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意識打造學習型黨員干部隊伍
發表時間:2018-06-06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強調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仡欬h97年的歷史,不難發現,學習是我們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等不同歷史階段,制敵取勝、攻堅克難、戰勝本領恐慌的重要法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钡?,學習這件“武器”能否拿得起、用得好,關鍵在黨員干部。只要黨員干部樂學、 勤學、善學,那么一切困難和挑戰都是“紙老虎”。因此,黨員干部一定要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力培育“擠”、“鉆”、“久”、“實”、“精”的學習意識,爭做勤學、慎思、篤行的學習型黨員干部。

  樹立“擠”的意識

  “立身百行,以學為基”。學習是“增強黨性修養,提高本領、做好工作的前提”。對此,廣大黨員干部是認同的,而且多數黨員干部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都比較高。但是,在黨員干部中,“不愿學”“不勤學”“不真學”“不深學”“不善學”的現象仍較為突出。對此,大都被解釋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顧得上學習”。是真忙,還是假忙?有些是真忙,也有不少是假忙。有些黨員干部,把八小時之外的時間,主要用在了娛樂方面,而不是放在學習上。因此,有沒有時間學習的問題,實質是思想認識問題,“就看你究竟把學習放在什么位置上,如果真正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總能擠出時間來學習的”。眾所周知,毛主席即使再忙,也堅持學習。他“對馬列著作、二十四史、古典名著通讀數遍,而且作了批注?!痹噯?,毛主席的學習時間又是怎么來的?他的訣竅就是“擠”。他說,“好比開會的時候,人多得很,就要擠進去,才有得座位……我們現在工作忙得很,也可以叫它讓讓步,就用擠的法子在每天工作、吃飯、休息中間,擠出兩小時來學習?!边@點,習近平同志也深表贊同。他建議黨員干部“少一點應酬”,多用一點時間靜心讀書學習,特別要“善于把各種零碎時間利用起來讀書”。

  增強“鉆”的意識

  現在是知識爆炸的年代,讀書特別是讀好書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沒有功夫可以“擠”。但是,真正的難題是讀不懂、悟不透。造成讀不懂、看不進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學習意識的滯后性及惰性使得部分黨員干部對新生事物的領悟、接受能力弱化。其次,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我們過去熟悉的東西有些快要閑起來了,現在面臨的是我們不熟悉的東西。即便是過去懂得的、熟悉的東西,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知識的迅速更新,又變成不懂得、不熟悉了??梢?,在學習時,讀不懂、看不進很正常。然而,面對看不懂,是知難而退繞著走,還是迎難而上弄懂它?正確的態度應當是用“鉆”的方法驅趕“攔路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讀書要有一股鉆勁。一方面,讀書要用巧力,讀得巧,讀得實,讀得深,懂得取舍,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讀書要重鉆研,防止不甚求解、囫圇吞棗,避免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現象。只有用心“鉆”進去,“攔路虎”才不會擋道。

  堅持“久”的意識

  “久”意即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學習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相反,“讀書是一個長期的需要付出艱辛勞動的過程,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而應當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水滴石穿”。因此,學習還需有“久”的意識。首先,這是學習規律的客觀要求??茖W是門大學問,了解、掌握它需要時間。毛主席曾說,學習一定要學到底,學習的最大敵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點,就以為滿足了、不要再學習了的態度不可取。其次,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不斷加快,國際形勢不斷變化,國內改革發展穩定和黨的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倘若黨員干部在學習問題上認識不到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么能力不足的危險,就會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因此,對學習,黨員干部要有持久戰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養成堅持不懈的習慣。

  筑牢“實”的意識

  在學習上,要講究“實”,即應當理論聯系實際,力求學以致用。首先,學習態度要實事求是。學習態度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主觀主義或教條主義的態度,這種態度的人,只會死背書本上的個別結論、個別詞句,而不會結合實際,結果使得理論與實際脫節,學習效果自然不會好。另一種態度是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即實事求是的態度。在這種態度下,我們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我們共產黨員的態度應當是后者,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其次學習應當聯系實際,講求實效。一切學習都不是為學而學,學習的目的在于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學之實,固在踐履。茍徒知而不行,誠與不學無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古代先賢講得也是此理。學習不聯系實際,生搬硬套外國模式和經驗,對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都無裨益。這方面,我們曾經犯了不少錯誤,走了不少彎路,是有深刻教訓的。因而,協同推進“四個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廣大黨員干部務必要理論聯系當前實際;在學習外國經驗及其他地區、部門的經驗時,務必要聯系我國國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力求講實效。

  強化“精”的意識

  讀書是多多益善,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書都讀完。這就需要強化“精”的意識。在學習內容方面,要突出重點,學習精品。黨員干部在學習內容的選取上,突出重點,樹立精品意識,按照學習內容“要精,要管用的”原則,結合自己的知識狀況和工作實際,圍繞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進展以及黨的建設面臨的新情況,圍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總任務和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愿景,著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重點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尤其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其次,在學習方法上,要精讀。作為執政黨的黨員干部,大都比較忙,沒有太多時間細讀、通讀。鄧小平同志曾經講過,一些“長篇的東西是少數搞專業的人讀的……要求都讀大本子,那是形式主義,辦不到”。有的略知一二就可以了,有的則要學而不厭,精益求精。只有培養“精”的意識,黨員干部才能認真而不是敷衍地、具體而不是抽象地、系統而不是零碎地刻苦鉆研某個理論、思考某個實際問題,才能取得實效,逐步提高自身治國理政的本領,進而戰勝本領恐慌。(作者:余 清,作者單位為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志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