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廣東河源:新時代文明實踐線上線下“一片紅
發表時間:2022-09-13來源:河源晚報

  近日,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鄉村復興少年宮里,樂聲悠揚,身著漢服的多名學生在老師的指點下,正在練習彈奏古箏。河源市龍川縣利用縣、鄉村復興少年宮陣地師資力量和課程資源,將優質項目和優秀輔導員資源帶到鄉村少年兒童中去,組織開展綜合實踐類學生活動,豐富鄉村少年兒童的課外文化生活。這是河源市全面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一個縮影?! ?/span>

  河源市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以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為主題,全面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打造接地氣、聚人氣、有生氣的文明實踐活動,用“志愿紅”書寫新時代文明實踐新篇章。截至今年6月,全市各級各部門投入經費約6000萬元,成立了6個縣級志愿服務促進中心,完成了7個實踐中心、101個實踐所、1414個實踐站建設,實現了鎮村100%全覆蓋,打造了1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所、20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站,切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示范引領高質量推進

  河源市統籌協調推進全市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工作。龍川縣作為國家試點縣,源城區、東源縣作為省試點縣(區)主動扛起試點責任,高標準規劃、高質量推進試點建設,全域化、常態化、特色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以龍川縣為例,2018年12月,龍川縣被列為廣東省首批2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之一,也是全市唯一的試點縣。經過近一年的嘗試和探索,于2019年11月順利通過省級試點驗收,并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試點名單。龍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陣地設在縣東江影劇院,通過系列升級改造,將劇院大堂、舞臺及周邊建筑,整合利用,打造成為群眾讀書、學習、休閑的“紅色陣地”,分別設置了志愿服務崗、志愿小屋、道德模范長廊、休閑書吧、母嬰室、心理輔導室、融合小劇場、融創中心等功能室,搭建“宣講、文化、教育、衛生、科技”五大實踐平臺,目前已整合全縣各類平臺資源1778個,開展以“講、評、幫、樂、慶”為服務形式的各類文明實踐活動累計15.5萬余場次,志愿服務累計80余萬人次。

  整合資源強勢推動

  河源市整合公共服務場館,推進實踐中心(所、站)陣地建設,積極統籌協調現有公共服務資源、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文明實踐工作,整合黨群服務中心、文化站、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文化廣場等現有農村(社區)基層陣地,結合群眾實際需要,運用本地特色文化資源,因地制宜打造規范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東源縣充分利用縣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體育館集中連片的獨特優勢,打造了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區。連平縣充分依托縣青年之家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中心,利用鎮村會議室、農家書屋建設文明實踐所、站,實現線下陣地、資源共建共享。截至今年6月,全市各縣(區)共整合1539個理論宣講平臺、820個教育服務平臺、1151個文化服務平臺、547個科普服務平臺、771個體育服務平臺。

  在此基礎上,河源市還完善市縣鎮村四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機構。河源市成立河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完善由河源市退役軍人應急救援隊、河源市紅十字賑濟救援隊、河源市應急志愿者服務隊組建的3支市級專業社會應急志愿救援力量,由團河源市委統籌協調指導,組織市直志愿服務隊深入實踐中心(所、站)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構建“實踐中心總隊+實踐所分隊+專業志愿服務分隊+社會組織志愿服務隊”的志愿服務架構,覆蓋市縣鎮村四級。目前,全市配置了“8+N”志愿服務隊伍,整合衛生健康、應急、科技等部門的志愿者組建專業志愿服務隊,充分調動鄉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員等組建志愿服務隊。

  線上線下“一片紅”

  除此之外,河源市還整合活動內容,豐富實踐形式,主要整合科學理論、黨的政策、主流價值、文化生活、移風易俗等五大內容,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龍川縣深入開展“五藝頌五好 永遠跟黨走”系列主題活動,運用本地“山歌、木偶、雜技”等非遺項目,以“寫、畫、講、唱、演”文藝創作形式,持續開展“四史”教育。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約10萬場次,累計服務群眾657萬人次?!?/p>

  群眾需要什么服務,我們就提供什么服務。河源市堅持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實踐主體“大眾化”和實踐內容“本土化”,打造一批獨具地方特色、群眾喜聞樂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活動。河源市還積極探索“互聯網+文明實踐”的新模式,推動文明實踐活動網上網下同頻共振、相互融合,讓志愿服務更加精準化、細致化、人性化。龍川縣通過政企合作模式引入社會資本投入300多萬元,開發線上文明實踐服務平臺“融愿”APP和“微融愿”微信小程序,用于支持基層志愿者、志愿服務隊注冊、記錄服務時長、在線點單評單等,有效吸引群眾關心支持和主動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參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熱情。(河源晚報)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學靜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