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
一段讓人不忍回顧的歷史
一份令人無法忘卻的記憶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及其后代
他們是大學生、公務員、國際友人
他們熱愛和平
為每一位來訪者義務講解歷史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組織——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
南京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為市民發放悼念物品。 圖片由南京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提供
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公祭日。
當防空警報響起,南京市民紛紛停下腳步,肅立默哀。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門前,已經匯集了許多前來祭奠的市民,人們胸前佩戴紫金草徽章,對不幸遇難的同胞致以深切哀悼。
一支身穿白色襯衫、紫色外套的隊伍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有序站在廣場上,為市民發放祭奠物品,引導市民有序入場,這是南京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這支隊成立于1994年,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已有20多年,成員達到2萬余人。
紫金草,一個承載中日兩國人民期盼和平的象征。相傳,一名侵華日軍士兵在回國前夕,在南京紫金山下采集了一些紫金草種子。后來,紫金花在日本多地盛開,它的故事也被更多人知道。隨著中日兩國和平愛好者在南京建成紫金草花園,象征著中日兩國人民和平友好心愿的和平之花,在這里年年開花,歲歲結籽。
如今,以紫金草之名,向世界講述歷史、傳播和平,是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成立的初心,也是他們不變的使命。
2008年,南京雕塑家吳顯林設計塑造的“紫金花女孩”在紫金草花園內落成。圖片由南京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提供
幸存者義務講解:傳播歷史 守望記憶
“這里有我的腳印,我有發言權?!辟茏忧謇先松笆欠贞牭囊幻驹刚?,也是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十幾年來一直擔任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志愿講解員,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講述當年侵華日軍的暴行。有時講到義憤之處,他還會展示頭上被日軍用槍托砸出的傷疤,“當時都說日本人只殺中年男人,所以我父親先一步逃難,母親和很多鄰居家的婦女都選擇留下來守家。誰都沒想到日本兵真的殺人不眨眼,奸淫擄掠,壞事做盡?!?/p>
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隊長金海燕回憶說,與其他講解員不同,佘子清作為那場浩劫的見證者與幸存者,他的講解更像是在播放一部老電影,平淡真實中不乏驚心動魄,如泣如訴令人難以忘懷。除了周一閉館,佘子清每天都會前往紀念館,風雨無阻,一干就是14年,累計講解時間已超過4000小時,也成為館內年齡最大的一名義工。
像佘子清老人一樣的“特殊”志愿者,是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里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去年11月,佘子清老人不幸去世,這支重要的力量正變得越來越脆弱。但令人欣慰的是,這些幸存者的后代們紛紛加入進來,拿起了志愿講解的接力棒。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趙斌老人生前活躍在義務講解的第一線?!D片由南京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提供
24年接力相傳:老一輩的血淚史不能忘記
“我要盡己所能,讓孩子們了解、銘記這段慘痛歷史,珍愛現在和平的生活?!弊辖鸩輰W雷鋒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夏媛說。夏媛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孫女,她多次走進“道德講堂”為青少年講述南京大屠殺歷史。
像夏媛一樣的大學生志愿者在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中還有很多。從1994年開始,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組織大學生講解團來紀念館義務講解,目前已經先后成立南京農業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10個高校分隊,并鼓勵號召更多高校學子參與到意義非凡的志愿服務中來。
如何讓現在的孩子知道過去究竟發生了什么,如何不讓歷史重蹈覆轍,是每個青年志愿者都在思考的問題。如今,學生的力量讓這支隊伍變得富有活力,志愿服務的方式手段也越來越年輕化。他們用文藝演出的形式傳播和平的聲音,讓歷史不再沉重。2016年,歌手張丹丹攜手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的高校志愿者共同在紀念館前唱響了以“祈禱和平 為愛吟唱”為主題的快閃合唱。動聽的歌聲吸引了路人駐足聆聽,不少市民情不自禁地加入了歌唱行列。
“五一”、“十一”、中秋節、重陽節等重大節假日,紀念館里的小提琴演奏志愿服務隊會為來訪者義務演出。他們用婉轉悠揚的旋律,傳遞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緬懷及祈愿和平的愿景。此外,志愿者們還分批次進社區和養老院,用管弦樂、舞蹈、朗誦等方式為更多的人講述歷史。
志愿者們用藝術創新志愿服務方式?!D片由南京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提供
開門辦館:國際友人爭做和平使者
隨著紀念館越來越國際化,越來越多的海外游客來到這里參觀,并被館內陳列的歷史鐵證所震撼。這些真相告訴他們,南京的浩劫不亞于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苦難。為了讓全世界的游客深入了解當年的真相,紀念館秉承“開門辦館”的理念,廣泛招募國際志愿者。來自美國、法國、韓國、日本等多國“和平使者”來到紀念館,用多種語言向世界各地的參觀者講述南京大屠殺歷史,并在紀念館史學研究、文史資料翻譯、國際交流活動中發揮專長。同時,按照“請進來,走出去”的原則,紀念館也定期選拔優秀志愿者派往國外志愿服務組織進行交流學習,從而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
他們當中有來自英國格拉斯哥蘇格蘭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杜巍,美國康涅狄克州立大學費欣怡及一家三口斯蒂文·卡茨、瑞加娜·卡茨、亞當·卡茨,韓國的李慧智、金世恩,法國的蘭德山穆等國際志愿者在紀念館為自己國家的觀眾提供講解、史料研究和參加國際交流活動等多項無償義務服務。值得一提的是,來自日本的黑田薰也是眾多外國志愿者的一員,她沒有民族之間敏感的芥蒂,大膽地向日本游客講述當年的歷史,讓他們了解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銘記歷史,是為了明天的和平與美好。這不僅是中日兩國人民的期盼,更是世界所有和平愛好者的心愿。讓我們和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一起傳承歷史,傳播和平,傳遞愛心。(感謝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提供資料)
來自日本的志愿者黑田薰(左三)為來訪者義務講解。 圖片由南京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提供
來自法國的志愿者蘭德山姆(右)為游客答疑 圖片由南京紫金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