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在東江綠道、金山湖綠道、紅花湖綠道,“紅馬甲”邊跑步邊撿垃圾;夕陽下,在紅綠燈路口,“紅馬甲”勸導文明出行……在廣東惠州,志愿服務不停歇,文明理念入人心,帶著文明溫度的志愿服務已成常態。
惠州志愿服務工作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學雷鋒志愿服務時代價值,助力城市軟實力全面提升。目前,惠州有實名注冊志愿者130.5萬人,平均每5個市民就有1個注冊志愿者,注冊志愿服務組織6800余個,全市每年志愿服務時間累計約1000萬個小時。惠州市各類志愿服務團體長期廣泛開展關愛、疫情防控、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環境保護、理論宣講、平安守護、醫療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在全市蔚然成風。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
8月16日,惠城區在外地返惠主動就診人員中發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為迅速撲滅本土疫情,全力搶抓“黃金24小時”窗口期,惠城區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急需大批人手助力。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8月16日至18日,市微笑愛心扶老助學會連續3天組織50余人次志愿者參與江北惠橋社區的大規模核酸檢測志愿服務;8月19日下午,市退役軍人戰旗志愿服務總隊組織17名志愿者分成5個小組,支援龍豐街道5個核酸采樣點,冒雨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接到橋東街道長湖苑社區志愿者招募的通知后,馬相華交通公益志愿服務隊立刻組織40多名志愿者,助力核酸檢測跑出“加速度”……
緊急時刻志愿者用行動書寫了使命與擔當。
男女老少有空就去做志愿者
“電動車請停到電動車停車區域?!薄罢埓骱妙^盔?!薄诨莩菂^三環裝飾城紅綠燈路口,每天下班晚高峰時段總能看見志愿者在引導交通。7月份以來,市愛心志愿服務隊的鄧海鴻、謝秀珍一直堅守在這個文明交通引導志愿服務崗。
志愿者開展文明交通引導服務。圖片來源: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鄧海鴻今年初從深圳來惠州定居,是個全職媽媽,“惠州的志愿服務氛圍很濃厚,我來到惠州不久后就加入了市愛心志愿服務隊,做公益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讓我收獲了很多,認識了很多志愿者朋友?!敝怂釞z測和新冠疫苗接種、探訪社區長者、撿跑、防溺水宣傳等志愿服務都有她的身影,她還經常帶著兒子參加,她說,“看到通過我們的文明引導,電動車不文明行為減少了很多,我覺得很開心?!?/p>
“垃圾不落地,惠州更美麗”。市區東江邊,志愿者拿著鉗子和垃圾袋,化身“清潔大使”,一邊沿江邊慢跑,一邊搜尋地面上的垃圾?!拔乙瞾肀Wo環境?!币粋€4歲的萌娃拿著和她身高相差無幾的垃圾鉗,撿拾草叢里的紙屑。母親鄭女士開心地說:“志愿服務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有適合孩子的志愿服務活動,我就會帶他們一起參加?!?/p>
“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不僅幫助了別人,自己也得到了成長?!敝驹刚咄鯄凵罴賲⒓恿恕肮鎸W堂”志愿服務,義務輔導中小學生做作業。
……
在惠州,志愿服務常態化、全民化,越來越多市民從最初的旁觀者變成了志愿服務的踐行者。他們當中,既有年逾花甲的老人,也有充滿稚氣的兒童;既有專業技術人員,也有熱心腸的普通勞動者;既有志愿者夫妻檔、父子兵,也有一家三代都參與志愿服務的家庭。他們“益”起行動溫暖這座城。
接下來,惠州市將繼續推進志愿服務陣地化,讓各類志愿服務組織活躍在各行各業、城市鄉村,形成“10分鐘志愿服務圈”,讓志愿服務之花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絢爛綻放,讓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觸手可及。(惠州日報 記者馬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