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馬克思成為學生“理想信念的引路人”
發表時間:2018-06-20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

  ——專訪《馬克思傳:人間的普羅米修斯》作者袁雷

  記者:之前,中外已經有多種版本的馬克思傳記,您是懷著怎樣初衷著手撰寫《馬克思傳:人間的普羅米修斯》的?

  袁雷:2018年2月《共產黨宣言》問世170周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從馬克思主義誕生至今的170年歷史中,國內外出版了眾多馬克思的傳記。第一本是馬克思生前好友和學生梅林撰寫的《馬克思傳》,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西方學者科爾紐的《馬克思恩格斯傳》、蘇聯學者費多謝耶夫的《卡爾·馬克思》和德國學者格姆科夫等人的《馬克思傳》都是非常重要的版本。當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是英國學者麥克萊倫的《馬克思傳》。中國學者蕭灼基、張光明等人也撰寫了多部馬克思的傳記,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教學和科研的過程中,我們既得益于上述馬克思的傳記為我們提供的豐富的資料,也驚嘆馬克思人格和功績的偉大、思想和實踐的豐富,以至于不同的讀者和研究者心目中存在著不同的馬克思形象,因此撰寫一本《馬克思傳》就成為張云飛老師和我的一個長期愿望。尤其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包括青年學生在內的許多人對馬克思還不甚了解,甚至存在著一些片面認識,而他們事實上又非常愿意去接受一個豐富的、立體的、有血有肉的馬克思,這更加堅定了我們撰寫一本《馬克思傳》的初衷。

  記者:在書中您想向讀者介紹一個怎樣的馬克思?

  袁雷:在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在《馬克思傳:人間的普羅米修斯》這本書中,我們試圖展示這樣一個馬克思——

  第一,偉大人格和偉大功績統一的馬克思。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緬懷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和歷史功績。然而,早在馬克思生前,就有一些西方人詆毀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在當下的西方,一些人覺得馬克思的功績很偉大,但是他的品德很一般。例如,馬克思致力于批判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自己卻喜歡過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馬克思不努力工作,喜歡不勞而獲,長期靠恩格斯的資助生活。這種觀點割裂了馬克思的偉大功績和偉大品格的統一。因此,本書不僅加強了對馬克思偉大品格的敘述,也加強了對他偉大功績的研究,試圖向人們展現一個集偉大人格和偉大功績統一的馬克思。

  第二,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無產階級思想家統一的馬克思。部分西方學者從自己“客觀公正”的立場出發,將馬克思的思想當作一種純粹的科學來研究,割裂了馬克思主義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一。事實上,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者,其次才是一個思想家和學者。馬克思一生都致力于批判和推翻資本主義社會,為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求解放。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里的學問,馬克思也不是書齋里的學者,因此,我們不僅力圖揭示馬克思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還將他的思想、貢獻和影響呈現給廣大讀者,還原一個實現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無產階級思想家高度統一的馬克思真實而完整的形象。

  第三,偉人和常人統一的馬克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是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在揭示馬克思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思想家統一的基礎上,我們還試圖揭示一個作為有血有肉的常人的馬克思,還原一個將兒子、丈夫、父親、外祖父、戰友、戰士、學者等身份有機集于一身的馬克思平凡而偉大的形象。

  第四,集思想的豐富性和全面性于一體的馬克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即使在多病的晚年,馬克思仍然不斷邁向新的科學領域和目標,寫下了數量龐大的歷史學、人類學、數學等學科筆記。然而,這些筆記不僅數量眾多、內容龐雜,而且問世較晚,至今仍然是相關傳記研究的薄弱環節。例如,《人類學筆記》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在世界范圍內問世。因此,本書考察了馬克思在東方社會問題、科學技術和自然辯證法、歷史學、人類學等方面的偉大貢獻,力求展現出馬克思思想的豐富性和全面性。

  記者:該書的創作過程是怎樣的?

  袁雷:1998年,魏小萍老師和張云飛老師共同撰寫的《馬克思傳》由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2017年2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編輯周瑩在看到這部《馬克思傳》之后,邀請張云飛老師重新撰寫一部馬克思傳記,以紀念馬克思200周年誕辰。3月,張云飛老師大體擬定了這部新的馬克思傳的編寫原則、寫作體例、章節安排,我細化了寫作提綱。最后,我們與周瑩編輯共同確定了本書的寫作提綱,并簽訂了出版合同。

  從2017年4月開始,我根據擬定好的提綱開始查閱資料和正式寫作。在此過程中,我不僅重新研讀了馬克思思想發展的相關著作,尤其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之間的大量通信,還重點閱讀了關于馬克思的生平和事業的回憶和傳記等材料。在此基礎上,張老師和我從2017年6月開始著手初稿的寫作,并于2018年1月底,基本上完成了全書的初稿。之后,張老師對全部書稿進行了通讀和統讀,修改了很多內容,新增了部分章節的內容,補充了大量歷史資料,完善了章節布局,使得該書真正成為一部完整的著作。

  記者:書稿撰寫過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難?

