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婁杖子鎮前擦嶺村不大,村中央的幾棵大槐樹旁就是村委會和小學共用的院子。院門口的單獨一間房,掛著“兒童之家”的牌子。
創辦兒童之家的劉福興如今已77歲高齡,后背佝僂,卻精神矍鑠。干了一輩子教育的劉福興發現,村里很多跟隨祖輩生活的留守兒童一年都見不到父母幾次,于是2017年他和幾位退休老人辦起兒童之家,輔導孩子們做功課、玩游戲,一辦就是3個年頭。
有一次,劉福興在路上走著,一位家長騎著電動車快速經過,喊了一句“劉老師”,他答應著,沒想到家長又拐了回來,“劉老師,你們整的那個樂園太好了,我家孩子去過之后忒出挑(出息的意思)?!?/p>
劉福興時不時想起這句話,嘴角都會不自覺地露出微笑??刹皇锹?,孩子們個個出挑,就是他的初衷。
古稀老人成了“孩子王”
4月30日是前擦嶺小學休息的日子,像往常一樣,也是兒童之家活動日。
這天陽光特別好,上午9點多,10多個上小學的孩子陸陸續續進了活動室。劉福興等幾位老人先輔導功課,隨后74歲的退休教師朱香又給孩子們講了“岳母刺字”的故事。別看年紀大,朱香老師的聲音卻十分洪亮。9歲的劉美含遲到了,奶奶楊淑艷送她進來后站在門口也聽得起勁兒,一邊聽一邊哄懷里的小孫子:“等你大了也跟姐姐來?!?/p>
文化課之后是體育活動。69歲的范中奇是退伍軍人,歲數雖大,可那利索勁兒依然保留著部隊的作風。他領著孩子們跳大繩、拍皮球,孩子們一個個玩得臉蛋紅撲撲的,有的脫了外套還跑出一身汗。個別家長有些按捺不住,也溜進了跳繩的隊伍,“看我示范,我上學時跳繩好著呢!”家長的話逗得孩子們一陣笑聲。
隨后的書法課安排練習寫毛筆字。今年80歲的王克軒書、畫都擅長,退休前也是一位教師,他教書法村民們都認可,“王老師水平高,內蒙古、遼寧都有人請他講課,一節課給不少錢呢,現在免費輔導孩子,咱孩子有福氣!”
“下筆得重,豎要拉直?!蓖蹩塑幵诮淌肄D悠,不時指導著。13歲的王子晴寫得認真,“共圓中國夢”幾個字寫完,王克軒直夸她:“進步很大,非常好!”
科目眾多,這里教得很全
劉福興退休前是婁杖子鎮總校校長,最關注鄉村教育。2017年,劉福興聽前擦嶺小學的老師們說起,很多成績較差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和村里老人聊天,老人們一肚子話,“孩子爹媽都打工去了,我一個老太太沒文化,大字都不認識幾個,也不知道咋教育??!”“可不是,孩子天天瞎玩,要不就看電視?!薄皠⑿iL您懂這些,要是您管管就好了?!?/p>
村民這樣說,劉福興就當了真。最后,村里給一間房,周末時還能借用學校的教室和操場,每周一次的留守兒童樂園就開課了,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一到六年級學生都可以來上課。
最開始只有書法課,分硬筆、軟筆,“現在別說孩子,好多大人都提筆忘字?!眲⒏Ed覺得遺憾,在他看來,字如人,人如字,寫一手好字很重要。后來又加了體育課,跳大繩、踢足球這些體育活動,讓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一段時間后,劉福興又發現有些孩子行為不夠規范,“祖輩們疼孩子,但方式方法不當,或放縱或溺愛,造成各種問題。上課趴桌子上聽講,跟爺爺奶奶耍脾氣,跟爸媽要電子產品?!眲⒏Ed覺得這樣不行,學習好不好還是次要,首先得人品好,就又增加了思想道德修養課。眼看著孩子們一點點進步,劉福興和其他幾位老人都覺得再累也值。
教孩子成長,教家長育人
在教育崗位干了一輩子的劉福興深知,鄉村教育的短板在于父母的認知。很多農村父母對家庭教育一無所知,總覺得孩子吃飽穿暖就夠了,而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事。
兒童樂園成立一年后,又添了父母課堂,就在孩子們上課的教室里,家長們坐得端端正正,聽老師講如何教育孩子。劉福興把一輩子的教學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家長,還自費打印資料送給家長們學習。他深知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巨大,好父母才能培養出好孩子。
有的孩子上初中了,又有新的孩子進來,這幾年,樂園的孩子一直保持在20多個。體育器材、文具、教具,劉福興和幾位參與創辦的老人自己出錢買,為幫助家里貧困的孩子,他們還會組織捐款。
劉福興歲數越來越大,眼看他為留守兒童操心費力,自己的孩子卻很擔心?!斑€是交給別人吧?!焙⒆觽冏屗コ鞘欣镒欠?,劉福興不去:“我懂教育,這里需要我?!?/p>
“我家新茹昨天晚上給我端洗腳水,還說奶奶辛苦了?!薄拔壹已沛眠@回數學考了90多分?!泵看温牸议L們說起孩子的進步,劉福興都覺得特別滿足。
孩子們有的喊劉福興“老師”,也有的叫他“爺爺”,甚至“太爺”。村子小,很多孩子的父母甚至祖輩都曾是劉福興教過的學生。
“一代要比一代好啊?!边@就是劉福興樸素的愿望。(記者 朱潤勝 通訊員 杜楠 孫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