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連日來,為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殲滅戰,十堰市各地各單位的黨員干部、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聞令而動,堅守在防疫一線,全力以赴確保十堰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迅速落實到位,為守護群眾健康默默付出。
筑牢“紅色堡壘” 凝聚起抗疫合力
十堰市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政治功能、組織功能和服務功能,把戰斗堡壘筑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凝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十堰市委直屬機關工委下發通知,動員各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8400余名黨員積極響應、迅速行動,冒著高溫堅守在各個核酸檢測點和防疫卡點,開展卡口值守、體溫檢測、核酸采樣、排查登記等防疫工作,有效解決了基層防疫力量不足的問題。
湖北醫藥學院50余名黨員志愿者協助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8月13日晚,鄖陽區政府辦的志愿者在菜園社區卡口進行值守。
8月13日,十堰市人民公園管理處職工虞大海與值夜班的妻子約定在凌晨拍攝同一角度的工作照,合成了這張“最美合影”。
8月17日0時15分,中國建設銀行十堰市分行“張富清黨員突擊隊”在張灣區東風陽光城小區門口值守。
十堰市統籌協調用好下沉社區黨員干部隊伍,廣泛發動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醫療衛生單位等力量,構筑疫情防控“移動堡壘”,實現疫情防控“全覆蓋”。與此同時,全市各企業和社會組織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捐贈口罩、礦泉水、消暑飲料等物資,用實際行動支持抗疫。
“志愿紅”沖鋒在前 成為防控主力軍
連日來,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沖鋒在前,始終堅守在防疫一線,筑牢一道道生命防線。烈日炎炎,他們揮汗如雨,奔走在小區商超、樓棟巷道、檢測現場,他們手臂上的那一抹紅顯得格外亮眼。協助醫務人員維護核酸檢測現場秩序、運送核酸樣本、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困難,志愿者變身“物資配送員”“體溫登記員”“信息調查員”“心理疏導員”“疫情宣講員”,哪里有困難、哪里有需要,志愿者們就出現在哪里,他們讓紅色成為疫情防控工作最安心、最溫暖的底色。
8月15日上午,茅箭區稅務局干部肖衛東將藥品送到居民手中。
十堰市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的志愿者為四堰社區黃岡巷轄區居民代買生活物資60余次。
8月17日,十堰市統計局志愿者多次幫助居民送菜上門。
根據就便就近的原則,十堰市讓志愿者就地成軍,組建80支志愿服務小組下沉茅箭區、張灣區、經開區80個社區(村),實現了從市、區、社區(村)三級協同抗疫體系。目前,社會志愿者均能在社區統一組織下守崗履責,以一個社區為一個陣地,確保疫情防控一個陣地不能丟,保障居民服務一個不能漏。
點點志愿微光 匯聚成磅礴力量
抗疫不僅需要科學堅強的領導,完善有力的聯防聯控體系,不懼艱險犧牲的醫療隊伍,更需要肯配合、爭當志愿者、愿為防疫宣傳者的全體市民。十堰市多年來持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已形成濃厚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氛圍,“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深入人心,遍地開花。自臨時性管控以來,十堰城區根據《十堰市城區社會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十堰市城區疫情防控社會志愿者招募管理辦法》,招募發動社會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8月13日,新人李明、鄭麗瓊在家舉行“極簡婚禮”后,主動聯系茅箭區五堰街道南街社區工作人員擔任志愿者。
茅箭區二堰街道三堰社區的潘歡和丈夫白天上班,晚上到社區采集點幫忙做核酸采樣。
家住竹山巷電信小區的胡小也、劉靜夫婦主動報名成為志愿者,為社區的工作人員分擔壓力。
連日來,社會各界踴躍報名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人數不斷上升,截至8月17日晚10時,累計報名12330人,社區審核通過850人,全部下沉社區參與卡口值守、代購、送醫送藥、生活物資配送等志愿服務,累計服務時長達3.4萬小時,有力支持了全市抗疫工作的開展。自8月13日以來,十堰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云平臺累計發布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2402場次,簽到志愿者3.2萬人次。很多夫妻、父子、母女,甚至全家一起上,人人爭當志愿者。志愿者的勇敢逆行,帶來了眾志成城,匯聚出全市人民共同抗疫的強大合力。
一個人可以照亮一條路,一群人可以溫暖一座城。十堰是一座“志愿之城”,350萬人口的志愿之城里,每一天都愛心奔涌。感人暖心的畫面持續上演,無不反映著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創建碩果。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那些堅守,那些付出,那些雙向奔赴,那些守望相助,所有守護著城市、守護著人民的人,就是十堰徹底戰勝疫情的底氣?。ㄊ呶拿骶W綜合)