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原中央蘇區核心區域,是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地,是彪炳千秋的古田會議會址所在地,也是紅軍長征的出發地之一。龍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工作,在保護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傳播紅色能量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加強紅色資源保護
一是注重統籌謀劃。建立紅色文化工程聯席會議制度、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出臺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工程實施方案,明確全市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六個方面30項重點工作,并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檢查重要內容、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目標管理和精神文明單位考評體系,構建了系統完善的保護體系。
二是注重摸清底數。建立健全紅色文化相關文物定期排查機制,每兩年開展一次排查,把新發現的紅色文化遺存納入文物保護范圍,爭取提升保護級別。當前,正在有序推進紅軍標語、口述歷史、閩西文史資料等紅色歷史資料的收集匯總、研究挖掘、保護利用工作。
三是注重立法保護。探索出臺全國首部由設區市制定的紅色文化遺存保護地方性法規《龍巖市紅色文化遺存保護條例》,對全市紅色文化遺存的職責范圍、調查認定、保護管理、合理利用、法律責任作出具體規定,經2017年9月市人大常委會通過,11月省人大常委會批準,于2018年3月1日起實施。
四是注重規劃引領。先后編制、實施以《龍巖市“十三五”紅色旅游發展專項規劃》《古田會議舊址群維修保護規劃方案》《才溪鎮核心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長汀革命舊址保護規劃》為代表的規劃項目,統籌引領全市紅色資源的保護和開發。近3年投入5億多元實施以古田會議舊址、長汀革命舊址群為代表的一批紅色舊址保護、修繕和提升工程。2017年編制并實施《龍巖市革命舊址保護利用規劃(2017—2021年)》,對全市重點革命舊址的保護修繕、內容展陳、周邊整治、宣傳開發進行全面規劃。
深化紅色宣傳教育
一是加深研究。深入挖掘古田會議精神、毛澤東思想重要發祥地、中央蘇區核心區、紅軍長征出發地等特色主題,組織撰寫理論文章、編寫系列叢書,全方位、多角度反映閩西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近3年,編輯出版《古田會議精神讀本》《領袖情深——毛澤東與閩西子弟交往實錄》《蘇維埃血脈——上海至中央蘇區秘密交通線紀實》《閩西革命史文獻資料》等30多部、100多本紅色書刊和專著,形成了系統、規?;难芯砍晒?。
二是加大宣傳。以紀念建黨95周年、建軍90周年、古田會議召開85周年、毛澤東才溪鄉調查80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等活動為契機,邀請、組織或配合中央、省主流媒體開展了“重溫長征史、重走長征路”“傳承紅色基因、加快龍巖發展”等一系列大型主題采訪活動;主辦或承辦了10多場全國性理論研討會,開展紀念劉亞樓將軍誕辰100周年等20多場紀念活動,舉辦“八一軍旗紅”紀念建軍90周年南昌起義紀實展、福建省紀念建軍90周年革命文物聯展等30多場專題展覽,不斷提升閩西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實施紅色文化“一報一刊一網一中心”建設,創辦《紅色文化周刊》報紙,并通過APP、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等推送,每期閱讀量都在10萬人次以上;創辦《紅色文化》雜志,立足閩西,面向全國約稿;做大做強“紅土地”網站,依托“紅土地視頻網”,拓展網站功能,提升傳播力;整合紅色文化研究資源和力量,組建閩西紅色文化研究中心,設立龍巖學院中央蘇區研究院等。
三是加強教育。研究出臺湘江戰役和松毛嶺戰役紅軍英烈祭奠辦法,每年清明節,由市領導帶隊前往湘江戰役、松毛嶺戰役舊址,開展祭奠紅軍英烈活動,進一步弘揚英烈精神。以“七一”、“八一”、國慶節等重大節慶為契機,開展紅色文化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等“六進”、“緬懷革命先烈、弘揚‘三紅’精神、哺育我成長”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深化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注重把紅色基因融入學校教育,組織編輯“古田精神”系列叢書,目前已有《閩西人民革命史》《紅色少年故事》《紅色少年小說系列》等30多種紅色鄉土讀本相繼走進課堂。
打造紅色文藝精品
實施以中央蘇區題材領銜的影視創作生產工程、重點文學創作工程和舞臺精品演藝工程,通過眾籌、合資、獨資等多種投資方式,著力打造一批紅色文化精品力作。
一是留住紅色記憶。歷史文獻片《古田會議》獲中國“十佳紀錄片”最高獎、省第六屆百花文藝獎二等獎;參與拍攝大型紀錄片《八閩開國將軍》,全景式展現了福建籍開國將軍的豐功偉績,是全國迄今為止以省籍為單位規模最大的“開國將軍”文獻電視片;參與拍攝歷史文獻片《閩西:紅色記憶》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
二是講好紅色故事。參與組織創作生產并選送的電視劇《絕命后衛師》,榮獲第十四屆“五個一工程”獎;參與拍攝故事片《絕地先鋒》在央視電影頻道播出。
三是唱響紅色旋律。與中國音協、省文聯合作,開展“圣地古田”主題歌曲征集活動,唱響古田品牌。原創大型民族歌劇《松毛嶺之戀》被列入文化部“中國民族歌劇傳統發展工程”。
發展紅色文化產業
一是做大紅色培訓。整合福建古田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和龍巖市委黨校新校區,在上杭縣古田鎮建立古田干部學院。依托古田干部學院,發揮干部教育紅色培訓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作用,突出“紅色教育、黨性教育”主題,創新“情景教育、體驗教學”模式,運用閩西革命精神教育激勵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
二是做強紅色旅游。依托市文化旅游發展集團,用好100億元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基金,以紅色文化為核心內容,融合閩西客家等特色文化,突出“紅色+客家人文”“紅色+綠色生態”“紅色+文化遺產”“紅色+美麗鄉村”等“紅色+”品牌,全力打造中央蘇區紅色交通線、閩西“四大暴動”、百里紅色旅游文化長廊、紅色閩西圣地游等紅色旅游精品路線?!褒垘r—古田—長汀”被納入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古田會議景區等14處紅色旅游景區(點)被列入全國紅色經典旅游景區,“龍巖市古田旅游區”榮獲國家5A級旅游景區,毛澤東才溪鄉調查舊址等9個紅色旅游景區也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
三是做精古田紅色品牌。以黨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全軍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的有利時機,按照國家3A級景區標準,實施古田紅軍小鎮規劃方案,挖掘以古田為代表的紅色資源優勢,收集整理100個體現閩西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有史料依據的生動紅色故事,努力把古田紅軍小鎮打造成為古田干部學院黨性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成為面向全國的革命傳統教育培訓基地。(福建省龍巖市委常委、秘書長、宣傳部長 詹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