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逸,你今天中午吃什么呀,今天的作業有沒有完成?”每天上午,江蘇無錫江陰市陸橋實驗小學老師陳麗君都會在家中和學生進行視頻連線,詢問孩子們一天的情況。
張天逸的媽媽是一名織布工人,她放棄了假期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工作崗位,在疫情防控期間負責后勤保障工作。陳麗君老師了解情況后馬上與家長取得聯系,悉心詢問孩子的各項情況,與孩子進行線上交流,指導學習。
留守家中孩子的生活、學習狀況如何,一直牽動著陸橋實驗小學全體教師的心。為讓防疫一線人員消除后顧之憂,自2月1日起,在校長王文相的號召下,學校組建了一支抗疫志愿者隊伍,有22名黨員干部、骨干教師主動報名。
學校了解到,像張天逸的媽媽一樣奮戰在防控物資保供單位的學生家長有15名,校組織黨員干部教師一對一結對,為堅守在防控一線的員工家庭送去溫暖,線上指導孩子在家學習,并向他們宣傳居家防疫知識。
除了服務好防疫一線人員家庭,教師志愿者還對陸橋社區50余戶居家隔離家庭的孩子開展慰問活動,每天都會有結對教師為隔離在家的孩子講居家防疫知識。
除了主動關心學生、熱心幫助輔導,江陰不少學校的老師都穿上紅馬甲,做起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他們入網入格入家庭,在防“疫”一線奔忙。
疫情無情,江陰有愛。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教師志愿者們為抗疫一線家庭解除后顧之憂,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教師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