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明確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敝醒胍惶栁募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當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三農”工作面臨的難題和挑戰還很多,必須以破題勇氣,下改革決心、謀創新之舉,推動實現鄉村振興。
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激發土地新活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兑庖姟芬?,落實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政策,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讓農民吃上長效“定心丸”。當前,金溪縣在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糧租平衡確地方式”“確權確地再確股方式”等土地確權的“金溪辦法”,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以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為平臺、以抵押物價值評估創新為配套、以設立風險補償金為保障、以支農再貸款政策為激勵的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金溪模式”,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已經初步形成,農村活力正在逐步煥發。
以文化體制改革喚醒農村新生機,讓古村落成為鄉愁記憶、故土相思的寄托?!兑庖姟诽岢?,要“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推進鄉村振興,必須把振興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擺在重要位置。金溪縣是千年古邑,現有明清古建筑11633棟,傳統村落101個,其中,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3個、中國傳統村落21個,被形象地譽為“一座沒有圍墻的古村落博物館”。近年來,金溪縣全力推動古村落保護和發展工作,做到“五納入”,即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財政預算、體制創新、各級領導責任制。同時,推行“一村一檔”“一人護一古村落”等操作性較強的管理機制,引導村民以自治的方式保護古村落和文化遺產。大力挖掘民俗、戲曲、手工藝等傳統文化資源,先后承辦和參加了數字遺產中國行金溪站、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金溪站、第四屆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等全國性大型活動,讓古村鎮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讓鄉愁不斷傳承和延續。
以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展現村莊新風貌,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近年來,金溪縣高舉“生態旗”、巧打“文化牌”、走好“產業路”,全力做好融合發展文章,先后打造了“中國美麗鄉村”“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示范點”秀谷鎮徐坊村、“江西省雙十佳休閑旅游秀美村莊”陸坊鄉陸坊村等多個生態秀美新村。接下來,我們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緊緊把握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新要求,努力打造“美麗鄉村”的“金溪樣板”,使古韻與新姿相生,促生態與產業共融。
以基層黨建制度改革開拓黨建新局面,讓農村基層黨組織成為為人民服務的堅強戰斗堡壘?!兑庖姟芬?,扎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抓鄉促村,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成堅強戰斗堡壘。近年來,金溪縣積極探索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新模式,對軟弱渙散黨組織實行“把脈會診”,切實提高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轉變評判方式找“癥結”。細化考評指標,由黨員群眾評議打分確定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同時,采取征求群眾意見、黨員大會自查、第一書記核查、鄉鎮黨委復查的方式,深挖細找“病因”,發動群眾解“病理”。強化分類指導開“良方”。采取決策民議、村財民理、績效民評“三民”工作法,對村務、財務、事務實行“一月一公、一村一策、一題一議、一事一辦”。創新管理機制拔“病根”。探索建立“支部工作規范化、村民自治法治化、民主監督程序化”管理制度,提升基層干部執行力、戰斗力,塑造村級干部隊伍良好作風形象。(江西省撫州市副市長、金溪縣委書記 王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