要素: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牢牢掌握“國之重器”

  網絡強國建設的關鍵和核心要素是,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要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的突破。美國商務部前不久宣布,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7年,這對缺乏“中國芯”的中興公司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這一事件再次警醒國人,“缺芯少魂”之痛從未遠離。我們必須痛定思痛,深刻認識到,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好比在別人墻基上建房,經不起風雨。核心技術靠化緣要不來,關鍵還得靠我們自己”。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我國在信息技術上確實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未從根本上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的瓶頸制約,仍然沒有徹底擺脫“缺芯少魂”之痛。面對現實,我們要有知恥而后勇的決心和拼勁,立下“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誓言,下定決心、保持恒心,以擔當的勇氣、創新的銳氣,攻克一個個互聯網核心技術的“婁山關”和“臘子口”,加快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以自主創新重塑技術格局,讓“國之重器”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

  內在要求:強化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構建清朗網絡空間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這也是網絡強國建設的內在要求?!熬W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秉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按照“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的要求,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協同發力、綜合治理,從網絡安全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一批法律法規的出臺,到“凈網”“劍網”“清源”“護苗”等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的開展,再到近期國家互聯網主管部門針對短視頻亂象打出的約談、整改、下架等一系列“組合拳”,這一系列強有力舉措,使得管網、辦網、用網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為風靡一時的網絡亂象拉響了“警報器”、踩下了“急剎車”??梢哉f,互聯網作為新生事物,其發展勢頭之猛、傳播速度之快、影響范圍之廣讓人始料未及?;ヂ摼W的綜合治理、網絡空間的凈化作為一個嶄新的系統性課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要壓實互聯網企業的主體責任,決不能讓互聯網成為傳播有害信息、造謠生事的平臺。要加強互聯網行業自律,調動網民積極性,動員各方面力量參與治理,形成管網治網的強大合力。

  國際主張:加強國際合作,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網絡無國界。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加強國際合作、加快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國際主張,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推進網絡強國建設進程中的使命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倡導“四項原則”,堅持“五點主張”,尊重網絡主權,充分發揚伙伴精神,堅持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著辦,創造性地提出了“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國際主張,旨在共同推進發展、共同維護安全、共同參與治理、共同分享成果。從《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的發布,到杭州G20峰會《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的簽署,從共同推動互聯網關鍵資源管理權完成轉移,到積極助推互聯網域名地址分配機構的國際化進程,中國進一步深化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推動世界各國共同搭乘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實踐有力證明,中國既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積極倡議者,也是踐行這一國際主張的“行動派”和“實干家”,中國正以建設網絡強國的實際行動為世界貢獻著中國經驗、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價值取向: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共享發展成果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本W信事業的發展、網絡強國的建設首先要講清楚這個問題。對于這一根本性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4月19日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給出了清晰的答案: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這是習近平網絡強國思想的根本價值取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信事業著力補齊民生短板、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不斷解決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數字紅利”持續釋放,“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文化”等深入尋常百姓生活,“網絡扶貧行動”為脫貧攻堅增添助力,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成為常態。前不久,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開幕,這預示著大數據將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面對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的時代大勢,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善于利用互聯網優勢,著力在融合、共享、便民、安全上下功夫;各級領導干部要始終遵循“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增強把握和運用互聯網規律的能力,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愿,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互聯網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讓億萬網民在信息化發展中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明確了網絡強國建設的根本保證、首要任務、核心要素、內在要求、國際主張和價值取向,六者是一個密不可分、相互結合、內在關聯的有機整體,統一于網絡強國建設的偉大生動實踐中。(作者:鞠俊俊 田 兵,作者單位分別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北京市東城區委黨建辦)

責任編輯:楊 志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