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銀是廣州白云區三元里社區的志愿者,她送愛心盒飯、聯系義診、探訪社區老人,以一己之力承擔起社區大院管理工作15年,被居民們熱心地稱為“銀姨”。后來,她發動家人一起投身志愿服務,讓全家成為名副其實的“志愿者之家”。
陳素銀上門看望老人 圖片來源:白云時事
大家好!我是陳素銀。2010年,我正式加入白云區三元里街五老志愿者隊伍,2012年至今擔任白云區三元里街卜蜂蓮花志愿驛站站長,不知不覺做志愿者已經8年了。
在多年的志愿服務工作中,我接觸最多、交往最深的就是社區里的老人們。由于我和他們年齡相差不大,上門和老人們聊天、幫他們做家務就成了我最喜歡的工作。當然,自己喜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對我的認可。我想說說我和我的老朋友蘇伯的故事。十幾年前,蘇伯77歲,寒冷的冬天讓他患上了肺炎,四肢動彈不得,住進了醫院。誰知就是一個小小的肺炎,醫生卻說蘇伯可能會終身癱瘓在床,起不來了。我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我和蘇伯的家人說,自己在老年大學學過醫科,懂得用艾灸,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蘇伯重新站起來。于是,每天溫度最高的中午12點至1點,我來到蘇伯家里幫他進行艾灸,我把粗鹽放在他的肚臍眼里,用一片薄薄的生姜片蓋上,然后點燃艾條,在肚臍周邊熏,每次半個小時。我一邊治療,一邊鼓勵他:“蘇伯,咱們好著呢,再堅持一下!”蘇伯像小孩子一樣高興地笑著,他很喜歡我贊他,一聽我贊他他就合不攏嘴。艾灸治療燒破了好幾件衣服,屋子里的味道好幾天也散不完。但功夫不負有心人,過了一禮拜,蘇伯可以慢慢扶著床邊坐起來了!又堅持治療了一個多月,蘇伯竟然可以自己起床了!三個月后,蘇伯的女兒回來看他,他都可以下床走路了,他的家人高興得不知道說什么好,一個勁兒地向我道謝。
現在,90多歲高齡的蘇伯眼睛已經看不見了,腿腳也沒以前那么靈活了,但整個人的氣色還是很好。每個星期我都會和兒子、孫女還有驛站的志愿者去家里探望他。
自己堅持志愿服務之余,我還動員兒子和正在讀小學的孫女一起做志愿者,每年我都會定期帶家里的晚輩去養老院探望那些公公婆婆,和他們拉家常、談心,自己吃飯不方便的老人,我們就一口一口地喂他們。我們走的時候,老人家總是會拉著我們的手連聲感謝,舍不得我們走,有時候甚至會動情地留下眼淚?,F在,大多數老人都不愁吃不愁穿,缺的只是親人的陪伴和關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希望大家多多關心空巢獨居老人,也希望所有老人都能有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
我今年整70歲了,我常對自己說:要用20歲的干勁去做志愿服務!今后,我將繼續和我的志愿者隊伍發揚志愿服務精神,把溫暖送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志愿服務精神永遠延續下去?。ㄎ淖钟蓮V東省文明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