  袁雷:本書能夠順利完成主要得益于張云飛老師深厚的學術積淀和對我不遺余力地辛勤指導。在1998年《馬克思傳》出版后,張老師繼續深入系統地研究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出版《跨越“峽谷”——馬克思晚年思想與當代社會發展理論》等各類學術著作30余部,發表《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的方法論特征》等學術論文150余篇,對馬克思恩格斯晚年思想,尤其是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馬克思的數學、自然和科技筆記展開深入的研究。在張老師的指導下,我主要研究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印度和俄國等東方社會,同時研究馬克思的《人類學筆記》《印度史編年稿》和《歷史學筆記》等,并出版了《馬克思恩格斯“論東方村社”研究讀本》(合著)一書。這些研究為本書的寫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即便如此,在書稿撰寫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困難。

  一是時間問題。張老師和我都是高校教師,都承擔著較為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因此,我們只能盡量利用一切周末和節假日來完成這本書,即便在寒假過年期間張老師也沒有休息,在修改和完善這本書稿。

  二是如何將馬克思的生平事業和思想統一問題。本書不僅希望為廣大讀者介紹一個全面的、豐富的、立體的馬克思,希望能通過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的語言使大家能夠讀懂馬克思,還能為相關專業的研究者和學生理解馬克思提供幫助,能夠經得起不同群體的讀者和時間的檢驗。

  三是如何處理馬克思的浩如煙海的著述和國內外大量的相關研究的問題。即便是專業研究者,也很難通讀馬克思一生浩如煙海的著述,更別說在一本傳記中將之完整地呈現給大家。本書主要圍繞著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展開敘述,闡述了馬克思對東方社會、史前社會、自然科學等領域的論述,同時盡量將20年來國內外馬克思主義文獻學、“馬克思學”、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納入進來,并積極回應西方學界提出的一些問題,以展示一個完整的馬克思形象。

  記者:在理論研究之外,您對推廣傳播馬克思主義做了哪些工作?

  袁雷:高校學生思想敏銳、積極,對作為我國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并不陌生。然而,由于他們之前接受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不夠全面和系統,以及受社會上對馬克思及其思想存在的誤解和偏見的影響,馬克思成為學生“最熟悉的陌生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要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希望通過教學研究和宣傳工作,使馬克思從學生們“最熟悉的陌生人”變為“理想信念的引路人”,堅定廣大學生的共產主義信仰。

  我從2014年博士畢業后進入北京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任教,一直開設本科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和碩士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等公共課,以及碩士生《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等課程。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和學生的互動和思想上的碰撞,了解學生的思想興趣和理論困惑,并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地講授和解惑。

  我負責指導北京工商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社團,擔任學生黨支部的理論導師,定期給學生宣傳馬克思主義和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018年5月2日,我還前往中央財經大學,在紅色課堂講座上為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講授馬克思的生平和事業。

  我也承擔著一定的理論宣講任務。2018年5月17日,我向北京工商大學黨委理論中心擴大會議匯報了對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的學習心得。5月21日,我向北京工商大學教工黨支部書記和學生黨支部理論導師介紹了《馬克思:人間的普羅米修斯》一書。

  記者:“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路徑,很多人反映原著很難讀,您會給出哪些建議?

  袁雷: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是馬克思恩格斯付出極其艱辛的努力創造的一個完備的理論體系。因此,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當然,作為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路徑的“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并非沒有規律和方法可循。

  第一,要結合馬克思主義具體思想所在的文本語境和文本所處的歷史語境,原原本本地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恩格斯曾明確說,希望人們通過原著來研究唯物史觀,而不是根據第二手的資料來研究。在此過程中,充分把握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歷史環境,對于讀原著可以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結合時代歷史條件的變化研讀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有機整體。雖然《共產黨宣言》早在1848年2月就問世,但是隨著時代歷史條件的發展變化,馬克思恩格斯從1872年開始先后為《共產黨宣言》撰寫了七篇序言,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因此,我們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必須從不斷變化的時代歷史條件出發,從馬克思那里尋找理論根源,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生命力。

  第三,將“讀經典、悟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和精神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边@就要求我們要堅持不懈地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常讀常新。

  記者: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作為理論研究者和高校教師,您是如何認識這一講話的?

  袁雷: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緬懷了馬克思這位普羅米修斯式的人物的輝煌一生,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提出了我們如何學習和實踐馬克思的思想的要求,為我們理論研究者和高校教師從事理論研究和教學宣傳工作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必須向青年學生講清楚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和歷史功績,講清楚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無產階級思想家、作為頂天立地的偉人和有血有肉的常人統一的馬克思,講清楚馬克思是如何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以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發展性的鮮明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還從九個方面全面闡述了如何學習馬克思,包括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守人民立場、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人民民主、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人與自然關系、世界歷史、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思想。這九個方面既包括馬克思主義的一般世界觀和方法論,也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政治立場,還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進而為我們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指明了科學的方向。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像馬克思那樣,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我們對馬克思最好的紀念,就是堅守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將他開創的共產主義事業繼承和發展下去,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提到“馬克思撰寫了十幾篇關于中國的通訊”,總結了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勇擔民族復興歷史大任、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人間奇跡的歷史經驗,高校馬克思主義研究專業應該如何去學習和研究馬克思?

  袁雷:19世紀50年代,馬克思撰寫了十幾篇關于中國的通訊。這些通訊展示了馬克思對中國革命的深度關注,對中國人民反抗西方侵略的高度謳歌,對中華民族擺脫帝國主義侵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熱切期盼,并為他心中的新中國取了靚麗的名字——“中華共和國”。同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

  我們既要加強對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中國的相關論述的研究,也要加強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取得的成功經驗的研究。中華民族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采取科學的態度和運用正確的方法。要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要“讀經典、悟原理”,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要在實踐中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進而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為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理論支撐,并在這一偉大征程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記者:李惠男)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志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